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OHIBABehike

    就是做人的一種修養。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生活中,人性充滿貪瞋痴,性急浮躁,背信棄義,見利忘恩等有悖於平常心的舉動,沉迷人性,平常心似乎離開人們越來越遠了。只有大智慧的人才有此平常心,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古至今有成就者,對好景不過分樂觀,對逆景不過分悲觀,如宋朝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物悲」。這就是平常心的真實寫照。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常心平靜安然、明智祥和,以此超然的心態來看待苦與樂,用平和的心境去迎接人生的一切挑戰,所謂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善用平常心, ,繼承六祖慧能大師的思想,發揚並提倡「平常心是道」,記載於馬祖禪師語錄中有:「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在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道」是指人的身口意三業修行, 即是身心的活動,心行清淨,觸類即是道。因為人是生活在萬類當中,故吃飯、穿衣、睏覺乃至大小二便,這些日常生活細節,都是在修行 。慧海禪師曾回答弟子所提問:「你能夠活得如此瀟灑自在,修行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答曰:「如果說一定有,那我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吃飯時吃飯,其它什麼也不想,睡覺就睡覺,所以輕鬆自在,從來不做噩夢。所謂飢來吃飯、困來眠,熱時取涼、寒冰向火,行、住、坐、臥一切隨緣,沒有分別嬌飾,這就是本來清淨自性心的全然顯現,修行者的根本目的。」可惜世間的芸芸眾生,著意追求客境,吃飯時有百種須索;睡覺時又千般計較,漸漸喪失了平常心,把他變為一顆反常心、異常心。所以不要忽視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種修行過程,要多方運用以取其道,久而久之便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於此中體會出法味。許多高僧大德們都在吃飯穿衣、擔柴運水等日常生活中修行,如六祖慧能大師從舂米開悟;百丈懷海禪師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此禪風;趙州禪師則常教人洗缽去、吃茶去。此等公案,不勝列舉。所以說生活細節是修行人著力之處,「平常心是道」這句話確實影響後人深遠。 人生道路坎坷,苦與樂相隨,學會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雖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能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去除偏狹和狂傲,浮躁與虛華,處處表現出豁達的心胸,是一種難得的做人境界。關鍵在於無論身體在做什麼,心也在做什麼,做每一件事時,以輕鬆平靜的心態,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才有好的效果。待人處事都用平常心,那麼無論在那裡,那裡就是修學的好道場。我們應以平常心來面對人生,腳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2 # LuckyLee先生

    平常心,和佛繫心態有相似之處。具體表現為對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機率有準確的預測。既積極主動,要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

    任何一個人都可具備平常心。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是具備一定修養才可經常持有的,因為它屬於一種維繫終身的“處世哲學”。

    平常心,主要是表現在我們日常的對人對事方面的行為方式。對人,根據交往的需要,付出應有的情感和物質。自己先把人做好,至於對方怎麼對待,怎麼回饋,怎麼反應,怎麼回報,對不去計較和糾結。好也應該,有好的道理;不好也應該,有不好的理由。自己對的住自己的的內心,無怨無悔就好。只要動機是好的,初心是善良的,結果達到目標,遂了心願更好,事與願違,結果不理想,也不去多想,總結經驗教訓就是了。對事,有目標,有追求,付出自己的必須的努力和行動,持之以恆不虎頭蛇尾,只爭朝夕不貽誤時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奮鬥拼搏的結果如何,自己不能掌控,就不去糾結了。總之,平常心就是得失成敗看淡,我心始終嚮明月,好的不好的,過去就過去了,一切向前看。

    平常心,重要的是給自己準確定位,橫向比比出壓力比出志氣,縱向比比出信心比出情懷。人活在世上,都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都想成為成功的自己,都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但是結局會與自己的目標有距離,與夢想不沾邊,心理不平衡,心態有落差。在這種情況下,平常心就是要有點阿Q精神,勝不驕敗不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多看看別人的不易。用智慧的眼光看得失,用淡定的心態過當下。

    真正領悟平常心的意義,並以此為人生準則,從中獲取無限的歡樂與滿足,做一個永遠幸福的人,既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睿智的理性思考。如此說來,平常心的內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實並不平常。

    人生曲折,坎坷,而我們慢慢學會在種種沉浮裡,平靜從容的面對自己,面對人生的曲終人散,悲歡離合。人生有太多的過往不能被複制,聚散無常,起伏不定,但是走過去了,一切便從容了;無謂悲喜,翻閱過的光陰都不可能重來。歲月悠悠,可以從容的走過,無須彷徨,無須失意,無須痛苦,凡是看開一點,用豁達的心胸來看待世俗紛擾,才能走出自我設限的枷鎖,破繭成蝶。

    花開花謝,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保持平衡的心理,過好每一天。人生不滿百,何必常懷千歲憂;人生難得是平常,說平常話,做平常事,保持平常心,走個平常的人生;其實,平常心才能活出人生大境界!

    平常心,非人人有,也非人人無,它更是一種狀態,一份心態,所以需要我們時時勤拂拭,才能使它不染塵埃。

    當我們的才華撐不起自己的野心時,就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當我們的經濟還撐不起我們的夢想時,那就應該腳踏實地的幹工作。

    平常心不是讓生命枯萎,而是讓生命之花在平和中傲然綻放,以平常心對待生活,則無處不是鳥語花香;以平常心對待人生,則人生無時不是風平浪靜;以平常心看世事,則事事平常。

    我們都是光陰的過客,聚散離合,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繁華喧鬧,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切喜怒哀樂都是鋪墊人生的風景,懂得心態平和,便是輕鬆前行;雖然人生總是讓人無可奈何,而且苦難和挫折也總是那麼多,但是人生,是一場修心的過程,修得一顆平常心,多一些快樂;修得一顆滿足的心,多一些幸福。

    真正的大心境,在於放棄後的無悔坦然,也在於放下後的輕鬆淡泊。人生世事無常,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生活就是溫暖;修得平常心,淡看世間事。凡塵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靜靜的心裡都有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安守一顆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風雲。

    保持平常心,最關鍵的就在於看透,想透,為人處事不需要刻意的雕琢,全憑一份自然而然隨性就能達到地水到渠成。平常心不是高昂,不是消沉,更不是孤芳自賞,這是一種自然的接受,清醒的接受,平靜的容納,這是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秀出一顆平常心,才能安於平常日子,才能體會到平常的滋味。

    以平常心,做平常人,過好每一天,這是我們現代人應有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費的由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