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在當下215269402

    京城“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以往的演出紀錄是曾經連續返場17次,而前天晚上這位哥們兒又打破了這個紀錄,連續22個返場段子,足足說了一個多小時,當晚的演出一直持續到深夜。郭德綱的“動力”其實有點孩子氣,就為了相聲評論家於萬海先生的一句話“我不太相信一個人返場能說17個段子。”

    一口氣說到半夜

    等演出完了抬頭看鐘,時針已經指向了子夜12點。這場演出居然進行了四個半小時!

    擺明了要破紀錄

    原本7點半的演出按理說應該在10點半至11點之前結束,可是當晚10點郭德綱和他的老搭檔于謙出場之後,兩人先是來了一個大段子《文武雙全》,此後就一個段子接著一個段子地返場。當返場到第十個段子的時候,郭德綱跟他的“鋼絲”們說“離十七個不遠了。”記者此刻開始意識到郭德綱的返場顯然在和誰較勁。

    此後,郭德綱和于謙狀態越來越好興致越來越高,他們沒有辜負“鋼絲”們的熱情,返場的段子都是信手拈來,可憐的是德雲社的成員,因為他們和他們的親戚們被一個個拿來“開涮”。第18次返場,郭德綱說怕下雪天觀眾晚了不好回家,臺下齊聲應和:“不……晚……”郭德綱顯然被“鋼絲”的執著感動了:“只要你們願意,我可以永遠說相聲說到死!”在現場“鋼絲”們的見證下,郭德綱的22次返場在他的《大實話》後結束。此前,在郭德綱的相聲歷史上,返場次數最高多達17次,而當晚郭德綱在“鋼絲”們的吶喊和助威聲中一連說了22個返場段子,把三個小時的演出整整延長了一個半小時。

    老前輩引起風波

    前幾天,每年一屆的新春相聲晚會主辦方在金臺飯店召開了一個小型的動員會,席間既有相聲演員孟凡貴,也有包括於萬海先生在內的幾位老專家,同時也有信報記者在內的十幾家新聞單位的同行一併在場。當時,於萬海先生無意間提出了一個質疑:“我聽說有人在說相聲時,返場段子長達17個,我不信!試想,返場一次就要說一個三分鐘的段子,17個段子就需要一個小時。”當時,幾位專家也提出了同樣的懷疑。而這句話後來傳到了郭德綱那裡,小夥子年輕氣盛,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驚人之舉。

    其實是無心快語

    昨天,記者致電於萬海先生。此時,於先生還不知道郭德綱已經創造了他的相聲歷史的最高紀錄——一個晚會返場22次。於先生聽後感到很吃驚:“是嗎?了不起,我很佩服。”但是當他得知這22個返場紀錄“得益”於他那一句話的“功勞”時,年逾六旬的於先生笑了:“這有點不值當的,不知者不怪,事實上之前我只是看到報紙上的報道說郭先生的返場次數多達17次,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紀錄,所以作為當了一輩子文藝編輯的我當時只是提出了我的合理的懷疑,絕對沒有攻擊或者是任何其他的想法。我只是一個退了休的文藝工作者,一個老主持人,郭先生大可不必把我的一句話看得太重。”於先生最後說,侯耀文也好,李金斗也好,郭德綱也好,無論誰火,對於相聲事業來說都是好事。

    都為了振興相聲

    從這場“鬥氣”式的小小風波中,折射出一個可喜現象——我們的相聲又找回了聽眾。

    兩年前,在東城區文化館開了一個相聲俱樂部,相聲名家李金斗牽頭。目的是為了相聲新人新段子找個場地練手,同時20元的票價讓眾多工薪階層的觀眾能夠進場子聽相聲了,最火的時候幾乎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而時隔不久,在南城天橋樂茶館,也殺出了一幫年輕人,在“幫主”郭德綱的帶領下他們也同樣是賣勁地說賣勁地貧,風雨無阻。同樣也是20元的票價,這些年輕人用傳統相聲的魅力培養了一大批的“鋼絲”。由於場子火爆,很多時候都得提前兩個禮拜才能訂上票。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場外等著退票,黃牛也經常出現在場外。

    這一南一北兩個場子,形成了對峙的局面。但是不論如何,相聲進劇場意味著這門傳統藝術的繁榮和希望,同時20元的低票價也讓周邊的老百姓和眾多喜歡相聲但買不起票的相聲迷們得到了實惠。

    李金斗送花祝賀

    事實上,在德雲社進解放軍歌劇院演出之前,作為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的李金斗先生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相聲進劇場事業的李金斗,始終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眾多的同行,同時作為協會領導的他也在努力促進著這個行業的團結。和所有熱愛相聲藝術的人們一樣,他不願意看到這個行業也充斥不和諧的因素。因此,在新春相聲晚會的釋出會之後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德雲社專場的首場演出之前,他特意送來了花籃。記者在臺下看到此情此景,深深感受到這位藝術家的良苦用心。

    李金斗曾經說過:“相聲界要想發展,必須團結,只有這個行業興旺了市場發達了,大家才都有飯吃。”

    我想,這是句大實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人出門也要佩戴護目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