回覆列表
-
1 # 文藏
-
2 # 瓷器鑑定真知堂
真知堂鑑古
南宋官窯被視為珍寶,乾隆皇帝是很有眼力的。
南宋官窯在那個時代是稀世之寶,今天依然是稀世珍寶。
南宋官窯採用紫金土為胎,創造性的燒製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玉質瓷器。
在這之前,應該沒有(汝窯不算,汝窯還達不到美玉的級別,北宋官窯或許已經做到,但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實物證據可以分清哪一件是北宋官窯),在這之後,元仿造,明仿造,清仿造,沒有一個仿得七分像。包括乾隆朝,傾力仿製,不惜工本,還是仿不出來那種玉質感。
要知道從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商代)以來,新疆和田產的玉,一直為王者和皇室壟斷。玉,王者之石。“君無故,玉不去身”戰國時一件和氏璧,可換十座城。價值連城,說的就是玉器。
南宋朝廷,由於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很難得到真玉,所以朝廷的玉器極為稀少,也更加珍貴,所以,迫不得已,需要很多玉器替代品作為祭祀和日常所用,才發明了玉質感極強的南宋官窯瓷器。其配方和燒製方法,更是宮廷絕密。所以後來南宋滅亡,蒙古人不懂瓷器,也不喜歡瓷器(喜歡金屬器),大量官窯瓷器被打爛砸碎,所以後來傳世品就更少了。
到了清乾隆,經歷了元滅南宋,明滅元,李自成滅明,清滅李自成等戰亂後,在流傳下來的南宋官窯,可謂鳳毛麟角,拿在手裡,假玉早已勝過真玉。玉器當時不稀罕,而南宋官窯這種仿玉器則屬於珍品。
-
3 # 彩雲東昇戴寶山
不因為價值高而欣賞的是真欣賞,絕大多數的人是因為錢而欣賞,就是凡是天價的東西,什麼都是美的,如同明星放屁都是香的。而價值低的就是一無是處。但是能做到鑑別真假就是學問了,世間難得有人能看出真假。只有極少數慧眼的人才知道價值高的妙處。
南宋官窯好在哪裡在——在釉面上,其實有一種全新的審美觀念去吸引著人們去喜歡它。那就是——開片。這種難以被控制的天然裝飾紋理。
南宋官窯青瓷的最大特點是其釉色和釉面開片。釉色主要呈青色,濃淡不一,以粉青色為上,另有灰青、青黃、炒米黃等色。其中最受人稱道者,釉層瑩澈,釉色粉青,如脂似玉。南宋官窯 青瓷花式洗
釉面開片係指瓷器在焙燒過程中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所產生的釉層裂紋。釉面出現開片,本為瓷器的一種缺陷,即胎、釉的膨脹係數不匹配所導致的釉面開裂。從技術上講,胎釉的完美結合應當是彼此的膨脹係數一致而釉面無紋片,但這在元代以前很難做到。
南宋官窯 青瓷葵花式套盒
宋代絕大部分青瓷的釉面都有開片,窯工雖力求避免但又難以控制。實際上,古代和現代人在審美上並非都追求絕對完美。北宋汝窯青瓷率先開創了以釉面紋片為美的先河,有意識地將釉面開片作為一種天然美來裝飾。南宋官窯繼承汝窯傳統,繼續燒造形態各異、變化無窮的片紋青瓷,使開片裝飾成為青瓷審美的標誌之一。
南宋官窯 青瓷龍紋盤
釉面開片的美在於其順乎自然和變化多端。釉面開片產生的因素很複雜,主要與胎、釉配方和燒成制度有關。另外與器物流傳過程中所處環境也有關係,既有規律又無定式。要燒成各種釉面開片,需要很高的工藝技術。南宋官窯青瓷的釉面開片,大部分是在燒成中出現,少部分開片是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產生。
南宋官窯 青瓷長方盆
對開片的命名,通常是從外觀上按照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根據開片的紋路、形狀、深淺粗細、疏密和顏色等特徵加以命名。按開片在釉層中開裂的上下走向劃分,南宋官窯青瓷的開片包括直開片和斜開片兩類,蟹爪紋、牛毛紋、網狀紋、魚子紋屬於直開片, 冰裂紋和魚鱗紋屬於斜開片。直開片的形成是釉的膨脹係數大於胎,在出窯後的冷卻過程中,釉比胎收縮得快,釉受到張應力,冷卻到一定程度時,釉已經完全硬化,完全失去彈性。當釉的張應力的強度超過其抗張強度時,釉就會產生開裂,此時出現的裂紋都是又長又粗的直開片。一系列大的直開片的產生使釉受到的張應力削弱,但在區域性胎釉之間仍有殘餘張應力存在。殘餘張應力的強度較弱,不足以產生大開片,但在出窯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會產生小開片,小開片又短又細。
1.冰裂紋冰裂紋是南宋官窯青瓷上出現較多的開片。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論官哥窯器》對冰裂紋有很高的評價,即:“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南宋官窯 青釉大瓶
冰裂紋的紋理走向如同薄冰裂縫,紋片兩端細如針尖,呈現出斜直、直曲、弧曲等不規則的紋路,以長紋居多。紋片隱入釉面之下,或深或淺,時隱時現,尤以厚釉中為甚。但不論釉層厚薄,紋片均為眼見清晰、手觸不顯。
南宋官窯 青釉大瓶底足
冰裂紋片一般較細,入釉較深,似有似無,交錯分佈。紋片顏色一般為透明無色,但若受到外界物質浸染,也會出現土黃、紫黑等色。冰裂紋既有通體呈現者,也有區域性出現者。從釉層開裂的走向來看,冰裂紋屬於斜直開片。
2.牛毛紋牛毛紋因紋路和顏色似牛毛而得名,一般出現在釉層肥厚乳濁的釉面上。牛毛紋中間較粗,兩端細如牛毛尖,紋路較長,斜直或者斜曲,開片弧度較小,通常單根分佈,很少交叉,顏色為牛黃色或金褐色。
南宋官窯 粉青釉弦紋瓶
南宋官窯 粉青釉弦紋瓶底足
牛毛紋在釉色深的器物上出現較多,稀疏如縷,金絲如隱,使靜穆的釉面增添了動感。釉層透潤和肥厚的器物上牛毛紋較深,呈色也深;釉質濁澀的器物上牛毛紋較淺粗且直,呈色較淺。有時牛毛紋也與冰裂紋交織並存,極為精彩。
3.網狀紋網狀紋亦稱“網紋”,泛指密如織網、縱橫交錯的開片紋,釉面被相互交織的紋線分割成大小不等、疏密不均的網格。在官窯青瓷的釉面開片中,多有網狀開片分佈,有密如漁網者,有密如篩孔者。網格一般大小不等,細碎透明,紋路常呈錯綜密集的短小網孔形狀,基本沒有長紋片貫穿其中,片紋淺細透明。
南宋官窯 青釉葵口盤
南宋官窯 青釉葵口盤底足
南宋官窯青瓷剛出窯時釉面開片紋路無色,在流傳過程中片紋受到灰塵等汙染繪呈現灰黑、土黃等色。直接染墨紋的方法約始於清代乾隆時期,這種染色方法,操作簡單,紋路清晰,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一直延續至今。而南宋官窯青瓷從未使用這種染色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