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鬼詩人
-
2 # 大提琴心聲
歐洲歷史上,義大利文藝復興約在公元十一世紀左右,既然是復興,那麼一定曾經擁有過過去的“藝術”時代,那個曾經藝術文明時代就是古羅馬帝國時代。
人類社會在音樂歷史發展中,好像一駕馬車在一條“非常漫長歲月的道路”上緩緩行進著,西方人發出的聲音和他們的“音樂”,按照今天的想象是停留在原始的“嚎叫”或者“呻吟”之中。而我們中國在公元十一世紀時候,在音韻音律上已經創造了非常動聽的“五聲音階”了。
文藝復興之路上,宗教教徒們在禱告中湧經的聲音是歐洲古典音樂發展的初始,遠古時代的樂器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了改良和變化。這樣慢慢的變化又持續了二百多年,到了十三中葉,世界上第一架古鋼琴誕生了!就在這幾百年歷史進展中,西方音樂在器材雛形基礎上有了非常大的改進,到了十五世紀末我們今天看到的西方交響樂隊形式已經基本定位了。
“七音”音階(半音階)音樂理論的發明者和奠基者是德國音樂家巴赫,是他把鋼琴“十二平均音律”發現後於理論上的確立,如此讓後人們在探究音樂中音程之間的互相關係作用上有了理論依據。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歌劇發展和歐洲其他國家之間在音樂發展上始終互相影響,成熟時期在十五世紀,德國音樂家亨德爾是義大利歌劇音樂發展的奠基人,歷史上被稱作“巴洛克”時代,一切和“藝術”有關的創造都集中在這個時期,主要的二個部分是“雕塑”藝術與“音樂”藝術為二大藝術代表。
古典音樂的發展是以古鋼琴,管風琴為主要器樂,絃樂是以大小提琴為主要,管樂以吹一類的為主要。古典音樂的發展是從教堂開始走進宮廷,又從宮廷中走向舞臺的這麼一段歷史。
-
3 # 在下千城
古典音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不過狹義的範圍太小了,所以就從廣義的古典音樂歷史來看吧。西方古典音樂歷史我只研究了150年左右,從1650年到1900年。在這150年間,基本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巴洛克時期的宗教音樂這個時期,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之後,各類藝術開始興起,音樂作品開始得到豐富,但由於受到音樂裝置、器具的限制,多數人是很難聽到音樂的。所以,此時的音樂多屬於宗教系列,一般都是西方人在做禮拜、參加宗教活動的時候,才能有空聽一聽音樂。
而此時的音樂,自然而然,一般是讚頌、謳歌宗教或基督的,此時最著名的音樂就是三大神劇,《彌賽亞》、《創世紀》、《伊利亞》,這三部作品我都聽過,用一句流行語: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聽的時候真的能感受到耶穌基督的光輝。
第二階段,維也納古典音樂時期此時,我們最熟悉的三位音樂家出現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他們是開創了古典音樂並將其推動到了最頂峰,他們三個人的作品基本上涵蓋了維也納古典音樂裡最優美、經典的作品,我們現在能聽到的“狹義的古典音樂”,基本都是他們三個的。
第三階段,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此時,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音樂家,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比如韋伯、比才、舒曼、柏遼茲等等,一方面是社會更加開放、經濟發展後人們物質生活變的豐富,精神追求也更加多元,所以音樂流派、作品等也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前兩個時期流傳下的音樂雖然經典,但後期的音樂家肯定會不然的進行創新。雖然後期很少出現像莫扎特那般天才絕頂的音樂家,但也出現了一批極具音樂天賦的人,也正是他們,推動了西方古典音樂向浪漫主義階段演變。
基本上,第三階段結束,也就到了1900年,二十世紀前後了。此時,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汽革命)的發生,電子裝置開始進入音樂領域,西方古典音樂也發展到了電子音樂的新時期,這也可以歸為是古典音樂的新發展,也可以歸為是近代或現代音樂。但無論如何,西方古典音樂,餘音繞樑,經典不朽。我是千城,夢想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
回覆列表
敢於同大主教決裂的莫扎特,帶著上天所賜予的對音樂的天賦,從年幼的他到青年的他,不僅在歌劇方面卓有貢獻,並且在器樂創作上也卓有成績。至於貝多芬,他純粹是一位器樂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為作品的主人公,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我的情緒,可以說他是一個懂得的將自己情感貼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的,讓眾人瞭解到一個大家的內心世界的人的,同時它也將自己的音樂化作了一隻淬火的劍,因此他也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義的規範化確立了奏鳴曲、絃樂四重奏、協奏曲和交響曲等多樂章體裁和快板樂章奏鳴曲形式。古典風格作品中節奏與配器色彩靈活善變,而不是整樂章劃一不變;古典作品中所有聲部、甚至於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親自寫出和標明,而不是留給演奏者演奏時即興處理。至於感情的表達,古典作品由於理性精神的影響,往往比較剋制、沉著,而不是狂熱的傾訴——從這方面著眼,巴羅克風格全然不同於古典主義,它反而更接近於後來的浪漫主義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樂是西方文明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樂作品浩如煙海,而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由於歷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樂難於欣賞,成為一種陽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其實,古典音樂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片段,在我們生活中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霍夫曼曾說,“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富浪漫主義——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義的藝術,因為它的唯一主題就是無限物。音樂向人類揭示了未知的王國,在這個世界中,人類拋棄所有明確的感情,沉浸在無法表達的渴望中。”
在歐洲藝術史上有兩個重要的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前一個時期包括十八世紀最後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紀的前幾十年;另一個時期在法國大革命引起的社會和政治變動的影響下,於十九世紀的第二個二十五年中形成。當時的浪漫主義真可為無孔不入,在文學界,建築界,藝術界等各個領域中都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浪漫主義者。
文庫十九世紀的鋼琴小品大師有奧地利的舒柏特、波蘭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國的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以及他們的同代人——在發掘鋼琴技術上的可能性與戲劇性方面顯示了無窮無盡的獨創性。總而言之,短小的抒情形式的出現,作曲家就會認為樂曲的大小不是藝術批評的標準,一首優美的,精心的創作的小型樂曲也能和一部交響樂相媲美。一首完美的詩本身就是很完美的,不用需要有最高度的想象力。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的創造者將歌詞與音樂結合得非常成功,正是由於這些音樂作品,有許多抒情詩才能得以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