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部分人談論三國的歷史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選擇從黃巾之亂開始說起,然而實際上黃巾之亂真正的爆發過程以及它被漢王朝平定的這段歷史卻被選擇性無視了。以至於很多人對黃巾之亂的意義和象徵性並沒有準確的認知,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沒有黃巾之亂以及它所創造的漢末地盤,實際上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群雄割據。這些實際上都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對於黃巾之亂中真正扮演過重要角色的那些人,他們的人生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價值供我們去了解,以便於對之後的三國史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這些人中首當其衝的便是著名的大儒——盧植。
盧植的出身是非常典型的察舉制儒生,作為此後數百年間北方世族的頂尖代表“范陽盧氏”的鼻祖,盧植從小就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歷。秦漢儒生跟後來明清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費拉文人截然相反,盧植也同樣如此,根據記載他少年時代拜著名學者馬融為師學習儒學經典,並且也同時推薦了自己的好友鄭玄作為同門。這裡不由得令人感嘆,最終鄭玄成了一代宗師,專攻於做學問,而盧植則走上了匡君輔國之路,好友之間難免最終離別。也許也是一種命運。
不過在這裡令人推測的一點在於,儘管盧植祖上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官員或是權貴,但是能夠有機會拜馬融為師,並且在階級已然開始固化時奮力向上,這種品格固然值得褒獎,但是盧植的出身應該也不是什麼特別低下的平民,很可能也是當地的地方豪強,只是聲名不顯而已。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說,正因為自己出身也並非特別高貴,所以盧植反而對於一些底層的學子頗為照顧,後來成為蜀漢昭烈帝的劉備和雄踞北方的公孫瓚正是其中代表。有人可能會說公孫瓚也是貴族出身,怎麼能算底層學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孫瓚庶子的身份對他的階級提升影響也是很巨大的,能夠得到盧植的賞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的人生。
在盧植教學日久,取得一定名望後,東漢朝廷開始徵辟盧植入仕。當然這也是兩漢慣用的選拔措施,雖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利用這個方式來反覆抬升自己的名望,謀取私利。但是盧植顯然不是這種人。他沒有效法一部分人拒絕徵召,而是積極進入官場從事地方的實際治理,然而比較奇特的是盧植以儒生起家卻最早參與了軍事活動。調往南方的九江參與鎮壓異民族的叛亂,在這方面盧植做的很成功,稱讚一句文武兼備毫不為過。在地方上取得軍功後盧植又被調回任職,在這段時間內,可以說無論是文事還是武備,盧植在其崗位的工作處理上都非常出色,多面手式的人物。也正因如此,在後來黃巾之亂爆發之時,漢靈帝第一個想到比較靠譜的平叛人選便是盧植。
客觀的說,黃巾之亂對於東漢王朝的衝擊雖然很大,但是它所帶來的主要是其附加的影響而並非直接程度上從軍事和統治上動搖基礎。以黃巾軍的組織程度也只能是在初期對於長期出於中原地帶早已經腐朽不堪的官軍進行打擊而已,一旦到了地方豪強和中央朝廷的官員出馬,率領精銳部隊進行圍剿之時,所謂黃巾軍的實力也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尤其是有著盧植這種多年軍事經驗,且文武雙全的名將坐鎮,對於黃巾軍的打擊則更是勢如破竹,看似聲勢浩大的黃巾之亂,幾乎在兩年時間內便宣告結束。巧合的是,前往平定此次亂事的三位主要指揮官:盧植、皇甫嵩、朱雋三人,幾乎都是以儒生身份入仕的代表。
如果僅僅是在地方的行政和軍事層面有著才能,盧植也決然談不上一代名臣。實際上從他出仕之前,就已經敏銳地看出了東漢王朝的問題根源所在,其一是世家大族和外戚壟斷政治,其二是宦官專政。如果這兩個問題不徹底解決,黃巾之亂必然會再次出現相同的爆發,甚至更為嚴重的其他軍事問題,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幾個人真正在意盧植的看法,在不少人的概念裡得過且過才是人生正途,盧植所提出的建議基本上只會影響到他們的心情而已。
更為致命的是,盧植因為出身的限制,在世家大族一方面得不到有力的話語權,同樣又得罪了宦官,這為他招來了雙重打擊。在鎮壓黃巾之亂的後期因為宦官的不信任,盧植很早就被罷黜並且遣返回到了家鄉。他的位置被西涼軍閥董卓所接替,而當黃巾之亂結束後,僥倖獲得赦免的盧植同樣不被大將軍何進信任,在何進嚴重出身儒生的盧植從一開始就跟自己不是一條船上的同伴,反而顯得更加礙眼。
也因此盧植對於何進的勸諫幾乎沒有任何效果,何進依然故我的堅持令董卓進京的想法,最終的結局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漢靈帝駕崩,董卓進京,幾乎全盤剿殺了漢王朝的根基。何進死在之前的宦官手中,而後來的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被董卓全部剿殺。直到此刻,盧植仍舊秉承著自己的正義和道德,在董卓企圖廢立皇帝之時公開站出來反對,當然這也沒什麼本質作用,董卓的性格甚至想要直接連同盧植一起處理掉,只是因為有大臣勸諫董卓說盧植名望太大,如果真的下手會讓很多人感到寒心方才作罷。數年後盧植病死在家鄉,臨終前讓自己的兒子為自己薄葬。實際上盧植所代表的,可能是漢帝國最後的信仰以及榮耀,正是因為盧植這種人存在,才讓漢帝國擁有了精神和風骨,堅持到最後一刻,邊孕育出了三國這樣一個混亂卻不乏英雄氣概的最後樂章。
雖然大部分人談論三國的歷史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選擇從黃巾之亂開始說起,然而實際上黃巾之亂真正的爆發過程以及它被漢王朝平定的這段歷史卻被選擇性無視了。以至於很多人對黃巾之亂的意義和象徵性並沒有準確的認知,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沒有黃巾之亂以及它所創造的漢末地盤,實際上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群雄割據。這些實際上都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對於黃巾之亂中真正扮演過重要角色的那些人,他們的人生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價值供我們去了解,以便於對之後的三國史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這些人中首當其衝的便是著名的大儒——盧植。
一, 少年英才盧植的出身是非常典型的察舉制儒生,作為此後數百年間北方世族的頂尖代表“范陽盧氏”的鼻祖,盧植從小就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歷。秦漢儒生跟後來明清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費拉文人截然相反,盧植也同樣如此,根據記載他少年時代拜著名學者馬融為師學習儒學經典,並且也同時推薦了自己的好友鄭玄作為同門。這裡不由得令人感嘆,最終鄭玄成了一代宗師,專攻於做學問,而盧植則走上了匡君輔國之路,好友之間難免最終離別。也許也是一種命運。
不過在這裡令人推測的一點在於,儘管盧植祖上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官員或是權貴,但是能夠有機會拜馬融為師,並且在階級已然開始固化時奮力向上,這種品格固然值得褒獎,但是盧植的出身應該也不是什麼特別低下的平民,很可能也是當地的地方豪強,只是聲名不顯而已。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說,正因為自己出身也並非特別高貴,所以盧植反而對於一些底層的學子頗為照顧,後來成為蜀漢昭烈帝的劉備和雄踞北方的公孫瓚正是其中代表。有人可能會說公孫瓚也是貴族出身,怎麼能算底層學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孫瓚庶子的身份對他的階級提升影響也是很巨大的,能夠得到盧植的賞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的人生。
二,步入官場在盧植教學日久,取得一定名望後,東漢朝廷開始徵辟盧植入仕。當然這也是兩漢慣用的選拔措施,雖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利用這個方式來反覆抬升自己的名望,謀取私利。但是盧植顯然不是這種人。他沒有效法一部分人拒絕徵召,而是積極進入官場從事地方的實際治理,然而比較奇特的是盧植以儒生起家卻最早參與了軍事活動。調往南方的九江參與鎮壓異民族的叛亂,在這方面盧植做的很成功,稱讚一句文武兼備毫不為過。在地方上取得軍功後盧植又被調回任職,在這段時間內,可以說無論是文事還是武備,盧植在其崗位的工作處理上都非常出色,多面手式的人物。也正因如此,在後來黃巾之亂爆發之時,漢靈帝第一個想到比較靠譜的平叛人選便是盧植。
客觀的說,黃巾之亂對於東漢王朝的衝擊雖然很大,但是它所帶來的主要是其附加的影響而並非直接程度上從軍事和統治上動搖基礎。以黃巾軍的組織程度也只能是在初期對於長期出於中原地帶早已經腐朽不堪的官軍進行打擊而已,一旦到了地方豪強和中央朝廷的官員出馬,率領精銳部隊進行圍剿之時,所謂黃巾軍的實力也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尤其是有著盧植這種多年軍事經驗,且文武雙全的名將坐鎮,對於黃巾軍的打擊則更是勢如破竹,看似聲勢浩大的黃巾之亂,幾乎在兩年時間內便宣告結束。巧合的是,前往平定此次亂事的三位主要指揮官:盧植、皇甫嵩、朱雋三人,幾乎都是以儒生身份入仕的代表。
三、大志難成如果僅僅是在地方的行政和軍事層面有著才能,盧植也決然談不上一代名臣。實際上從他出仕之前,就已經敏銳地看出了東漢王朝的問題根源所在,其一是世家大族和外戚壟斷政治,其二是宦官專政。如果這兩個問題不徹底解決,黃巾之亂必然會再次出現相同的爆發,甚至更為嚴重的其他軍事問題,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幾個人真正在意盧植的看法,在不少人的概念裡得過且過才是人生正途,盧植所提出的建議基本上只會影響到他們的心情而已。
更為致命的是,盧植因為出身的限制,在世家大族一方面得不到有力的話語權,同樣又得罪了宦官,這為他招來了雙重打擊。在鎮壓黃巾之亂的後期因為宦官的不信任,盧植很早就被罷黜並且遣返回到了家鄉。他的位置被西涼軍閥董卓所接替,而當黃巾之亂結束後,僥倖獲得赦免的盧植同樣不被大將軍何進信任,在何進嚴重出身儒生的盧植從一開始就跟自己不是一條船上的同伴,反而顯得更加礙眼。
也因此盧植對於何進的勸諫幾乎沒有任何效果,何進依然故我的堅持令董卓進京的想法,最終的結局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漢靈帝駕崩,董卓進京,幾乎全盤剿殺了漢王朝的根基。何進死在之前的宦官手中,而後來的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被董卓全部剿殺。直到此刻,盧植仍舊秉承著自己的正義和道德,在董卓企圖廢立皇帝之時公開站出來反對,當然這也沒什麼本質作用,董卓的性格甚至想要直接連同盧植一起處理掉,只是因為有大臣勸諫董卓說盧植名望太大,如果真的下手會讓很多人感到寒心方才作罷。數年後盧植病死在家鄉,臨終前讓自己的兒子為自己薄葬。實際上盧植所代表的,可能是漢帝國最後的信仰以及榮耀,正是因為盧植這種人存在,才讓漢帝國擁有了精神和風骨,堅持到最後一刻,邊孕育出了三國這樣一個混亂卻不乏英雄氣概的最後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