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沸騰體育吧
-
2 # 水文2018
郎平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崛起,以自己強有力的進攻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亞洲冠軍,然後在80年代初,中國女排開創五連冠偉業,郎平居功至偉,她的進攻得分就是女排贏球的保障,郎平也成為了家戶喻曉的明星。
王一梅2005年進入中國女排,從2006年起參加世界大賽,強有力的進攻也是中國女排贏球的保障。因為也是主攻手,和郎導同一位置,所以被球迷稱為“郎平第二”,其實就是希望王一梅能夠起到和郎導同樣的作用,期待王一梅能夠和郎導一樣帶領中國女排拿到好成績。然而,王一梅巔峰時期進攻能力是不錯,可惜沒能帶領中國女排獲得冠軍。
郎平當年創下的成績十分耀眼,喜愛中國女排的球迷是念念不忘。郎導退役以後,但凡中國女排出現一個稍微強力點的主攻,都會被冠以“郎平第二”的名號。李國君、孫玥、楊昊、王一梅和朱婷都曾被冠以這個名號。現在回看,真正能夠起到和郎導作用相當的的也只有朱婷了。
王一梅曾經被球迷稱為“郎平第二”,就是指她的進攻能力突出,也是希望她能夠像郎導一樣給中國女排帶來冠軍。只是時運不濟,王一梅沒能做到。
-
3 # 海寶愛體育
中國女排每個時代會湧現一個超級主攻球員。郎平在五連冠時代獨領風騷,朱婷在里約和東京週期成為中國女排主攻線核心人物。而夾在兩個人中間的那個時代,王一梅是最有希望成為郎平或朱婷這樣的巨星的球員。出道備受矚目的大梅
王一梅2005年入選中國女排,2006年開始參加世界大賽。當時的主教練陳忠和十分看重王一梅。希望把她培養成為一個能夠擔綱領軍人物的主攻選手。當時外界看到扣球勢大力沉,同時具備大力跳發絕活的王一梅。紛紛對她冠以“郎平第二”的美譽。儘管剛剛出道的王一梅遠遠沒有達到郎平的技術水平,不過可以看出外界普遍看好王一梅扛起中國女排進攻的大旗。
初到國家隊時,大梅確實表現出了與一般主攻不一樣的潛質。陳忠和也對大梅進行了精心的調教。即使中國女排陷入低谷的時期,大梅依然展現了非同一般的能力。只是隨著傷病和體重的增加,王一梅的身體變得不靈活。這對於隨時需要靠移動來爭取時間和機會的排球運動員來說是大忌。伴隨著中國女排成績的起起伏伏,大梅並沒有成為外界期望的“郎平第二”。
折戟倫敦奧運留下遺憾2088年北京奧運會王一梅跟隨中國女排獲得銅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王一梅挑大樑,也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四分之一比賽決勝局最後幾分的關鍵時刻,兩隊的比分非常膠著。這時的解說嘉賓郎平也非常的緊張。當王一梅輪轉到前排時,郎平彷彿也看到了希望。情不自禁的說:大梅已經到了前排,我們的機會來了。非常可惜的是日本女排連續兩個發球得分讓中國女排的努力功虧一簣。隊長魏秋月淚灑賽場,王一梅等球員無不失落至極。郎平賽後也哽咽落淚。倫敦奧運會的失利讓這一代球員幾乎轉年全部離開了國家隊。
大梅遇到郎平為時已晚很多球迷都覺得大梅生不逢時。認為她遇到郎平的時間太晚了。郎平2013年4月二次執教中國女排時,大梅其實入選了前幾期的大名單。只是按照郎平全面主攻的硬性要求,一傳和防守薄弱的大梅顯然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從大梅並不是馬上落選來看,其實郎平是給了大梅時間和機會的。只是因為傷病和其他原因,大梅不再適合新的國家隊戰術體系。落選國家隊之後,已經到了職業生涯末期的大梅再無機會進入國家隊。外界寄語的大梅成為“郎平第二”願望也將成為遺憾。
綜上所述:大梅是一個具有排球天賦的球員,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長為中國女排的里程碑式主攻。但是不妨礙球迷們對大梅的喜愛。畢竟曾經她在賽場上威猛的身影給球迷留下了難忘的回憶。現在大梅依然紮根在遼寧女愛排沒有正式退役,還在享受排球帶來的快樂。祝福大梅吧!
-
4 # 觀實析理
王一梅應屬於比較特殊型別的隊員,與其最類似的應是義大利的艾格努。特點是進攻實力較強,其他實力不行,屬於嚴重偏科的選手。但其又比不了艾格努,其進攻實力又遠遠趕不上。現在艾格努的進攻在世界範圍都是巨大威脅,而其在鼎盛時期也只能算是一般較強,在國內比賽中的下球率還算可以,但面對世界強隊時就不行了。與郎平相比,都按各自當時的表現,下球威力差得太遠了。如能趕上郎平當年的水平,當時的中國女排也不至於落入低谷。所以說,她屬於嚴重偏科,但長處又不夠長的一種型別,沒打出來也就不奇怪了。
回覆列表
在女排隊史上,有著“重炮手”之稱的中國女排球員王一梅確實曾經被譽為“第二個郎平”,那麼,具體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並不是咱們國內的體育媒體首先把王一梅譽為“第二個郎平”,而是國外的體育媒體,當時的到王一梅可謂是潛力無限,就連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也忍不住直接表示:“花本錢也要把王一梅拉(即培養的意思)起來!”
出生於1988年的王一梅身高1.90米,體重超過90公斤,司職主攻位置,擁有3.19米的扣球高度和3.07米的攔網高度,且力大驚人,優秀的身體素質讓王一梅備受關注,在2003年的時候就成功入選國家隊並跟隨國青隊獲得了世青賽亞軍,其中王一梅更是榮獲了最有價值球員稱號!
到了2006年,王一梅開始在世界大賽中嶄露頭角,即便此時的中國女排略顯跌入低谷,但王一梅憑藉著令人眼前一亮的進攻技術而陸續在女排大獎賽和世錦賽上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也開始有了“第二個郎平”的美譽!
至於王一梅為何會被如此高度評價,和兩方面密不可分:一是王一梅她是“鐵榔頭”郎平以來中國女排隊內第二個可以適應打調整攻的主攻手,力量和技術的結合非常之充滿期待性!二是王一梅的競技個性也是與郎平頗為相似,喜歡力拼對手的狠勁兒確實讓中國女排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不過,王一梅的巔峰期有點“曇花一現”,剛剛進入國家隊不久的2007年,王一梅的體重就飆升到100公斤以上,這就使得王一梅的身體靈活性出現了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即便王一梅後來展開了“地獄式”的減肥特訓,也終於把體重降到100公斤以下,但整個身型還是不能充分發揮其力量的優勢),加上王一梅運氣也是欠佳,減肥成功之後又遭遇意外的傷病困擾,錯過了進一步對綜合技術做精雕細琢的寶貴時機......
到了2013年,競技狀態起起伏伏的王一梅也開始與女排國家隊無緣,即便有著“第二個郎平”的某些技術優勢,但大力跳發不穩定,一傳、防守、小球串連等技術並不全面,也就使得王一梅沒有真正成為“第二個郎平”,最終遺憾地早早結束了女排國家隊的職業生涯!
總的來看,王一梅確實具備“第二個郎平”的潛力,但也缺乏如同郎平那樣的綜合技術水平,加上個人的運氣不好,最終只能一度被譽為“第二個郎平”,而最終只是成為了令人惋惜的王一梅了!
當然,王一梅在中國女排處於艱難時期的階段做出了自身最大的努力和貢獻,並不能因為“第二個郎平”的關係而否定王一梅,她仍舊是中國女排隊史上的一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