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
優點:技術成熟,目前成本較低。對地理環境要求低。
缺點:汙染大,可持續發展前景暗淡。耗能大,效率低。
水力發電:
優點:歷史悠久,後期成本很低。無汙染,水能可再生,水能蘊藏總量大。
缺點:固定資產投資大,對地理環境要求高,比如中國西南部水力資源極其豐富,但自然環境惡劣,建設困難,始終無法加以利用。
火力發電的優點是廠址選擇較易,佔地少、投資少,建設週期短。缺點是火力發電廠使用的燃料如煤、油等不能再生,作為燃 料燒掉太可惜,生產中會出現一些汙染,發電成本高。機組啟動時 間長,機組從冷態啟動需要幾小時至十幾小時才能併網發電。水電的優點是水力資源可以再生,生產成本低,只有火電的1/5~1/3。沒有汙染,機組啟動快,只需幾分鐘,機組即可併網 發電。水電與航運、灌溉、水產養殖綜合考慮,建成水力樞紐, 可以提高其經濟效益。水電的缺點是廠址選擇較困難,建水壩對地質條件要求很高,修水庫要淹沒很多農田和大量移民,大型水庫會破壞區域性地 區的生態平衡,投資多,建設週期長。關於火電與水電的投資與建設週期,近年來的研究與實踐證明,傳統的火電較水電投資少,建設週期短的理論是片面的。火電需要大量煤和石油,為了生產煤炭或石油則要建立礦井或油田,為了運輸石油或煤炭則要建鐵路或輸油管。如果把開採 燃料及建鐵路或輸油管的投資考慮進去,則水電的投資與火電相 近,甚至低於火電。因此優先發展水電才是正確的方針。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是優先發展水電,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很高,達 90%以上,而且水電佔的比重很大,只有水力資源全部開發了, 才發展火電。中國擁有可開發的水電資源高達3。78億kW,名列世界第一。在能源日趨緊張和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 下,中國已確立了優先發展水電的正確政策,加大了水電投資開 發的力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市場。
據統計,目前中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大型水電站共有58座,其中,裝機容量在1000MW以上的水電站共十九座。截止到 1997年底,中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為60000MW,僅次於美國和加拿 大之後位居世界第三。目前中國水電的開發率僅為15%,遠低於世界各國水電開發率為24%的平均水平,水電開發的潛力還很大。
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透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產煤10.9億噸,其中發電用煤僅佔12%。火力發電仍有巨大潛力。
由於地球上化石燃料的短缺,人類正盡力開發核能發電、核聚變發電以及高效率的太陽能發電等,以求最終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能源問題。最早的火力發電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車站的火電廠實現的。隨著發電機、汽輪機制造技術的完善,輸變電技術的改進,特別是電力系統的出現以及社會電氣化對電能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以後,火力發電進入大發展的時期。火力發電機組的容量由200兆瓦級提高到300~600兆瓦級(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最大的火電機組達1300兆瓦。大機組、大電廠使火力發電的熱效率大為提高,每千瓦的建設投資和發電成本也不斷降低。到80年代後期,世界最大火電廠是日本的鹿兒島火電廠,容量為4400兆瓦。但機組過大又帶來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發電單機容量穩定在300~700兆瓦。其所佔中國總裝機容量約在70%以上。火力發電所使用的煤,佔工業用煤的50%以上。目前中國發電供熱用煤佔全國煤炭生產總量的50%左右。大約全國90%的二氧化硫排放由煤電產生,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煤電排放。
火力發電按其作用分單純供電的和既發電又供熱的。按原動機分汽輪機發電、燃氣輪機發電、柴油機發電。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發電、燃油發電、燃氣發電。為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火力發電應儘量靠近燃料基地進行。在大城市和工業區則應實施熱電聯供。
水力發電系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於高處具有勢能的水流至低處,將其中所含勢能轉換成水輪機之動能,再借水輪機為原動力,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利用水力(具有水頭)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如果在水輪機上接上另一種機械(發電機)隨著水輪機轉動便可發出電來,這時機械能又轉變為電能。水力發電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水的位能轉變成機械能,再轉變成電能的過程。因水力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力電壓較低,要輸送給距離較遠的使用者,就必須將電壓經過變壓器增高,再由空架輸電線路輸送到使用者集中區的變電所,最後降低為適合家庭使用者、工廠用電裝置的電壓,並由配電線輸送到各個工廠及家庭。
火力發電:
優點:技術成熟,目前成本較低。對地理環境要求低。
缺點:汙染大,可持續發展前景暗淡。耗能大,效率低。
水力發電:
優點:歷史悠久,後期成本很低。無汙染,水能可再生,水能蘊藏總量大。
缺點:固定資產投資大,對地理環境要求高,比如中國西南部水力資源極其豐富,但自然環境惡劣,建設困難,始終無法加以利用。
火力發電的優點是廠址選擇較易,佔地少、投資少,建設週期短。缺點是火力發電廠使用的燃料如煤、油等不能再生,作為燃 料燒掉太可惜,生產中會出現一些汙染,發電成本高。機組啟動時 間長,機組從冷態啟動需要幾小時至十幾小時才能併網發電。水電的優點是水力資源可以再生,生產成本低,只有火電的1/5~1/3。沒有汙染,機組啟動快,只需幾分鐘,機組即可併網 發電。水電與航運、灌溉、水產養殖綜合考慮,建成水力樞紐, 可以提高其經濟效益。水電的缺點是廠址選擇較困難,建水壩對地質條件要求很高,修水庫要淹沒很多農田和大量移民,大型水庫會破壞區域性地 區的生態平衡,投資多,建設週期長。關於火電與水電的投資與建設週期,近年來的研究與實踐證明,傳統的火電較水電投資少,建設週期短的理論是片面的。火電需要大量煤和石油,為了生產煤炭或石油則要建立礦井或油田,為了運輸石油或煤炭則要建鐵路或輸油管。如果把開採 燃料及建鐵路或輸油管的投資考慮進去,則水電的投資與火電相 近,甚至低於火電。因此優先發展水電才是正確的方針。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是優先發展水電,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很高,達 90%以上,而且水電佔的比重很大,只有水力資源全部開發了, 才發展火電。中國擁有可開發的水電資源高達3。78億kW,名列世界第一。在能源日趨緊張和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 下,中國已確立了優先發展水電的正確政策,加大了水電投資開 發的力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市場。
據統計,目前中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大型水電站共有58座,其中,裝機容量在1000MW以上的水電站共十九座。截止到 1997年底,中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為60000MW,僅次於美國和加拿 大之後位居世界第三。目前中國水電的開發率僅為15%,遠低於世界各國水電開發率為24%的平均水平,水電開發的潛力還很大。
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透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產煤10.9億噸,其中發電用煤僅佔12%。火力發電仍有巨大潛力。
由於地球上化石燃料的短缺,人類正盡力開發核能發電、核聚變發電以及高效率的太陽能發電等,以求最終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能源問題。最早的火力發電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車站的火電廠實現的。隨著發電機、汽輪機制造技術的完善,輸變電技術的改進,特別是電力系統的出現以及社會電氣化對電能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以後,火力發電進入大發展的時期。火力發電機組的容量由200兆瓦級提高到300~600兆瓦級(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最大的火電機組達1300兆瓦。大機組、大電廠使火力發電的熱效率大為提高,每千瓦的建設投資和發電成本也不斷降低。到80年代後期,世界最大火電廠是日本的鹿兒島火電廠,容量為4400兆瓦。但機組過大又帶來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發電單機容量穩定在300~700兆瓦。其所佔中國總裝機容量約在70%以上。火力發電所使用的煤,佔工業用煤的50%以上。目前中國發電供熱用煤佔全國煤炭生產總量的50%左右。大約全國90%的二氧化硫排放由煤電產生,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煤電排放。
火力發電按其作用分單純供電的和既發電又供熱的。按原動機分汽輪機發電、燃氣輪機發電、柴油機發電。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發電、燃油發電、燃氣發電。為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火力發電應儘量靠近燃料基地進行。在大城市和工業區則應實施熱電聯供。
水力發電系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於高處具有勢能的水流至低處,將其中所含勢能轉換成水輪機之動能,再借水輪機為原動力,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利用水力(具有水頭)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如果在水輪機上接上另一種機械(發電機)隨著水輪機轉動便可發出電來,這時機械能又轉變為電能。水力發電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水的位能轉變成機械能,再轉變成電能的過程。因水力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力電壓較低,要輸送給距離較遠的使用者,就必須將電壓經過變壓器增高,再由空架輸電線路輸送到使用者集中區的變電所,最後降低為適合家庭使用者、工廠用電裝置的電壓,並由配電線輸送到各個工廠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