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風景線
-
2 # 000065
不請自來!我自認為我與兒子的關係很好,他大學畢業一年了,今年國慶放假回家,當他伯伯問他女朋友的事時,他邊給我按摩肩膀邊對他伯伯說:不要講這個,再講我爸就要給我上“作文”課了。
五號那天,跟我去一個認識不久的朋友家裡幫忙,他是第一次去,很認真的做事,也很有禮貌。得到朋友家人的評價是:很有紳士風度的孩子,很很見的親子關係。
從兒子上高中開始,我就把他當大人了。其實我們都是從那個年紀走過來的,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對兒子的成績,我就一句話:盡力就好。兒子的高中是一所重點高中,紀律嚴明。他曾因玩手機被處理過四次(停課一週)。前兩次回來,我都是在晚飯後把他叫到身邊,禮他坐在自己身邊,然後告訴他:玩手機這事,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因為是學校的規定,必須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後來兩次是幫別人背鍋,因為手機不是他的,幾個人看影片時手機在他手上,我的口氣比原來要嚴厲點。
其次,是要多關心他,少問他學習,多關心他的生活和愛好,多和他交流,多陪他。男孩子大多數都和母親親近點,懼父親,父親就要多想辦法培養感情。大學宴那天,兒子笑著有點緊張向向我介紹一個女同學:爸,這是我女朋友。我輕輕地說:歡迎。事後告訴他:大學期間,我“不支援,不反對”你談戀愛。
現在,孩子工作了,一個星期至少有三個電話給我,從一下班下樓聊到地鐵口,叫我多鍛鍊,多注意身體,少喝酒。
第一次寫這麼多,有點凌亂,耽誤各位看官時間了,多包涵!
-
3 # 艮巽山風
與其說是處好關係,不如說作為一個當父親的在孩子高中(青春期)該怎麼做。
我認為第一是陪伴,一定要儘可能抽出時間與孩子多在一起,但又不能刻意討好他(她),自然而然,溫馨和諧。第二是不焦慮,不要總想著你得聽我的,要不將來會後悔之類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每天默唸"只可智取,不可力敵",要做到與孩子不爭吵,不衝突,不放棄,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第三是要有耐心,要有極大的耐心,這個年齡的孩子思想是反覆的,是多變的,因此,做父親的一定要沉住氣,以不變應萬變,以忍耐促轉機。
總之,你要把你的孩子當成一生中最大的對手去對待,絕不掉以輕心,一定謀而後動。
作為一個高一孩子的家長,我與你共勉!
回覆列表
高中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獨立與自主意識,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因為被某些社會言論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影響,而對家長產生一種類似敵意的心理。因為對您與孩子之間目前狀態不瞭解,所以就以個人的經歷談談我的看法,也許不對,還請您再留言討論:
1.對於與孩子相處,我曾經歷了十年煉獄般的煎熬,然後意識到只有改變自己,才是唯一能改變親子關係的出路。於是不斷學習,不斷觀察,反思,改進,直到今天,依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但這種遇事先控制情緒再想辦法的習慣性思維,讓我們一家人相處變得更輕鬆隨意。所以,我建議您能夠分析與孩子之間的具體問題,然後想出具體辦法去解決它。
2.家長對孩子理解,尊重和信任。我們成人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孩子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們也曾經歷過,所以只要願意,理解高中階段孩子的心理還是能做到的。只有先做到了理解,我想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像我兒子說到他同學每次考試成績下降就會害怕,因為小時候回家是捱打,大了回家就是挨批,這種狀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就很難相處的好。
3.孩子對家長的理解,信任與尊重。我兒女平時會說到在學校大家談論父母的事,他倆不止一次說過和同學相比,他們覺得自己很幸福。原因在於我對他們的成績起落反應不強烈,而只是要求他們總結經驗和教訓;他們想做的事我會和他們分析利弊,讓他們自己決定;我如果做錯了也會放下家長的架子向他們道歉;在他們情緒不穩的時候運用冷處理,先不理睬,過後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現在一個大二,一個高三的兩個孩子對我們都能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
4.不刻意討好。高中的孩子敏銳的洞察力會看穿家長的心意,但他們不一定把刻意討好理解成愛他們的表現,而有可能曲解家長,或者利用家長愛他們的心理,去做一些讓家長無法接受的事情。這時候我覺得做父親的就可以用最平和的態度與孩子討論所面臨的問題。而這個前提一定要平和,有事實依據。
5.平時多觀察孩子的喜好。多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推薦一些有趣又代表自己觀點的文章書籍給孩子看,還可以一起看電視談論熱點新聞、聊各自工作、學習中的趣事或難忘的事。以對待朋友的態度和高中生聊天,而不是把他當孩子。
最後,推薦您一本書《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我上週剛看完,它印證了我這十年的改變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希望它也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