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學習英語沒有練習口語的機會。這當然是令人惋惜的。但是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們是可以可以自己創造機會的。

    現在我可以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們是在上世紀80年代學英語的,而且我們是在鄉村的學校,那個時候才是人海茫茫,沒有一個知音了。

    不過我們上英語課的時候又要求要用英語講課,怎麼辦呢?

    我用了兩種方法讓自己的口語得到比較大的提高。

    第一種方法就是複述我看過的東西。比如說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新聞,這條新聞是說一個老太太,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女孩。那個老太太對小女孩說,小姑娘呀,你下次要小心吶!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把你救起來呀,我都103歲啦!

    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於是我就試圖用英語把這段話講出來。一遍一遍地講,在每一次講述中,我都加入了一些新的東西。說老實話,我發現我在一天之內口語就有很大的進步。

    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列一些大綱,但是千萬不要寫下東西來背,因為那是背書,不是練口語。

    第二種方法,就是對我們看過的東西或者周圍的事物進行評價,如果感到心裡沒有底,先用漢語評價,然後用英語評價。

    比如說那個時候,我們在那個山村學校那裡吃的水很髒很髒,就是一條溝啊,在水溝的上游,有很多菜園,人們都在那裡挑水淋菜的。在農村居住過的人都知道,他們是用尿桶挑水淋菜的呀。

    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就可以用我的語言來評價了。先用英語或者是先用漢語都是可以的。不會的單詞我就回來查啊。不管是抱怨也好,希望也好,讚美也好,能用語言講出來就是好的。於是我就用英語把我所看見的所想到的東西講出來。

    我發現,我需要很多詞彙,於是我就把這些詞彙查出來,然後我就用上了這些詞彙。

    很多在大學中根本沒學過的詞彙,可能我到認識了,比如說桉樹用英語怎麼說? 中草藥中的夏枯草用英語怎麼說?

    這對我以後再次進入大學學英語有很大的幫助。我遇到外華人,要跟他們進行交流的時候,我遇到的問題不是詞彙,也不是表達的問題,而是聽力的問題。後來我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夠了聽力關,我就可以跟一些外國老師進行學術方面的辯論啦!我用英語進行各種各樣的文章的寫作也不成問題。

    所以我認為,在沒有機會交流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是很好的。

    比如說現在我們開啟手機裡面就有很多人,隨便找一個我們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人說話,可以讚美她,可以批評他,也可以給他提供各種各樣的建議,比如說你太胖啦,應該減肥啊。那你太亂用錢啦,應該精神一點。我沒錢用啦,能不能幫助我一下呀?正能說出來就可以。

    祝你的口語滔滔不絕,頭頭是道。

    比如說做了這道菜,你就可以用英語讚美一下,讚美這道菜,也讚美你自己,夠你說一個小時了。

  • 2 # Corey成長計劃

    我們都是從懵懂中學習外語的,可能你會看很多資料告訴你要怎樣怎樣,如果按照他人說的做未必是是否你的,但也是很好的參考。

    我給的參考建議就是口語最重要是練好自己的嘴,不要心急和人對話,是讓自己的耳開,嘴熟最關鍵。耳開最好的方法是聽或者看你喜歡的原聲資料,不用多,反覆聽。嘴熟就是你要有每天練嘴的時間,拼湊或獨段時間均可,個人經驗想要嘴稍有點感覺起碼已經持續說了半小時以上了,有了麻木的感覺。聽的和說的最好能結合,模仿很關鍵。

    經驗分享,你有想法也可和我交流,祝成功!

  • 3 # LeiAlaia

    相信很多學習外語的小夥伴都會遇到過這種情況,想練口語但是沒有物件,然後終於有一天想和小夥伴一起用英語交流,結果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說過話了。

    然後想起了我自身和外華人接觸的一段經歷,大概是這樣的:

    學校當初以實習為名義,把我們派出去做兼職的活,就在廣州的琶洲會展中心,第一天的時候就遇到了大量的外國參展商,當時我們的工作大概就是引導他們先填一張登錄檔,然後回來登記資訊。當初死死地記了個單詞—register登記,然後叫他們go to register then come here. 那時候真的覺得自己英語極度匱乏,幸好可以勉強交流,有些還能說清楚,一段時間下來,自己的口語感覺變化也不大,就是比較敢說了,中式英語其實外華人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我們英語老師告訴過我們的,意思表達到了就行了,語法是次要的。

    所以這裡就比較建議啊,練口語要找一些外華人練習,可以找交換生,也可以去一些國際展會,都會收兼職,這樣就有很多接觸外華人的機會了。

  • 4 # 北外蔣老師

    《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作為享譽全球的最為經典地道的英語教材,以其嚴密的體系性、嚴謹的科學性、精湛的實用性、濃郁的趣味性深受英語學習者的青睞,《新概念英語》在中國有60多年的歷史,每年有數百萬學習者,早已成為英語學習者的必選讀物。

    那麼新概念怎麼學?蔣老師說,按照外國語學校傳統的方法,聽背新概念最有效。一二三四冊新概念,每篇課文每天聽背24遍以上,每天早晚各40分鐘聽背。

    六十年代初,中國急需大量外語外交人才,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決定創辦一批外國語學校。1963年秋季,除原有的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市外國語學校以外,決定在上海、南京、長春、廣州、重慶、西安”6市各新建一所外國語學校,共8校。在長達57年的軍事化訓練過程,培養了數以萬記的優秀外語人才,外語學校的(初高中)報送到全國知名外國語大學的保送率高達60%,“童子功”外語訓練法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到驗證,外語要從小學,而從小學最有效的方法是聽背。

    1 分割三步法:一分割到詞/短語。把原聲句子直接分割成小片段,留出時間讓學生跟讀,這樣不但使長句簡單化,跟得上,而且每個片段保持了原聲的語音語調,使學生更容易模仿出原聲的語感。二分割到句。每一句留出時間讓學生跟讀,在分割片段的基礎上,學生很快能跟讀出整句。三分割到段/篇。在這個階段,蔣老師鼓勵學生跟原聲搶讀,讓學生在保持原聲的語音語調的基礎上,和原聲讀得一樣快,鍛鍊聽力和口語。這一方法只要按時堅持,固定時間進行聽背訓練,每天覆習,聽背得錄音可以上傳到蔣老師的教學群,有老師評價。

    聽背新概念方法不但適用學生,而且成人如果每天抽出時間跟讀,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比如新概念第二冊,96篇課文,一年熟背,可以完全實現聽懂和會說地道的口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庫爾斯克會戰德軍一個裝甲師有多少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