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文娛天地

    提起張曉斌,我們總會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一連串的稱謂,如秦腔戲曲名家、著名戲曲節目主持人、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等等。這當然與張曉斌在生活這個大舞臺上扮演的眾多角色有關。他不僅是戲曲演員,而且從事編導工作,兼文藝評論和節目主持。豐富的人生閱歷,源於他與秦腔的不解之緣。張曉斌將自己的大半輩子時間都投入了秦腔事業,這源於兒時對秦腔的熱愛。

    相繼合作或獨立創作、改編、移植戲曲劇(節)目百餘部(件),排導大小劇目數十出,其中創作並導演的眉戶現代劇《臂塔圓舞曲》,獲1993年度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創作眉戶現代劇《陝北婆姨》,在2000年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獲優秀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改編眉戶傳統劇《張古董借妻》並任主演。發表戲劇評論40餘篇,其中《淺評秦腔的改編》獲陝西省文藝科研優秀論文獎。為陝西文藝電臺及衛星廣播撰寫並播講《張曉斌梨園趣聞》130餘篇、《戲曲名段點評》50餘篇;在陝西廣播電視報發表《戲苑趣話》專欄文章30餘篇等,總計逾百萬字。從1986年起主持戲曲演唱會逾千場,兩度獲陝西省優秀節目主持人獎。

  • 2 # 李備戰6

    人死如燈滅,稱乎實太多

    現在來稱評,似乎過不去

    是金是塊鐵,時間會告訴

    最恨是邦閒,風吹一陣過

    化為無影蹤,看似身後榮

    黃土演義中,風平浪又靜

    不見魏晉風,悄然興點浪

    盡得美言詞,可稱大才殞

  • 3 # 愛拍拍的小喵兒

    從1987年首屆“ 西鳳杯”開始,張曉斌開啟了他的戲曲節目主持人生涯。他把戲曲的特色與詩詞的韻味、相聲的機趣與小品的幽默、快書的熱烈與民諺的詼諧、演講的風采與朗誦的氣質等,有機地融於一爐,並借鑑對聯、成語、歇後語、順口溜甚至廣告用語等形式,予以巧妙化合,使自己的節目主持具有極好的文化內涵。 他以鍥而不捨的精神,透過開拓性的努力,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且具有神韻的 “西部戲曲節目主持人”風格,被譽為“陝西戲曲主持第一人”“陝西戲曲舞臺第一鐵嘴”。先後 為陝西人民廣播電臺文藝廣播及衛星廣播撰寫並播講《梨園趣聞》140餘篇,《戲曲名段點評》50餘篇;2018年3月起,在陝西廣播電視臺戲曲廣播推出戲曲專欄《三秦戲話》,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陝西戲曲發展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瞬間,播出節目五十餘期,為聽眾展開一幅秀美的三秦畫卷。

  • 4 # 大秦之腔153234656

    張曉斌將自己的大半輩子時間都投入了秦腔事業,這源於兒時對秦腔的熱愛。

    他合作或獨立創作、改編、移植戲曲劇(節)目百餘部(件),排導大小劇目數十出,其中創作並導演的眉戶現代劇《臂塔圓舞曲》,獲1993年度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創作眉戶現代劇《陝北婆姨》,在2000年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獲優秀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改編眉戶傳統劇《張古董借妻》並任主演;整理重導眉戶古典劇《屠夫狀元》,1990年參加香港“中國地方戲曲展”;改編秦腔傳統劇《狸貓換太子》,其選場《抱盒》、《拷寇》在陝西省青年演員“易發杯”大賽中獲劇本改編優秀獎。撰寫及編導戲曲電視節目《大西北鄉音》,獲中央電視臺“星光獎”;創作戲曲聯唱《喜看三秦更輝煌》,在陝西省國慶50週年晚會中獲作詞獎。發表戲劇評論40餘篇,其中《淺評秦腔<趙氏孤兒>的改編》獲陝西省文藝科研優秀論文獎。為陝西文藝電臺及衛星廣播撰寫並播講《張曉斌梨園趣聞》130餘篇、《戲曲名段點評》50餘篇;在陝西廣播電視報發表《戲苑趣話》專欄文章30餘篇等,總計逾百萬字。從1986年起主持戲曲演唱會逾千場,兩度獲陝西省優秀節目主持人獎。

    藝術成就入編《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人物家教大典》、《中國戲劇家大辭典》《百年陝西文藝經典》等大型辭書。

  • 5 # 嚴鴻百貨店2

    哈哈,張曉斌這個都不很陌生的。只有愛好聽戲的才有深深的體會這一種傳統文化,他可是唱腔有名的老藝術家。他的作品是我們從小聽著長大。國家一級編導。曾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編導的。戲曲非常有傳統性的,比如:創作眉戶現代劇《陝北婆姨》《屠夫狀元。》《抱盒》《拷蔻》

    ……等等,我都不一一說了。有喜歡戲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 6 # 空無一物212

    對於張曉斌老師的戲劇接觸不多,看的更多的是張老師的主持,主持風格大氣,親切幽默,看張老師主持節目真是百看不厭,一直以來感覺張老師身體非常硬朗,突然看到那個訊息感覺十分不真實,以為是假的,誰知越來越多的人悼念張老師,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感到非常遺憾,張老師的舞臺功底非常之好,又一身兼多種職業,老師的離去真是秦腔界的損失,同時對眾多喜歡張老師的粉絲來說是一種遺憾,是一種無奈!太突然了。

  • 7 # 楊家婦

    張曉斌先生是陝西人,他的一生沒有虛度,他把一腔熱血獻給了熱愛的土地,為秦腔、碗碗腔,同州梆子等劇目發展、弘揚做出很大的供獻,在團裡他即是團長又是演員,即是導演又是編劇,即是舞臺監督又是主持人,樂此不彼,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帶動著身邊的人。他把一生獻給了他深深眷戀的事業!

    5月17日張老先生因病去世,噩耗傳出讓所有戲曲愛好者扼腕嘆息,不能接受老先生去世的事實。

    老先生一路走好,西北界曲目定能發揚光大,新一代的戲劇人正在茁壯成長,相信他們更加與實具進,讓秦腔等劇目紅遍華夏。老先生喜愛的曲目定能崔璨輝煌!

  • 8 # 豫劇演員劉立河

    提起張曉斌,大家總會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一連串的稱謂,如秦腔戲曲名家、著名戲曲節目主持人、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等等。這當然與張曉斌在生活這個大舞臺上扮演的眾多角色有關。他不僅是戲曲演員,而且從事編導工作,兼文藝評論和節目主持。豐富的人生閱歷,源於他與秦腔的不解之緣

  • 9 # Sildeeove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心情是有些沉重的,因為張曉斌先生在2020年5月17日20時41分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6歲。我們失去了一位藝術家。

    崑曲

    對他的印象是《中國魂》中的周小強,或是《江姐》中的華為,又或是《蘆蕩火種》中的沙四龍。提起他的名字,這些形象好像又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名才華橫溢的戲曲藝術家,為中國戲曲藝術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白溝河》中的楊七郎、《清風寨》中的浪子燕青、《藏舟》中的田玉川、《起解》中的崇公道、《紅色娘子軍》中的小龐、《兩顆鈴》中的袁治恆、《糧食》中的李昆、《嶽王廟傳奇》中的高小明、《楓葉紅了的時候》中的陸崢嶸、《千家萬戶》中的華寶、《張古董借妻》中的張古董。這些都是他飾演過的角色。

    問我對他的印象?

    這些活靈活現的角色就是我對他的印象。

    將他的表演,他的戲曲藝術銘記在心,就是我對他的緬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涼皮疙瘩正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