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和哥本哈根詮釋包含的隨機不一樣,按照多宇宙詮釋,一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在新的宇宙分支裡發生。在這樣的宇宙圖景裡,自由意志有存在的意義嗎?
13
回覆列表
  • 1 # 這寶寶厲害了

    我認為,平行宇宙是承認了事物發展的偶然性,即,我們每一個選擇是偶然的,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的宇宙,不同的宇宙按照時間線產生不同的結果和更多不同的選擇,這也產生了更多的宇宙,統稱平行宇宙。

    從我的角度,我認為世界的發展是必然的。

    大的事件,我無權去談,小的事情、身邊的事情,我可以引作案例。就比如,我為何會撰寫這份答案。

    而這一切所發生的,就是必然。

    1.小學自然課的老師之所以愛表揚我,是因為他的成長經歷中,必有表揚他人帶來了好處,這也使得這一行為的以延續。

    2.我在老師的影響下,更喜歡瞭解這方面內容並延續至今,甚至讓我在上學期間理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所以,這條回答產生了。我囉嗦了這麼多,其實想表達一個觀點,就是事物的發展都是必然的。如果認同我的觀點,那麼很容易得到這樣一個答案,世界只有一個,是所有事物必然發展的結果。

    細思極恐,因為似乎在宇宙形成的一霎那,就決定了會有銀河系,會有太陽系,會有地月系,會有地球經歷的各種時期,會有現在的人類,會有網際網路發力的這個過程,會有一個人來提問,會有另一個人坐在辦公區外用手機碼答案,而且他還檢查了好幾遍,怕有錯字。

    Kk的一本書,名字叫必然,我沒有讀,但是看到書名差不多就猜到他會講什麼。我不知道我和他的觀點是否一致,我認為,不存在自由意志,甚至在面對不會的英語題四個選項ABCD時,選擇的結果都是必然的,無非是憑喜好或感覺或某些特定的選擇方式,至於憑什麼做出了選擇,還是受到答題人的情緒,歷史經歷,身邊同學等影響因素。無論怎樣,這個答案都是必然的。

    我們似乎逃不出必然這個魔掌,我不信佛,我不相信所謂的命中註定,但是回顧我大大小小所有的選擇,都能找到做出選擇的原因。

    世界只有一個,我們的人生也只有這一段,是轟轟烈烈,還是歸於平凡,看似是很多偶然的決定產生,其實是在某個時間接收到某個資訊而面臨某個選擇,環境和歷史經歷引發必然的判斷,產生必然的結果,最終誕生必然的世界。

  • 2 # fffffffuuuuuccccckkk

    我喜歡聽或看一些現在無法解釋的物理和科學研究的理論,現在無法解釋就很可能是玄學,看到有很多兄弟姊妹還有些父母輩用心去回答文章中的問題,這就是中國什至人類進步的動力,我想和我一樣每天翻開看的人都非常多,不過對於解答平行或是三維宇宙,我真不知道那個對 !出題人每每出的題目我都想吐嘈!但是我又覺得他(她)們出的題都會有一些很有營養的回答,讓我覺得應該給他(她)們加加油!我看自由意志是人類追求前進的力量,宇宙是萬物的母親,那來衝突呢?

  • 3 # 林三土

    “和哥本哈根詮釋包含的隨機不一樣,按照多宇宙詮釋,一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在新的宇宙分支裡發生。多宇宙的並集包含了一切的可能。在這樣的宇宙圖景裡,自由意志還有意義麼?”

    ——作為背景資料,請先參考我對自由意志問題的其它幾道回答(何為自由意志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69718824596799757/;自由意志是否存在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69726067283198222/;自由意志是否只是一個幻覺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69734982385402126/;自由意志不存在的辯題有可辯性嗎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69751877348098318/;如何理解量子自由意志定理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69760562279481613/ ),尤其是“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一題中關於傳統定義的自由意志與因果決定論(“相容性難題”)與因果非決定論(“可理喻性難題”)的關係部分。

    倘若我們把討論侷限在傳統的自由意志定義上,那麼哥本哈根闡釋將會導致“可理喻性難題”,亦即隨機造成的選擇在什麼意義上可以說是真正“取決於”我、可以說是我的“意志”的產物,從而可以說與自由意志相相容。這樣一來,平行宇宙闡釋對自由意志構成的挑戰,便不是從不衝突變成有衝突,而是是否從一種衝突(非決定論導致的可理喻性難題)變成——或者在其基礎上增加——另一種衝突(決定論導致的相容性難題)。

    一種理解方式是將該問題轉化成:平行宇宙闡釋是否讓世界圖景從非決定論變成決定論?假設在平行世界1中,我(或者說1號我)在t時刻會選A而不選B,但在臨近的平行世界2中,世界之前事態的歷史完全一樣,只是由於量子隨機作用在t時刻導致的路徑分叉,我(或者說2號我)在t時刻會選B而不選A。根據採取的觀察視角不同(是將“1號我”和“2號我“當作兩個形而上學上的獨立實存個體看待,還是將其作為t時刻之前”我“的兩種待實現的可能性看待),我們可能對”1號我是否本來可以成為2號我“得出不同答案。

    但不管對“1號我是否本來可以成為2號我“給出怎樣的回答,原有的”可理喻性難題”在此情境下仍舊沒有消解——不管是1號我的選A,還是2號我的選B,似乎仍然都只是量子力學作用的隨機結果,那麼到底在什麼意義上1號我和2號我需要對各自的選擇負責?

    注意這並不說哲學家們對可理喻性難題沒有試圖做出回答,比如有人認為,非決定論並不等於“完全“隨機,因為行動者可能同時具有幾套相互衝突的內在動機和理由,雖然在這幾套動機和理由之間的”最終決斷“是隨機的,但這些動機和理由的生成與內化卻並不隨機,因此無論最終一步”隨機“採納了其中哪一套,都是仍舊是基於行動者自身的意志、是可以理喻的。當然,這種辯護同樣遭到反對者的種種挑戰,細節不能贅述。但從這個辯護思路中已經可以看出,”哥本哈根闡述“與”平行宇宙闡釋“的差異,對於自由意志的存在與意義來說,其實根本上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所有真正需要的難題都先於這種闡釋差異而存在,並不因為闡釋差異而在既有爭論框架之外增減新的難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教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