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幽宣蘭香
-
2 # 小雅禪心
謝邀。虎毒尚且不食子,對自已的孩子下此毒手,實在是跌破了我對人性醜惡的想像。誠然生活有許多不如意,老公在外打工,聚少離多,又和婆婆關係不睦,孩子和自己不親,可是這一切都不能朝一個弱小的生命撒氣,怎麼下得了手?由著性子發瘋?狂躁症?夏蟲不可以語冰,你或許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不得已而為之,那麼我只能心平氣和對你說,離地三尺有神靈。
-
3 # 孟之媛
第一,馬上安排孩子及時就醫。盡最大努力,給予孩子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和關懷,千萬別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或者其他後遺症。
第二,必須嚴懲這位女子,讓她為罪行承擔後果。
第三,對這位女子,進行綜合素質和法律法規教育。
第四,隔離辦法,把孩子徹底交給奶奶扶養。不讓該女子接觸孩子,以免她隨時抽風,虐待兒童,還能避免以後孩子會被打死。同時,讓該女子出去工作賺錢。如果不改過自新,絕不允許該女子接觸和探視孩子。
第五,如果情節嚴重,屢教不改,且毫無人性的話,可直接起訴虐待兒童或者離婚。讓該女子的愛人,拿出態度來對此事件做出最後處理。
第六,勸勸婆婆,改一改自身的缺點,收斂一下脾氣。畢竟,家和萬事興,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整天挑三揀四激化矛盾。萬事以和為貴!
-
4 # 靜海婷
很多時候,家庭虐童的根源都源自於家庭矛盾,家庭內部不和諧,孩子往往都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這個家庭裡的父親在外打工,疏於對家庭內部關係的及時調節溝通,造成了母親與婆婆關係不和諧,而最終把孩子當作了悲劇的結尾。所以如果父親能夠及時參與化解雙方內部的矛盾,可能最後的結果不至於發生至如此情形。
中國式的家庭往往父親都是缺失的,母親都是焦躁的。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存在,使得家長的情緒更容易爆發和失控。其實說到底,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就是一個有愛的家庭。但恰恰婚姻在維繫過程中,愛卻變的越來越模糊,剩下的只有躲避或是冷戰。
父親在家庭里長期的缺失,本身對於孩子內心來講,就已經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母親的失控再引發虐童,那孩子受傷程度又多了一層。身體傷害可以治療,可是心理傷害又怎樣彌補呢?
這些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
5 # 古月清秀1
謝邀,此人肯定木訥不愛說話,孩子出生到五歲可能是婆婆帶對媽媽沒什麼概念,婆婆沒處好,孩子誰帶跟誰親,這個孩子在奶奶媽媽之間選擇了奶奶。頂撞媽媽,誰帶誰疼,媽媽捏準奶奶的心裡,奶奶越疼,媽媽恨奶奶就越打,但她心裡扭曲忘了那是自己的親骨肉。按常理說奶奶帶孫子從出生只能帶到三週歲,媽好必需接管上幼兒園,把奶奶的溺愛習慣和父母的疼愛加以互補使孩子跟父母多溝通多互動。才能達到這個過度期。願天下婆媳換位思考關係融洽給孩子美好童年。
-
6 # 說盡百姓事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有以下幾個看法:
1.咱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可見“家和”在一個家庭中有多大的地位,事件中的家庭婆媳之間可謂是關係惡化到極點,從而導致家庭的不和諧,加上雙方怨恨加深導致這一慘案的發生
2.父母及長輩的人生閱歷短淺,父母長輩的無知,導致孩子受到傷害,自己的憤怒無處宣洩,不會自我調節
3.作為孩子的父親,沒有盡到因盡的責任,婚後婆媳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如果沒有矛盾,拿來“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一說,作為父親沒有做好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因盡的責任,起到調節家庭關係的作用
4.對孩子留下可不可磨滅的悲慘印象,童年的陰影
事件已經發生,在關心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這麼做?遇到以上情況如何處理?無者加冕,有責改之,前車之師,後車之鑑啊!
事件已經發生在責備,又能如何,孩子的童年陰影已經造成,想要去改變,需要很大的功夫,看到事件我們該做的是自我的一種反省。
-
7 # 笨媽說育兒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看到孩子受傷的圖片時,真是心痛不已。無法想像這位母親怎麼忍心對自己的孩子下如此動手,簡直令人髮指。
無論是夫妻不和,還是婆媳不和,這都與孩子無關。但這位母親卻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轉嫁到女兒的身上。這位母親的行為揭示了她自身的不成熟和極度的情緒失控,也揭示了她自身成長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一個極度失去理智的人是需要接受心理方面的幫助的。否則如此傷害孩子已然成長一種習慣,將來甚至會釀成惡果。對孩子的身體和身心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然這位母親自身存在一些問題,但允許事情發展到今天的地步,孩子的父親為什麼一直不管?他是否盡到了一位做父親的責任和義務呢?與孩子關係非常親近的奶奶又在哪?如果一直生活在一起,為什麼一直縱容孩子的母親虐待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降生時並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父母。而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請好好愛護珍惜孩子,養育孩子。
-
8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作為一個母親,把自己的女兒打的滿身是傷,是要立刻喊停的,首先屬於家庭暴力已經觸犯法律,無論背後有怎樣的理由和原因,傷害兒童都是不允許的!
第二:關心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打孩子會對孩子身心導致傷害,特別是心理創傷。而且從題主的問題內容來看,並不是孩子犯了什麼樣的錯誤,而是因為其他家庭矛盾引起的,打孩子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如果一個孩子犯錯了,父母打罵孩子、還是批評孩子、還是鼓勵孩子,這個跟你的教育理念有關,當然即使這樣也不能出現家庭暴力。當孩子知道因為自己犯錯而惹怒了家長,導致自己受罰,也就是說孩子會總結出一個道理,即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會體現出父母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做人的規則和底線。但是如果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無緣無故捱打,弱小的生命會產生無助感,或者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和憤怒。而且往往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和情緒處理模式也會從父母那裡直接複製成自己的模式。嚴重者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
第三:處理好家庭關係,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做為一個妻子、一個兒媳,婆媳關係確實一直是家庭關係中矛盾和衝突比較多的一種關係。問題中的女子無法處理婆媳矛盾,導致負面情緒積壓在心理,不會疏導情緒,就撒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心理學中有一個經典的“踢貓效應”,說的就是當我們有情緒時,往往會把負面情緒撒在孩子或下屬身上,因為這些人往往比較安全、無法反抗。但是我們主張要學會調整自己看問題方式和麵對問題的處理方法。比如婆媳關係,1要調整好角色定位,不可過於較真。2,經營好夫妻關係,學會讓丈夫在中間做潤滑劑。3.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方法,比如運動、傾訴、聽音樂等。必要時要求助專業人士幫助做心理輔導和情緒疏導。
回覆列表
這做媽媽的有狂躁症傾向,心理指數不正常。應該去接受心理治療。
小女孩不能交給這種症狀人養育,換給奶奶帶吧。至少讓小小的心靈不再害怕不再恐懼。
身為做媽媽的,我真不忍心看見這些報導,心裡也會跟著難受落淚。
願天下寶貝們幸福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