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這一推一立,比“魏徵直言,李世民納諫”的君臣相得,更為有趣。

    話說在玄武門之變前,魏徵本是太子建成手下。

    清朝學者王夫之先生在《讀通鑑論》裡非議過魏徵,認為他先是觀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請見投效,可知是個功名之士。

    當然李世民不在乎,他在玄武門之變後重用魏徵,是因為他的才華,也顯然是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舊惡。

    此後,他君臣二人從最初的彼此心懷芥蒂,到一個敢言,一個納諫,磨合出了不錯的君臣關係。

    雖然私下裡李世民還會罵罵咧咧,但君臣對外的姿態,很是好看,真是歡喜冤家。

    直到魏徵死,李世民四十五歲。

    他對魏徵,是從本來忌憚,再成為君臣,雖然許多次衝動起來,也要念叨“殺此田舍翁”,終於還是沒動手。

    年紀大了,他對魏徵也有感情了,於是痛哭流涕,一套“以人為鏡”之類的言論,之後又是親寫墓碑,又是看畫像,又是賦詩:大概李世民真把魏徵當鏡子了,“魏徵魏徵告訴我,千古賢君是不是我……”

    這是我們知道的歷史,或者說,被歷朝歌頌的歷史:主賢而臣直,君臣商量著共治天下。

    話說魏徵死在公元643年,是貞觀朝多事的一年。

    那年李世民的太子承乾謀變事發,牽涉到大將侯君集,一併被處理了。

    此後,李世民連有謀奪太子位意圖的兒子李泰也一併踢開,立了後來將成為唐高宗的李治為太子。

    人一死,茶就涼。

    先前魏徵死後,就有人提醒李世民:魏徵的許多進諫,是有底稿的,他私下裡還編纂進諫語錄,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後世呢!

    李世民聽了難免不爽:敢情,這進諫是秀姿態來了!拿我當配角使喚!

    等太子承乾事件出了,又有人提醒李世民了:魏徵跟杜正倫、侯君集有染!

    這下不得了了。

    進諫語錄的事,打擊了李世民對魏徵的信任:敢情,這老頭拿我作秀呢!杜正倫與侯君集之事,那則複雜得多:

    杜正倫先前輔佐太子承乾。

    李世民私下裡跟杜正倫說,我兒子似乎不親近好人。

    杜正倫去勸諫太子時,把這話說了,太子於是很氣父親:你這麼說我?李世民也生杜正倫的氣:我跟你吐槽自己兒子,你怎麼傳小話呢?

    於是貶黜了杜正倫。

    侯君集則是李世民凌煙閣功臣之一,與太子承乾策劃兵變,因此被處決。

    我們不妨做個不算出格的猜測:

    李世民一生至險之事,是玄武門之變。

    從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宮。

    這是他內心最深的秘密。故此涉及權力交接時,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

    玄武門之變發生前,他一度懷疑近臣如房玄齡等有觀望傾向,甚至都動過殺心——當然後來得了天下,房玄齡和杜如晦組成了房謀杜斷的王牌組合,大家和氣生財,這事揭過去不提了。

    大體上,李世民是個豪邁的明君;但會不會涉及奪權問題,李世民就很容易暴躁了?

    “魏徵跟杜正倫與侯君集有染?

    後兩個人夥同我兒子一起謀反我?

    魏徵會不會也在其中?”

    一旦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李世民自然反應激烈——於是,推碑去了。

    到這事稍微冷一冷之後,李世民頗有姿態:重新立碑,懷念魏徵。

    《新唐書·魏徵傳》所謂: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風頭過了,恩遇又回來了。

    公元644年,李世民去打了高句麗。

    貞觀朝先前幾次對外戰爭,多是李靖為大將。

    而644年,李靖年過古稀,去不了。

    李世民必須御駕親征。

    前一年太子與魏王爭太子位出事,侯君集被處置了。

    這一年李大亮身體不大對,留駐長安,不久過世。

    秦瓊秦叔寶已於六年前去世。

    尉遲恭已經去研究道術了。

    王君廓已被處死。

    李世民手下一班舊將都老了,能跟著去的,也就是李世勣和李道宗。

    李世民自己,四十六歲了。

    陣容上、年紀上,所帶的都不是開國那批名將了。

    如是,李世民事隔二十年親征,諸將或老或死,勞師遠征,兵力不太夠,前一年還經歷了兩個兒子鬧事、流淚處理了侯君集,以這種糟糕狀態,打得也不算順。

    大概回來路上,真覺得自己老了,心情平靜一點兒了,也想起魏徵了?

    於是,有過能改,重新給魏徵立了碑。

    這不,明君賢臣的形象,又立起來了。

    李世民是個極重形象的皇帝,一輩子都想當千古明君。

    說他許多行為舉止毫無作秀成分,那不可能。

    骨子裡,李世民也並不是寬仁慈愛、笑臉盈盈的好好先生,更不是個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君王。

    他武將出身,衝動熱血——乍一聽,有幾分像年少時的隋煬帝?

    但李世民比隋煬帝好的是,衝動過後,他往往能自責,能把做錯的事情挽回來——徵遼之役雖然不順,他卻沒有像隋煬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打得勞民傷財。

    回朝之後,李世民能亢龍有悔地感嘆:“有魏徵在,不會去打呀!”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裡說過個看法:唐朝並沒有制度來保持權力的“互相制衡”,而是完全靠儒家紀律與君王的個人自覺,來約束如李世民這些帝王們的作為。換言之,各類意見的取捨,全看李世民自己的品德:

    他高尚一點兒就知錯能改,他暴虐一點兒就有錯不改。

    即,貞觀朝的開明,不只在當時的三省六部制,還在於恰好趕上李世民有知錯能改的脾氣,擁有名垂千古的開明,以及對自我形象的重視啊;

    千古聖君也會犯錯,也有一觸即跳的逆鱗;

    能改回來,就很難得了。

  • 2 # 溫讀

    為什麼推到魏徵的墓碑呢?

    第一,魏徵太貪心了,不僅想要贏得生前諫臣之美名,還想名流青史,拿著李世民的錯誤當你的踏腳石,讓你在史書上可以受身後千百年士子的歌頌,故意博得一個清明的名聲,在古代,士子相當愛惜羽毛,重名聲甚至要重於性命。

    第二,魏徵生前曾舉薦侯君集杜正倫等人,說他們之才能可當宰相,結果侯君集涉及到太子李承乾的謀反之中被殺,而杜正論也因為負罪被罷免了官職。因此,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徵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贏得生前身後名,魏徵還是貪了。

    為什麼李世民又重立墓碑了呢?

    李世民命人推到魏徵墓碑這樣的行為,難免會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汙點,身為君王,心胸開闊,切忌不能小肚雞腸。

    因此,過了不久。過了不久,李世民借征討高句麗未曾大勝的緣由,又親自為魏徵平反,重新立下了紀念碑。

    但是,將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這段婚姻是沒了,下旨解除婚。而歷史上還有一個聲名不顯的唐太宗時期的宰相,名為馬周。

    他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但是他臨死之前,將所有的陳奏事宜的草稿親手燒掉,感慨地說:“管仲、晏嬰揭露君主的過錯,為求死後名聲,我不做這種事。”死後太宗為他舉哀,追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所以,他雖然沒有名流青史,但是皇恩浩蕩,福澤後人。

    有時候,你想要名,那麼利就沒有了。

    就好像,在工作中,領導突然給你漲工資,那麼升資位的事你就不要想了。

    有舍才有得!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 3 # 錦翼

    太宗皇帝發動玄武門事變,贏取了皇位,但屠殺手足,逼迫父親退位,讓他也深為憂慮。

    所以他數次找褚遂良要看他的起居注。褚遂良這個傢伙不識時務拒絕了。

    後來換成房玄齡,李世民還要看,房玄齡和許敬宗沒辦法就給他修改了讓他看看——事見《資治通鑑》。

    太宗看到發生玄武門事變那一天,發現這一天言語不全,支支吾吾。李世民得意地笑了:“幹了就是幹了,該咋寫咋寫”。

    這就是在表演了,就跟領導給你說這事要按制度辦。

    這不廢話嗎,要按制度辦,還用你說。

    對於李世民來說,要該咋寫咋寫,你看個毛。

    這就說明李世民一心想要在歷史上留下好皇帝的名聲,為此不惜表演。

    要當好皇帝,不能光靠表演,還得好好上班,關心民眾,虛心納諫。

    魏徵就是李世民虛心納諫的一個表演對手。

    當然魏徵也很能幹,許多建議也很到位,的確對國家很有幫助。

    這就更是實力派的對手演員。

    你看這一段魏徵和太宗皇帝爭論的歷史,難道得到第一個印象不是這可真是一個好皇帝啊,魏徵這麼一個從對手(李建成)那裡兼併過來的下屬天天這麼懟他,他居然不生氣,或者生氣了還能硬硬的給糾正回來。

    這皇帝真是太好了,虛懷若谷啊。

    太宗皇帝的性格其實不是這樣的,你看房玄齡見了他都戰戰兢兢的。

    有一會他還要求所有官員見了他兒子都要下車行禮,後來還是給魏徵糾正回來的。這也說明他的性格。

    等到魏徵死了,太宗皇帝又用鏡子誇獎他,心想老子總算留下千古好名了吧。

    但是魏徵推薦的人侯君集杜正倫接連出事,侯君集和太子李承乾謀反,杜正倫在人家父子中間傳瞎話。

    太宗皇帝肯定想這魏徵是不是跟太子是一夥的。

    結果又出現一件事,他得知魏徵當初給他提的意見都轉手寫一份給史官。

    就好比,你一個朋友苦口婆心勸你修改一件事,避免你犯了一個錯誤,你本來很感激他,結果知道他轉手給別人把你的事情當個笑話講。你會怎麼想?

    何況這是太宗皇帝啊,他的心態肯定是這樣的:

    一、魏徵這是搶戲啊,我為了留下千古明君的名字,你卻要給你自己留下千古耿直的名聲。

    二、你這是耍我啊。

    一怒之下掀掉了魏徵的墓碑,這是本性暴露。

    但回頭一想,肯定後悔,我那麼努力表演,被最後這一場戲給毀掉了,一心想要修正過來,但苦於沒有機會。

    後來李世民帶隊去高句麗打仗,吃了敗仗回來,終於機會來了。他說要是魏徵在就好了,就不會犯這個錯誤。

    這可真是一句絕妙的話。

    一是李世民推卸了責任,我們今天打敗,都因為你們不好好勸諫。

    二是找個機會重新樹立魏徵的墓碑,表現自己虛懷若谷。

  • 4 # 史說新傳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二人,一直被後人視為歷代賢君直臣的典範、楷模,二人無話不說,惺惺相惜,互相包容。

    魏徵活著的時候,李世民把他當作"鏡子";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重,李世民是登門問候,上門送藥,主動結成親家;魏徵去世的時候,李世民是"廢朝五日",親筆撰寫碑文謳歌讚頌,足見二人的君臣關係非同一般。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魏徵屍骨未寒,李世民卻變卦了,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還一怒之下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李世民的這一"雷人"舉動,讓人著實摸不著頭腦。

    以至於有各種猜測,就在魏徵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而魏徵曾經極力舉薦的兩個人,吏部尚書侯君集、中書侍郎杜正倫都牽涉進來了。這讓李世民很生氣,你魏徵說他們有宰相之才,竟串在一起害我。盛怒之下的李世民自違金口玉言,先解除了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還推倒了親手為魏徵寫的墓碑。 還有一說是魏徵把君臣二人諫言原文內容,給了史官褚遂良看,這讓李世民心生不悅。

    李世民為什麼發這麼大的火?看來就是早有不滿,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這次的龍顏大怒不外乎是由於魏徵長期直諫給李世民帶來的壓抑,從而產生的突然爆發和宣洩之情。

    魏徵早先不是李世民的人,而且屬於太子建成的派系,論年齡比李世民大20歲,後來李世民 聽說他是個人才,便不計前嫌,留在身邊,在李世民位時效力17年。據記載,魏一生為李世民諫言200多次,涉及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甚至還有李世民的私生活,十足的一個元老。

    可以看得出李世民也給了魏徵幾乎無限的話語權,可以說是在皇帝面前想說啥就說啥,這是前所未有的一種包容與信任,不過這些很多時候也讓李世民下不來臺。愛之慾深恨之慾切,當李世民受到魏徵的諫言干涉和阻撓時,肯定也會煩的不行,長期的壓抑肯定也不好受,不管是魏徵的"諫言外流"還是"用人失察",這些理由只不過是宣洩的藉口罷了。

    到了貞觀十八年,一意孤行,不聽勸諫的李世民在征戰高句麗失敗後,不由得發出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長嘆,立即"命馳驛祀徵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在突然想起魏徵的好以後,李世民又派人到魏徵墓前悼念了一番,把當初推倒的墓碑立了起來。

  • 5 # 妮敢不敢

    李世民和魏徵堪稱一對聯手打造了大唐貞觀盛世的完美CP。然而,在他死後,為何李世民翻臉掀墓碑?而為何不久之後又自己找臺階把老魏的碑給扶起來了……這其中的緣由耐人尋味。

    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可惜沒等他大展才干時,就玄武門兵變了。李建成被殺,本來魏徵也在被清算之列。當時,李世民要把弒兄的罪名強加給他:“汝離間我兄弟,何也?”沒想到魏徵只淡定說了一句:“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結果,李世民不僅赦其罪過,還拜魏徵為諫議大夫。

    魏徵其實挺不容易的,既要防同僚暗箭,又要防皇帝打壓,因為他知道皇帝用他的理由並沒有那麼光風霽月,除了他的確有才好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拿他來制衡朝堂。尚書省轄六部,管天下政務,左右僕射房玄齡、杜如晦都是心腹;中書省擬政令研究國策,得用潛邸舊人岑文字才放心;門下省複議、封駁政令,對前兩省監督糾錯,而魏徵剛好是門下省長官。三省互依互克,滴水不漏。誰也不能做大,李世民才安心,帝王之術嘛。

    魏徵當朝後世出名都是因為犯顏直諫。雖然每天如履薄冰,但魏徵不傻,他一直在努力“讓李世民最大限度心甘情願地納諫”,而且他做到了。

    泰山封禪,不讓;納妃,不讓;處置手下,不讓;嫁女嫁妝給多了,不讓……想去秦嶺打獵,行裝都收拾停當了,進諫來了,只得作罷;養一隻鷂鷹作寵物,進諫來了,只能悶死在懷裡……這些,都是因為魏徵的直言納諫。魏徵口才了得,金句張嘴就來: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創業難,守成更難。說得李世民心服口服,馬上行動。大唐盛世,就這麼徐徐而來。

    只是時間一長,未免審美疲勞。皇帝也是人,也會累啊、厭啊、困啊什麼的,也有圖安逸、想偷懶、愛享受……貞觀中期往後,李世民對魏徵的負面情緒其實在暗暗累積。

    沒想到的是,貞觀十七年,魏徵為國操勞,病入膏肓。李世民對此心急如焚:

    他不停派人慰問病情還送好藥,據說因為派的人太多,以至於“相望於道”;還把一箇中郎將安排住在魏家,一旦有啥最新訊息,立即飛馬回報;此外,還賞賜了很多布帛、被褥。

    這還不放心,李世民還兩次到魏家探病。第一次屏退左右,兩人整整說了一天。第二次陣容更強大,不光帶了太子、公主還當場指婚,把衡山公主嫁給魏徵兒子魏叔玉。那可是長孫皇后嫡出的女兒啊。

    可惜的是,皇帝萬般挽留也沒能留住魏徵。噩耗傳來,李世民罷朝五日,命九品以上官員通通赴喪,還親撰碑文寄託哀思。要知道,李世民一輩子只為兩個人寫過碑文,一個是長孫皇后,還有一個就是魏徵了。可見魏徵死後哀榮。

    (上圖魏徵墓)

    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怕轉折啊。半年之後,李世民下令推倒魏徵墓碑,還解除了兩家的兒女姻親……為啥?

    魏徵生前以敵方謀士身份得到李世民重用,早就讓秦王府流血流汗打江山的一干忠臣良將心懷不滿了。而朝堂之上,他屢犯天顏,天天摸老虎屁股,結果居然次次有驚無險,別人能不嫉妒嗎?現在好了,魏徵死了啊!不能替自己辯解了。來,兄弟們,一起挖他黑料!

    於是,魏徵生前力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因太子謀反之事落馬,杜正倫被流放,侯君集被殺,看吧,這魏徵有結黨之嫌!還有一事更觸了李世民的逆鱗,那就是魏徵生前諫諍的奏章竟然都留了副本,還都給了史官!這讓李世民非常不爽。

    天子大怒,還沒人勸了,後果很嚴重:毀墓碑、毀婚約……君臣關係大逆轉。這事就這麼完了?NONONO!生活遠比電視劇精彩——最富有戲劇性的還在後面。

    沒多久,李世民要親征高麗(他之前也有這打算,都被魏徵滅了念頭),大臣們就是象徵性地勸了勸。結果唐軍無功而還。李世民這才痛徹心扉地感覺到魏徵的重要:“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

    沒等回宮,唐太宗越懊惱就越想念魏徵,千里急詔京城官員,讓他們重新為魏徵立了碑,回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召見和獎賞魏徵的遺孀和子女。

    就醬,魏徵才被徹底平反了。

  • 6 # 燦燦公子

    魏徵其人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因為直言敢諫唐太宗而出名,輔佐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是一代名相。

    魏徵初投靠瓦崗李密,後來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幕僚,“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為李世民所殺,他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後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魏徵一生說過很多有意義的話,值得後人思考: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唐太宗李世民對魏徵的態度,是又愛又恨

    唐太宗愛他的才華與能力,但是有時候魏徵提起建議,也會讓李世民下不來臺。

    《舊唐書· 魏徵傳》記載,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

    從這段史料可以看出,魏徵的建議大多對唐朝發展有利,唐太宗也是一個開明的君主,都能夠接納意見,後來魏徵去世,太宗很惋惜,他說“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指的就是魏徵。

    墓碑推倒之謎

    魏徵臨死之際,向唐太宗舉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宰相之才,後來二人牽扯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唐太宗殺害。李世民對魏徵大為惱火,認為他結黨營私,故而推倒魏徵墓碑。

    後來,唐太宗討伐高麗失敗,想起來魏徵,如果魏徵健在,定會給他提出建議,因此非常懷念魏徵,又命人把魏徵墓碑重新建立。

  • 7 # 師明禮

    1.被推倒有三個原因。

    ①魏徵舉薦過侯君集,但是侯君集犯了謀反之罪。

    魏徵曾經舉薦過侯君集做宰相。

    侯君集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立過大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很能打仗。

    李世民時期,由於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爭儲,侯君集支援李承乾,策劃兵變,被告發入獄,此是滔天大罪,侯君集被誅殺。

    ②魏徵舉薦過杜正倫,杜正倫亦因太子謀反被流放。

    貞觀元年,尚書右丞魏徵表薦正倫,以為古今難匹,遂擢授兵部員外郎。太宗謂曰:“朕今令舉行能之人,非朕獨私於行能者,以其能益於百姓也。朕於宗親及以勳舊無行能者,終不任之。以卿忠直,朕今舉卿,卿宜勉稱所舉。”(《舊唐書·杜正倫傳》)

    杜正倫由於受到魏徵的大力舉薦,後來任太子左庶子,可是這個杜正倫,輔佐太子的時候,竟然把李世民和他聊太子的話告訴太子,李世民非常生氣。

    十年,復授中書侍郎,賜爵南陽縣侯,仍兼太子左庶子。時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謁,好暱近群小。太宗謂正倫曰:“我兒疾病,乃可事也。但全無令譽,不聞愛賢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須來告我。”正倫數諫不納,乃以太宗語告之,承乾抗表聞奏。太宗謂正倫曰:“何故漏洩我語?”對曰:“開導不入,故以陛下語嚇之,冀其有懼,或當反善。”帝怒,出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舊唐書·杜正倫傳》)

    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發,查出侯君集曾經送過金帶給杜正倫,李世民就將杜正倫流放了。

    後承乾構逆,事與侯君集相連,稱遣君集將金帶遺正倫,由是配流驩州。(《舊唐書·杜正倫傳》)

    (圖片:魏徵)

    皇帝也是人,也想流芳百世,留個好名聲,有一次李世民問記載皇帝起居注的褚遂良,能不能把你記載有關我的那些材料給我看看?褚遂良說不行。

    這其實很好理解。就說正常人吧,要是知道有人在背後盯著你的一言一行,上個廁所說個話,都有人記錄,還要流傳後世,是不是有針芒在背,不寒而慄的感覺?更何況帝王了。

    魏徵,直言納諫是好的,可是你把跟皇帝納諫的這些個材料拿給史官看,是幾個意思?搞皇帝的黑材料?李世民當然心裡生氣了。

    由於魏徵舉薦過的兩個人都參與太子謀反,李世民就懷疑魏徵是否也牽涉其中,加上魏徵給史官看納諫材料的事情,李世民就把魏徵的墓碑給推了。

    這個墓碑,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立碑的那種,而是唐朝流行的神道碑,一般是名人高官為死者寫的歌頌碑文。所以,這個推倒墓碑的意義並不是把魏徵的墓碑推倒,主要象徵意義是皇帝收回了對魏徵的肯定,是一種懲戒。

    魏徵死的時候,李世民罷朝五日,親自給魏徵寫碑文,這是非常高的榮耀,類似於今天的降半旗了,整個大唐,臣子死後罷朝五天的只有魏徵,郭子儀等寥寥數人而已。

    魏徵的墓地也是離昭陵(李世民陵墓)最近的臣子墓。

    在《舊唐書》裡,只記載了李世民取消了魏徵之子和公主的婚禮,並未記載推倒墓碑之事,《新唐書》裡則加上了推倒墓碑的話。

    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悅。先許以衡山公主降其長子叔玉,於是手詔停婚,顧其家漸衰矣。(《舊唐書•魏徵傳》)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煙閣觀畫像,賦詩悼痛,聞者媢之,毀短百為。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僕所為碑,顧其家衰矣。(《新唐書》)

    (圖片:魏徵墓。)

    2 .重立墓碑的原因。

    644年,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連場大勝,最後因為天氣寒冷,糧草不足,不得不班師回朝。

    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資治通鑑》)

    雖說此戰大勝,但是李世民本意是徹底解決高句麗的,無功而返,悶悶不樂,說,如果魏徵在世,一定不會讓我這麼做的!

    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新唐書》)

    在這種懷念的心情下,李世民又為魏徵重新立碑。

    (圖片:李世民)

    在古代帝王中,天子無戲言,一言一行都關乎皇家臉面,李世民在世期間能夠糾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非常可貴的。

  • 8 # 南方鵬

    李世民剛登基時,躊躇滿志,勵精圖治,常常把魏徵帶到寢殿裡,跟他討論自己為政的得失。魏徵原本就是經國濟世之大才,此時喜逢明主,當然竭城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唐太宗也欣然採納魏徵的意見,還誇獎魏徵說:“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可愛的地方”!

    可是在魏徵死後不久,他秘密推薦過的杜正倫因罪被罷免,推薦的另一個列入凌煙閣的侯君集,也參與謀反被斬首。於是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徵這位看似老實的人有結黨營私的嫌疑,又得知魏徵曾把諫書給記錄歷史的褚遂良觀看,更加懷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唐太宗心裡很不高興,下旨解除魏徵長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到後來越想越惱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等到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傾國之力名將盡出,還無法滅亡高句麗,受阻堅城下,李世民感嘆說,如果魏徵活著,便不會讓我打這場戰爭!思念良久,命令近侍快馬加鞭回國,重立魏徵墓碑,並以少牢之禮祭祀,讓魏徵的兒子承襲魏國公的爵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仁整理的《聖教序》集了《蘭亭序》哪些字?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