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不知味
    闖關東和走西口皆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人口遷移活動,在安土重遷的年代裡,人們又為何願意背井離鄉遠遁異鄉呢?原因並不複雜,僅僅只是為了生活而被迫遷徙。

    闖關東

    關東,即山海關以東區域,即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以及內蒙古東北部地區,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東北。關東歷來被視為滿清的“龍興之地”,在我們熟悉的《鹿鼎記》中,革命黨人——天地會青木堂香主韋小寶同志即受組織所託,在暗中尋找滿清龍脈並將之搗毀,以終結滿清的統治,滿清政府應該便是出於這個考慮,當然也是將關東作為滿清最後的退路,是故在入關以後即頒佈禁令,禁止漢人進入關東地區。

    到清末時,清政府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終於無力在強硬地保持所謂的禁關令,禁關令逐漸開始鬆動。山東、河北等地地處中國政治文化中心,19世紀中葉,滿清因為鴉片戰爭失敗開始遭到帝國列強的敲詐勒索,清政府不得不將壓力轉移給百姓,,百姓苦不堪言,後來蠻荒巨獸——洪水,終於沖垮了山東、河北等地無數百姓生活的希望,他們紛紛將目光看向了關東的那片土地,然後逃向了那裡。

    走西口

    近代時,山西等地人口壓力劇增,經過長期的開墾和種植,再加上不斷髮生的自然災害,尤以旱災為最毒,百姓賴以生存的方式幾乎難以維持,於是為了生存,無數百姓掙扎著逃出了山西等地,湧向了更加遼闊的土地。

    我們知道晉商在中國商業史上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從先進流傳下來的路線圖來看,“走西口”的路線和目的地應當在很大程度上受著晉商的經商思路和經驗的影響,在晉商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些百姓不約而同地走向了那些他們認為有生存機會的地方。

    “闖關東”、“走西口”只為了在普遍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尋找更適合或者說更容易活下去的地方!

    無論是闖關東還是走西口,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們的目的地無不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同時具備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尤其是關東具備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蒙古等地則有無數等待開墾的土地。當時生活在中原王朝的傳統統治地盤上的百姓遭受著天災和人禍,滿清政府無情的盤剝,以及旱災洪災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即使老百姓再怎麼安土重遷,他們也不得不“用腳投票”,選擇更利於他們生存下去的地方。事實上,人們所期待的民國也並沒有為老百姓帶來他們所期待的福祉,甚至因為軍閥混戰,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不堪。

    關東和西口相對於中原來說,無疑是等待著開發的處女地,並且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對於這些地方的控制力遠不如中原,在那裡沒有那麼嚴重的生存壓力,這是出於生命的本能。而且因為日俄對於這兩個地區的覬覦,也間接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具備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

    因為統治者的無情,因為生命的可敬可貴,他們只好背井離鄉去闖關東、走西口。

  • 2 # 徐鵬遠

    “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是近代五大移民浪潮,本質都一樣——為了生存。

    其實無論闖關東還是走西口,並非只是發生在清末民初時期,之前也有,只不過零零散散,不像後來那般人數眾多罷了。農耕民族故土意識重,不到迫不得已,誰也不樂意遠走他鄉,更何況前路艱險,生死難卜。

    皇朝時代的中國,人口一直維持在2000萬左右。直到清朝乾隆嘉慶以後才出現激增,乾隆五十八年時,全華人口達到了3億746萬。增加的人口加重了土地負擔,人地矛盾日益尖銳。清代學者汪士鐸於1855年在《乙丙日記》中記載:"人多之害,山頂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闢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天地之力窮矣。"這還不算遇到天災,顆粒無收的情況。耕地不夠用、糧食不夠吃,農民只有想辦法去別處討生活。

    再加上,清末民初列強侵略、太平天國、義和團、革命、軍閥混戰等等,政局動盪、內憂外患、戰爭頻繁,都對經濟民生造成極大破壞。窮則思變,於是直隸、山東一帶向山海關以外遷徙,山西一帶向殺虎口以外遷徙,形成了大規模的闖關東和走西口。

    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關隘,曾被認為是長城的一端,歷來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清廷入關後曾招募過一些移民到關外開墾,其中以山東人居多。但到了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開始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禁止漢人踏入“龍興之地”。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破產農民不顧禁令,冒險闖入關東。鴉片戰爭以後,清廷放鬆了對邊疆的控制,面對沙俄對黑龍江邊境的不斷侵犯,於咸豐十年正式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 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次。

    殺虎口也是長城的要塞,又名殺胡口,更顯示出劃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界限意義。在明朝時,這裡就是邊貿往來的孔道與平臺,不僅是通往蒙古,還通往沙俄。順治七年,清廷在殺虎口設稅關,規定“商人運載貨物,例需直赴殺虎口輸稅,不許繞避別口私走”。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舊時民謠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明朝時,朝廷與蒙古關係緊張,只有一些實在走投無路的農民才冒險私越長城。但到了清時,與蒙古關係得到緩和,走西口不再犯禁,於是更多山西、陝西一帶的人選擇走西口來謀求生路。由此也成就了晉商這一聞名天下的商業文化。到了清末民初,走西口更多的原因其實就和闖關東一樣了。

  • 3 # 達瓦里希

    “闖關東”和“走西口”都是近代規模非常龐大的移民浪潮,前者廣義上指的是明清到民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百姓跨過山海關去關東謀生的浪潮,後者指的是明清時期山西、陝西、河北等地民眾跨過殺虎口、府谷口、獨石口等地到長城口外討生活的浪潮。

    中國古代是一個重農的社會,老百姓們大多講究安土重遷,不願意離開家鄉到很遠的地方闖蕩,而在近代之所以會形成這樣一些大的移民遷徙浪潮,自然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總結來看,“闖關東”和“走西口”共有的時代背景有:

    一、自然環境的惡劣使得民眾在本地生活不下去。19世紀,黃河下游曾經遭遇了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這成為山東、河南等地人口進入關東地區謀生的原因之一;而“走西口”的出現也是因為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貧瘠,多發自然災害,迫使很多人選擇到內蒙等地謀求出路。這一點應當是“闖關東”、“走西口”這一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除了天災之外,連綿的戰爭也是導致出現人口遷移浪潮的原因之一。20世紀前後,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還混雜著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等,此後又有連年的軍閥混戰,使得華北多處地區都受到了戰爭的影響,老百姓難以維繫過往那種安定安穩的生活,迫於這種壓力,只好離開故土到其他地區去尋求出路,成為移民浪潮的另一原因。

    三、此外,也與關外、口外等地存在著許多新的機會有關。關東地區土壤肥沃,存在著一些無人耕種的荒地,與人地比例不和諧的華北地區相比,可以為農民提供生活下去的機會;“走西口”也與這方面因素有關,口外地區有山西人做生意的市場,吸引了在本地生活困苦的人到那裡去尋找生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用什麼P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