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看秋風999

    上次回答了“禮”,下面講講“仁”。

    《論語》多次提到“仁”字,這是第一次出現。意謂學之內容在仁,而行仁的根本在孝悌,務使孝悌之道推廣而成為通行人群之大道,則少“好犯上”和“好作亂”之人。此謂“聖人以孝治天下”,被視為“治國之寶鑑”。孟子忠實地解釋了孔子關於“仁”的含義:“親親,仁也”;“仁之實,事親是也”;“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朱熹在《論語集註》中也說:“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儒家孔門這個以孝悌為基礎的仁,是宗法血統性的仁,名分等級性的仁,受禮制約的仁。《為政篇》孟懿子問孝,孔子明確答以“無違”,即無違禮:“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沒有禮,也就沒有孝了,也就沒有仁了。

    ①有子:孔子晚年的高足,姓有名若。一說比孔子小十三歲,一說小三十三歲,一說小四十歲。“有子曰”《說苑·建本篇》、《後漢書·延篤傳》引作“孔子曰”。此章所指雖淺近,而實為孔門教學之要義,符合孔子一貫的思想,有子之言實為孔子之言。②孝弟(悌):孝:孝順父母。弟:同“悌”,尊敬兄長,古書裡這種用法很多。孝悌是以孔子為祖師的禮教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③犯上:冒犯君父或在高位者。④鮮:少。《論語》裡的“鮮”都是如此用法。⑤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裝句。⑥本:根本;基本;基礎。道:孔子的術語,有時指道德,有時指學術,有時指方法。此處指仁道之意。⑦仁:孔子以為符合禮的要求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與同“歟”,表示疑問的助詞。《論語》中的“歟”皆作“與”。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②!”(《學而篇第一·第三章》)

    這一章同《子路篇》所述“剛、毅、木、訥近仁”相呼應。顧炎武《日知錄》說:“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為好犯上作亂之人;一為巧言令色之人。”聯絡上一章的內容,其實孔子在這裡並不是反對一般的巧言令色者,而正是反對少的、即不忠不孝好犯上作亂的人。

    ①巧言令色:即好其言,善其色,用動聽之言和諂媚之態取悅於人。②鮮矣仁:即仁鮮矣,意謂仁就少了。

    打住。

  • 2 # 黃河口巽客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他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產最先把“禮”當作人們行為的規範。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禮,這“禮”既指

    周禮

    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他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

    克己復禮

    ”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係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他有利,才能去實行“仁”。只有統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實現其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藉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孔子所說的“忠”,是指和別人的一種關係,盡力幫助別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對長輩能盡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當作實行最高道德原則“仁”的條件。孟子也把“忠”視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

  • 3 # 董海發

    儒家做人的五條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

    區分人與獸的根本標誌是:

    真正的人堅持“ 仁、義、禮、智、信 ”五條做人的道德標準;

    衣冠禽獸奉行“ 仇、利、暴、蠢、騙 ”五條禽獸的惡劣行為!

    就這簡簡單單的仁、義、禮、智、信五個字,是由儒家文化的三位聖人歷經三百多年才完整提出的:

    儒家文化創始人——聖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義、禮三條做人道德標準;

    儒家文化繼承人——亞聖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義、禮三條做人道德標準的基礎上,提出“智”,形成仁、義、禮、智四條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完成人——季聖董子(董仲舒)在孔孟提出的仁、義、禮、智的四條做人道德標準的基礎上,又提出“信”,從而形成儒家文化完整的科學的亙古不變的五條做人道德標準,這五條做人道德標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瑰寶,也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華,更是中華民族的人格魅力。

    所以,仁義禮智信,不僅是人獸的根本標誌,而且是區分人獸的五條亙古不變的道德標準:

    一、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涵義是:

    仁者愛人、不害人,這是做人最低的道德底線;

    義者助人、幫助人,這是做人最高的道德境界;

    禮者敬人、尊敬人,這是做人起碼的道德禮儀;網友調侃:"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那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我們自己! "

    智者知人、聰明人,這是做人必備的道德素質;

    信者誠人、不騙人,這是做人應有的道德修養。

    二、仁義禮智信是區別人獸的亙古不變的五條道德標準。即“五常”

    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並不在於人會思維、人會製造並使用工具,這些技能有些動物也具備。那麼人和動物的唯一本質區別在於人有“仁義禮智信”這五條亙古不變的道德標準。

    孟子曰:

    人皆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仁也。人沒有惻隱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羞惡之心,羞惡之心,義也。人沒有羞惡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心,禮也。人沒有恭敬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人沒有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誠實之心,誠實之心,信也。人沒有誠實之心,非人也。

    (最後這句話是我根據孟子的思路概括的,因為“信”字是漢代的董仲舒才提出的)

    綜上所述,

    要做一個具有仁義禮智信做人品德、品質、品行的人,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把仁義禮智信做人的五條道德標準熟記於腦,鑲嵌在腦子裡,成為做人品德;

    第二把仁義禮智信做人的五條道德標準內化於心,融化到血液中,成為做人品質;

    第三把仁義禮智信做人五條道德標準外化於行,落實在行動上,成為做人品行。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上述三點,就是一個有仁義禮智信做人品德、品質、品行的人,否則,就是不仁、不義、無禮、缺智、無信的人,就是一個有人形、沒人性,披人皮、沒人格,穿人衣、沒人品的衣冠禽獸!

  • 4 # 智慧慈光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各是什麼意思?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仁,就是仁愛,仁者,愛人。仁就是兩個人之間相互友愛的關係。要相互成全對方,成就對方。而不是相互奪愛,相互傷害。

    仁之為體如天,天無不覆;如海,海無不容;如雨露,雨露無不潤。慈惠惻隱,所以用仁音也。非親於天下,而天下自親之。無一夫不獲其所,無一物不獲其生。《書》曰:鳥、獸、魚、鱉鹹若。《詩》曰: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其仁之至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行恩惠,人自相親,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義讓,必無所爭也。仁者,人之所親,恤孤念寡,周急濟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與同憂;我之快樂,與人同樂,是惻隱之心。若知慈惠、惻隱之道,必不肯妨誤人生之理,各遂藝業、營生、成家、富國之道。

    義者,人之所宜,正義,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理之所在,謂之義;順理決斷,所以行義。賞善罰惡,義之理也;立功立事,義之斷也。量寬容眾,志廣安人;棄金玉如糞土,愛賢善如思親;常行謙下恭敬之心,是義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賞,多人見之,也學行好;有罪歹人刑罰懲治,多人看見,不敢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禮,履也。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皆禮也。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需要謙讓。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人倫之序。

    智,言辭能迅速從口中說出來並超越他人者為智。富有知識,明瞭事理為智。本意是智慧、聰明。智勇雙全,大智若愚,急中生智。

    信,指人的言語要真實可信,言行一致,說話算話,不欺暗室。

    忠,人心之中也,心懷中正之道,不走偏也。盡心盡力,不偏不倚,心甘情願,正直無私,盡心竭力。

    孝,上面是一個老,象徵一位長髮駝背的老人,下面是一個孩子,合起來就是孩子用自己的頭頂來扶持老人行走,表示孝順,孝敬。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有別乎?

    悌,弟弟尊敬兄長,遵從長兄也,長兄為父,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相互照顧。

  • 5 # 蓋世神算

    《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禁民為非曰義。

    何謂仁?以上蓄下姿態恕人憐人。如果你地位低下,還奢談施仁於上?仁,含優越感而恤;

    何為義?禁己欲而成就他人為義。正義標準形成於社會,但要有人勇於支援和執行正義。義為貢獻,那時不是狹隘的修身的義氣,初始義為勇敢的貢獻;

    禮:明上下貴賤尊卑禮數。並不是有人曲解的精緻利己主義的“文質彬彬”個人形式禮貌;

    智——解決問題的能力。智,應變靈活的意思;

    信為守誠重諾;

    忠無己私,無貳志;

    孝感恩而虔誠,敬畏歲月之力;

    悌知讓,而不虛偽。全熱愛,以兄弟之樂而樂,憂其所憂。

  • 6 # 好玩的國學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是中國文化中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核心精神,這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國文化是建立在宗法制血緣關係的基礎上的,講究人倫,講究人如何在社會上自處,就是說華人特別重視人倫關係,而與之相反,西方文化更講究智慧講究個人主義和自由,所以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民主法治等。

    這樣說,不是說中國的儒家文化不好,事實上,儒家文化更加講究群己之辯的思想,很好地促進了中國民族的形成,協和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現代社會這個人與人之間冷酷自私、他人即地獄、人與人之間是狼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種溫情脈脈的哲學去協和關係,所謂人際的和諧就會有人性的和諧!

    仁: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強調要愛人。這裡的愛人不是說墨家的兼愛,什麼人都要一視同仁的愛。儒家是理性主義的,所以儒家的仁者愛人是有差等的愛。先愛自己的父母,這叫孝,再愛自己的兄長,這叫悌。在仁者愛人思想的基礎上,儒家特別強調要立己達人,要幫助別人成功通達,自己才能成功通達。反過來說,愛人就是要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映在社會的治理上,儒家認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義:義就是適合的意思,是適應社會的絕大部分人的利益,是一種正義的正當的意思。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特別重視義利之辨,也就是說在利益面前如何取捨,如果堅持正義的立場,那就是義,否則就是不義。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儒家還提倡在正義面前,要不惜犧牲生命去追求大道。就是孟子所提倡的捨生而取義!

    禮:禮從根本上講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光有愛心和正義的情感還不行,還需要一種規範自己行為的禮制來約束自己,這就是禮。儒家的禮後來發展成為社會的等級制度,這一點,經常為人所詬病。事實上,任何社會都需要禮制需要規範。中國文化中的法家、墨家等,同樣強調社會秩序,這就是禮。儒家認為,仁是人心,是根本,而禮,則是維持這個人心的手段,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智:智就是智慧,一種能夠判斷是非曲直的知識。儒家特別強調智慧的重要性。在宋明理學中,格物致知就是要透過自己的學習提高智慧的意思。因此,有人說儒家是愚民的觀點,是不準確的,是沒有知識和智慧的表現,因為他根本沒有正確的理解儒家的智慧!

    信:信,就是誠信的意思,就是說話做事都要老老實實,言必行行必果!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對誠信的品質很看重,有一諾千金之說。在儒家的故事中,說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周幽王說謊最終丟了國家,放羊的小孩說謊丟了性命。所以,在儒家文化看來,誠信就是生命!

    忠:就是忠於職守的意思。所以中國文化特別推崇忠臣,蘇武牧羊30年矢志不渝受到歷史的讚美,洪承疇錢謙益投降被後人唾罵,這也反映了中國文化對忠的品德的推崇。

    孝:孝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的意思。華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這個傳統其實來自於孝順的觀念。孔子對孝順有很多論述,而孟子則有三不孝、五不孝的說法。古人認為,孝順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所以古人有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的思想。

    悌,就是敬愛自己的兄長的意思。

  • 7 # 潛龍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分別代表人的五德,佛家稱為五常,五德對應的人們的五個臟腑,禮德為火,對應為心,為恭敬心,仁德為木,對應為肝,為慈悲心,義德為金,對應為肺,為捨得心,智德為水,對方為腎,為聰明心,信得為土,對應為脾,為包容心,所以養好仁義禮智信,其實在養我們的五臟,只有與五臟之氣機相通,道德相符,才會滋潤我們的五臟,身體才會和諧

  • 8 # 魔術五哥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文化三綱五常之五常,還有忠孝悌,這是儒家文化之精髓,也是做人之標準。

    仁:以人為本,仁者愛仁。做人要有仁慈之心,心胸寬廣,包容萬物。

    義:公平正義,堅守原則。做人要有正義感,見義勇為,做社會公平正義的代表。

    禮:恭敬尊重,禮儀文明。做人要有優雅的禮儀,相互依存的尊重,使我中華民族成為禮儀之邦。

    智:崇尚知識,追求真理。做人要做智者,智慧之靈,如水之盈,如泉之汩汩

    信:忠於職責,誠實守信。做人要誠實守信,誠信之貴,如同金石,做人無信不立,必一諾千金。

    忠:盡忠報國,忠於職守。做人要有盡忠報國之心,對父母也要有忠孝之意。

    孝:百善孝為先。做人要盡孝,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悌:尊兄愛弟,家庭和睦。做人要上尊兄長,下愛弟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這金錢至上的社會,我們更該好好學下儒家文化。

  • 9 # 鶴吟九霄

    1、世人皆知的“仁”

    所有人都知道“仁”字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雖然後來的儒學宗師如孟子和荀子分別又都以“義”和“禮”作為各自思想脈絡的核心,但總歸是萬變不離其宗,其底色還是一個“仁”,況且孔夫子又是儒家的創始人,所以一般也將這個字視為整個儒家思想的核心。

    何謂“仁”?子曰:“仁者,愛人。”那麼至少仁字的內涵裡就一定要有一種對他人的愛在,而我們更要看到這其中的根源在哪裡,它就在這個字本身造字所蘊含的奧妙上。

    “仁”字左側從“人”、右側從“二”,也就是“二人”的意思,而這兩個人呢?卻完全融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同在一個字裡面,所以他們是不分彼我的。那為什麼能不分彼我呢?因為他們都心底真誠無私,都將對方坦誠接納,只有這樣才能夠恆久的同在一起。

    這,多麼像是一種大同世界的風貌啊!

    而如果將左側的單人旁視為自己的話,那右側的“二”也就是指除自己以外的人或物,甚至世間萬事萬物,但左側的“我”卻可以和右側任何的“另外”都圓融無礙的融匯為一個整體,這不正像是一位君子所達到的境界和德行嗎?

    這裡引用佛家《金剛經》裡面的一段話來講,會更好理解,那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圓融無二。

    這,就是“仁”!

    2、“義”,兩肋插刀會很疼

    現代一談到“義”,一般馬上會令人聯想到義氣,也只會覺得為兄弟朋友兩肋插刀那才是“義”,可這樣的理解,就把“義”這個概念本有的內涵給放窄了。

    何謂“義”?義者,宜也!它是要用智慧來判別的,是在一定條件下要會變動的。如果死守一個所謂“義氣”的話,在孟子看來,那就是匹夫之行,不足道也。並不是說講義氣不好,而是太死板的話,很可能就會傷害更高的“道義”!比如朋友是個惡人,但又曾對自己有恩,他和一位有德行的人素來有仇,難道我們也要幫著他去殺害那個人麼?

    所以,義,是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的,看它是否真的合宜。對於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在自己心中所體認的那個“義”這時就起到了一個權衡和衡量的作用。而由此,就可見一個人的境界了。

    3、虛有其表之“禮”,那只是在表演

    禮,不用說也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概念,孔夫子就曾說“克己復禮為仁”,不過我們常常把“禮”當作一個表面化的東西,認為儒家強調要踐行的也只是那種表面化的禮儀禮節,實際上,這是對儒家之“禮”一個非常重大的誤解。

    禮之禮儀禮節,雖然在儒家看來它很有必要,一如我們現在常說的“生活要有點儀式感”,這種外表的“儀式感”可以對人的觀感形成很大沖擊,而觀感又能進一步影響心靈,平常人生活中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面對家國大事呢?

    但儒家也認為“禮”之本質核心並不在於此,並不在於這種外在的形式,而在於內心是否“誠敬”。

    《論語》中孔夫子曾多次談到祭祀的時候如果看到別人沒有那種誠敬之心,卻還在那裡裝腔作勢,他的心裡就會感覺非常難受——“吾不欲觀之矣”。而到了後世儒家又一位宗師荀子那裡,則更是直將“禮”之概念昇華到了幾乎可以和“仁”字匹敵的程度: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荀子·禮論》

    可見,儒家之“禮”,其內涵絕非僅僅只是外表的禮儀形式那麼簡單,它可以安社稷,也可以培養一個人自身的素養,而所有的起點,皆在於心之“誠敬”。

    4、會機巧只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

    儒家所謂“智”,更多的其實是一種價值判斷與形勢判斷,前者考驗對“道”的理解程度和自身素養,後者考驗一個人的眼界與眼光和應變能力。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在平日大量的實踐、積累,長期以“仁義之道”不斷磨礪此心的基礎上才能達成,才能擁有這種大智慧。

    夫子所說“克己復禮”,所說“時習”,其實就早已將如何獲取這種智慧蘊藏在其中了——有“智”、有大智慧,只是一個結果,而重要的實則在於平日不懈的歷練與積累。

    5、死板守信非儒家所認同

    關於這一點,或許又跟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儒家之“信”不一樣。雖然儒家很激賞能信守承諾的人,但如果其不知變通,不知還有更高的“仁義”存在的話,那就不是為儒家所認同的,因為世事總在變動之中,被承諾的物件也在變動之中,其前日合於道義,今日未必就還能合於道義。所以對於這一點,儒家也要求自己一定要“慎言”,輕易不去給別人下許諾。

    茲舉《論語》、《孟子》中的兩例加以說明: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而到了孟子這裡則更乾脆了,直接說: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這其間的差異,應該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6、“盡己之謂忠”

    “忠”字的意思現在我們一般將其理解為“忠誠”,一般就是指下級對上級或個體對集體而言的,但在之前的儒家那裡,這個字的本義其實是指“盡心盡力為他人做事”,有個詞語叫作“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裡的“忠”比較符合儒家之“忠”的本義。

    為什麼儒家要提一個“忠”字呢?其實也是和核心思想“仁”字有關,仁就是愛人、關愛別人麼,那麼對待別人的事情,自然也是從心而發的當成自己的事情,這種心就是“忠”。

    可見儒家之“忠”,最早是一種泛指,泛指為任何人做事,不論是出於承諾還是責任,都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到自己的全力,這就是“忠”!它的義涵事實上要比現代更廣泛。

    7、識得“仁心”的起步——孝悌

    仁,就是愛,就是把自己融入世間萬物,但一上來就這樣要求必然是很難達到的,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做不到,因為人肯定是會有各種分別心在的。

    那麼怎麼辦呢?那就一步步來,先從自己身邊最切近處著手,父母兄弟因為和我們先天就有親密的血緣關係,這本就是一種親近,而大部分父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也都會給與我們各種無微不至的關愛,人之心大部分又都是會懂得感恩的,能夠體察到這種愛,自然也就會相應地對父兄反饋以真誠的敬愛。

    那麼,對父母反饋之敬愛,也便就是“孝”;對兄長反饋之敬愛,也便就是“悌”。而這兩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是完全由心真誠發出的。

    所以,若父兄對自己非常關愛,自己卻沒有這種真誠敬愛的回饋之心,那這樣的人就是不孝不悌。而如果是父兄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呢?對於這個問題,事實上孔夫子在《論語》中也有過明確論述,而且是直接當著未盡到父兄之責的衛靈公的面說的,背後用意也很明顯。這句話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先有君的樣子,然後臣才有臣的樣子;父先有父的樣子,然後子才有子的樣子。

    從這個層面講,碰到父兄不盡父兄之責的情況,除非自己是堯舜之類的聖賢,能夠對此毫不在意並以自己的至誠之心感動之,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可能實在不該成為一種道德綁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媽媽,如何在不影響母乳情況下,六個月從168減掉1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