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眼看數碼
-
2 # 科技無止境
你這個問題應該換成:喬布斯在釋出iPhone之前是幹什麼的?蘋果並不能幹什麼!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出生於1955年2月24日。1972年高中畢業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裡德學院只念了一學期的書;1974年喬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設計電腦遊戲的工作。兩年後,時年21歲的喬布斯和26歲的沃茲尼艾克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裡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
3 # 胖胖熊神通科技
蘋果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最初是開發和銷售個人電腦,IPhone 之前的主要產品有Mac電腦,Ipod媒體播放器,另外還有軟體系列產品。可能對於普通人Iphone的誕生,使得更多的人體驗到了蘋果的設計風格!
-
4 # 機聞
現在的蘋果公司(Apple Inc.),在2007年1月9日iPhone釋出之前一直叫做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可想而知個人電腦業務一直是其主營業務之一。
蘋果在2001年10月釋出了第一款iPod,之後其數字音樂業務——包括iPod播放器和iTunes Store線上音樂商店發展迅速,到2007年iPhone釋出之前,iPod硬體業務的營收已經能佔到公司總營收的50%以上。下面的表格(蘋果2017年第一財季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iPhone釋出之前蘋果的收入構成為:電腦(臺式和行動式)、iPod、其他音樂相關服務、外設及周邊產品、軟體服務及其他。籠統地說在iPod釋出之前,個人電腦業務幾乎是蘋果唯一的主業。當中雖然出過一些便攜裝置、外設等等,但最終都變成了玩票,沒有成功。再細分的話有可以按照創始階段、喬布斯出走後、喬布斯迴歸後分別來看,但,不管怎麼分,電腦一直都是其主營業務。必須要說的是,雖然個人電腦一直是蘋果的老本行,但iPod和iPhone實現了這家公司的兩次大飛躍。下圖是蘋果40年間營收曲線圖,iPod和iPhone帶來的變化一目瞭然(這圖是網上搜的,僅供參考,大趨勢肯定沒錯的)。
很多人在使用了iPhone手機之後才開始瞭解蘋果這一品牌,蘋果也是因為iPhone才成為全球最富有的科技企業之一。但是在iPhone問世之前,蘋果在科技行業裡就已經很有名了,其中喬布斯創立蘋果,又被公司掃地出門,最後上演王者剛歸來的劇情至今被不少科技愛好者津津樂道,甚至被拍成了多部電影。限於篇幅,關於這部分劇情感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搜尋。這裡主要講一講蘋果在iPhone上市之前,還發布了哪些經典的產品!
一、Apple II個人電腦沒錯,蘋果最開始的本行就是計算機,1977年上市的Apple II是史上最早的個人用計算機,由喬布斯本人和沃茲尼克聯合開發,它甚至比IBM的PC還要先火好幾年。Apple II的硬體配置在現在已經不值一提,但是在當時還是非常厲害的——它擁有獨立的顯示器,能夠螢幕上顯示24行x40列的大寫字母。並搭載MOS科技1 MHz 6502微處理器、4KB記憶體以及用以讀取程式及資料的錄音帶介面。
Apple II被廣泛應用在當時的醫療、商業和教育領域,由於它的體積非常小,除了極客發燒友之外,普通的家庭也以擁有一臺Apple II為榮。Apple II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1700萬到2500萬臺的銷量,極大的推動了個人用計算機的發展。即使在今天,Apple II依然是不少數碼收藏家的珍品,在二手市場的拍賣價格高達近萬美元。
二、iMac G3雖然Apple II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是隨後的Apple III表現的不如人意,喬布斯也因此和當時的蘋果CEO斯卡利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被蘋果掃地出門。事實證明蘋果開除喬布斯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直接導致蘋果在90年代中期頻臨倒閉。
最終仍然是迴歸的喬布斯拯救了蘋果,他再次掌管蘋果之後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就是iMac G3。這款誕生於90年代末的個人電腦採用了非常新潮的一體機設計,它摒棄了毫無美感的方正機箱,將處理器、硬碟等部件全部收入圓滾滾的機身當中,顯得美感十足。
由於採用了與當時的PC完全不同的設計語言,iMac G3被年輕使用者瘋狂的追捧,堪稱PC史上的里程碑。喬布斯因此奠定了在蘋果公司不可動搖的地位,一體機也成為後續PC領域的一大潮流。
三、Macbook 1作為一家以個人電腦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廠商,蘋果除了生產iMac之外,也推出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比如iBook和後來升級的Macbook,後者直到現在仍然不斷有新品誕生。
第一代Macbook在2006年上市,它擁有13.3英寸的1280×800螢幕,1.83GHz的Intel Core Duo處理器,512MB記憶體起步,最高可升級至2GB。
雖然Macbook的硬體配置中規中矩,有沒有現在這麼輕薄、好看,但作為Macbook的始祖,還是很有必要讓大家瞭解一下。
四、iPod classic/mini/shuffle/nanoiPod雖然是一款音樂播放器,但有著非常豐富型號,光系列就有classic、mini、shuffle、nano這幾種,在iPhone釋出之後又增加了iPod Touch。在iPhone手機問世之前,iPod可以說是21世紀初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電子產品。
早期大多數iPod產品使用內建的硬碟儲存媒介,後來的iPod nano、iPod shuffle及iPod touch則改用快閃記憶體。和過去國內常見的MP3播放器不同,iPod必須透過iTunes匯入歌曲,因此操作起來有些複雜,但時尚的外觀和專業的音質音效還是贏得了不少音樂發燒友的喜愛。
由於以iPhone為首的智慧手機逐漸取代了音樂播放器的地位,今天iPad家族只剩下iPod Touch還在更新當中,9月12日晚上的釋出會上,蘋果或許又會為我們帶來新的iPod裝置。
綜上所述,雖然蘋果的產品當中iPhone手機的名氣最大,但它其實一個多元化的科技企業,個人計算機、膝上型電腦、音樂播放器等產品都有涉獵,而且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喬布斯已經去世,但在蒂姆·庫克的帶領下,蘋果又陸續推出Apple Watch、AirPods、HomePod等新產品。作為一家引領潮流的科技企業,蘋果從來不會讓它的粉絲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