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哥看歷史

    不會,因為徐州。

    諸葛是徐州琅琊郡人。

    徐州這個地方,在三國時代,曾經是陶謙的地方。在陶謙擔任徐州牧的時候,手下有士兵打劫一個叫曹嵩的人並殺了他全家。而這個人,卻正是曹操的父親。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為陶謙所害”。

    曹嵩

    也正因為如此,後來曹操幾番攻打徐州,並於193年攻破徐州,並屠城以示威。

    《三國志·二公孫陶四張傳》記載:”初平四年,太祖徵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而在這之後,就是很著名的“三讓徐州”事件,徐州這個燙手山芋被臨死的陶謙交給了劉備。

    劉備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一·漢紀五十三·孝獻皇帝丙》:陶謙告急於田楷,楷與平原相劉備救之。備自有兵數千人,謙益以丹楊兵四千,備遂去楷歸謙,謙表為豫州刺史,屯小沛。曹操軍食亦盡,引兵還。《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陶)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諸葛亮

    而這個時候,恰恰是諸葛亮的童年。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曹操

    根據諸葛亮的幼年經歷,出生於181年,3歲喪母,8歲喪父,亂世中跟隨叔父諸葛玄先去江西,再去了荊南。而曹操屠徐州發生在193年,這一年諸葛12歲,應該是對故鄉被屠有著深入骨髓的深刻印象。也就在曹操屠徐州的時候,劉備率領數千人來救徐州,也給少年諸葛留下了光輝的形象。

    曹操屠徐州

    對於一個13歲的少年而言,一個是三番五次屠殺你故鄉的曹操,一個是明知不敵卻依舊馳援來救的劉備,孰正孰邪早已烙印在幼小的心靈中了。

    還需要做選擇嗎?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2 # 塔布里斯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先要看看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推匯出他選擇的標準,也就知道他的選擇是劉備。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早在少年時期諸葛亮就有過人的天賦。陳壽的《三國志》中說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小時候的諸葛亮是一個孤兒,由他的叔父諸葛玄帶到荊州,在隆中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出師表》中諸葛亮這樣形容自己那段時期的生活:“臣本布衣,供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這一時期諸葛亮在不斷地讀書學習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三國志·諸葛亮》轉記載:諸葛亮的朋友們讀書都是“務於精熟”唯獨諸葛亮是“觀其大略”這和後來的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事”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可以說諸葛亮在出山前的生活可以說是一箇中國古代標準計程車人,士的使命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定要有高尚的理想的。諸葛亮“每自比管仲樂毅”就是要向他們一樣出將入相平定天下。

    而且諸葛亮出生的家族,和當時的司馬家、袁家相同都有很多家族成員世代為官,無論是諸葛亮本人還是諸葛家族都有著一個強大的官場關係網,他的岳母就是劉表蔡夫人的親姐妹,也是蔡瑁的姐姐。可以說如果諸葛亮想要為官或者在荊州就近飛黃騰達都不是難事。更不用說當時和諸葛亮交往的都是當時一流的社會名士,比如我們熟知的:司馬徽和徐庶。可以說如果諸葛亮想要透過關係網到當時任何一個諸侯的帳下擔任一官半職都是很容易的。

    但是為什麼諸葛亮一直供耕南陽,在遇到劉備之前一直隱居不出呢?因為諸葛亮的志向太大,大道沒有幾個諸侯能提供給他舞臺。

    諸葛亮的志向之前我們說過,就是想管仲樂毅一樣出將入相。主導一個勢力的政治,來一統天下。這樣看來當時的曹操就已經不符合諸葛亮的條件。

    為什麼?很簡單:諸葛亮對曹操已經不是剛性需求。

    首先此時曹操手下已經是人才濟濟,無論是郭嘉、荀彧、賈詡還是程昱、荀攸都是當時一等一的謀士。而且這些人已經先入為主跟隨曹操多年,如果諸葛亮此時投奔曹操又怎麼會有表現得機會呢?什麼出將入相,豈不是痴人說夢。

    第二曹操本人的問題。曹操本人的政治立場的官渡之戰後恐怕已經逐漸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在朝廷中對待漢獻帝的態度只怕也是越來越飛揚跋扈。否則以漢獻帝那樣一個從小就已經習慣在各路諸侯中成為玩物的受氣包,只要不是太過分,又怎麼會冒著生命危險發出衣帶詔?所以這一點是與諸葛亮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性相違背的。諸葛亮這種理想主義政治家和普通政客最大的卻別就在於此,他不會為了任何利益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更何況曹操本人曹操本人就是一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郭嘉、賈詡、荀彧尚且都做不到一直被重用甚至專用,諸葛亮又怎麼有把握讓曹操把他當做“首席軍師”呢?

    而劉備對比曹操全然沒有這些問題。首先劉備也有理想,至少當時的理想是與諸葛亮一致(路線一致),而且按照自己的規劃(隆中對)完全可以在未來建立政權或者國家,“進欲龍驤虎視,囊括四海;退欲跨領邊疆,震盪於內”。

    第二,劉備有理想,但是現在還沒有實現理想的條件,需要根據自己的規劃和引導才能找到成功的藍圖,使自己有一個真正實現理想的舞臺。劉備飄零半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綱領藍圖以及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戰略根據地。而諸葛亮就能為他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劉備是漢室宗親,相比於其他諸侯,劉備的皇室身份,可以讓諸葛亮的戰略實施更加名正言順。

    綜上所述,也就不難看出為什麼諸葛亮不會選擇曹操而選擇劉備來輔佐的理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11有什麼值得購買的全面屏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