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入殮
人死後由直系親屬為亡人穿上送老衣。在腳踝處用麻繩綁一下,口內含一塊玉石或一枚錢幣。然後放入棺木內。棺木內鋪黃色褥子,亡人上邊蓋白色被子,寓意為:鋪金蓋銀。亡人頭枕山形枕頭,腳下放一個河流形狀的物品,寓意為:頭枕山,腳蹬河。亡人身下有7個錢幣和7朵子棉,寓意為:為下輩子孫留子留財。入殮後棺木前點一盞燈,燈到亡人入土前不滅,寓意為:長明燈在,希望亡人還能復活。長明燈點亮後由亡人的女兒(有幾個女兒的話由長女)在棺木前焚9斤9兩(9斤9兩寓意為:多)草紙(草紙寓意為亡人在陰間花的錢)。焚過的紙灰用亡人生前穿過的褲子裝起來,等亡人入土時背到墳地。
注:如果夫婦雙方亡一人送老衣為三件,夫婦雙方都亡故為四件(送老衣不含褲子)。
二、 報喪
人亡故後的當天由本家直系或旁系人員持報喪帖(也稱訃告)通知親屬(親戚)。被通知到的親屬第二天上午來弔唁。在報喪人員通知的時候,到了客人家門口是不能進家門的,站在門口把主人喊出來,向其簡敘事情並把報喪帖遞給對方。現在簡辦的也有隻口頭通知不帶報喪帖的。不過顯的不夠隆重,禮數上有所欠缺。
三、 靈棚
人亡故後的當天,入殮完畢以後,在棺木所在的房屋門口搭一座靈棚。靈棚一般寬3-4米,高2米多點。棚內中間掛一簾子,簾子上中間有一個“奠”字,左右有一幅對聯。簾子前面放一桌子,上面有亡人的照片和一些貢品、香燭。靈棚的左右兩邊也有一幅大的對聯。搭好靈棚後,男孝子坐在靈棚內桌子的兩側,女孝子在靈棚後邊的屋內,坐在棺木兩側,寓意為:守靈。
四、 客人弔唁
客人接到報喪帖後,第二天上午前來弔唁。客人來時女的要哭路,即從進村開始哭,一直哭到靈棚內,女客人不在靈棚前祭奠,直接進屋內,坐在棺木周圍。男客人不用哭路,直接到靈棚前祭奠,關係比較近的男客人如:女婿,外甥等在靈棚前要哭一陣子,等執事人員勸阻後,在靈棚內面對亡人照片四叩首。來弔唁的客人根據關係按五種孝服做出孝衣。
客人來弔唁時,要帶鞭炮,草紙等物品。在進入靈棚所在的院內前由亡人的家屬內年齡(12-16歲)和輩分較小的人跪接。
在客人弔唁時,一般靈棚前(靠右方站著)會有三個男執事人員,在客人來到靈棚前喊:靈前焚紙,家親祭奠,孝子致哀。客人祭奠完畢後喊:孝子叩謝。孝子在客人祭奠時要陪哭,客人祭奠完畢後聽到喊孝子叩謝時要對客人磕頭以表謝意。
客人祭奠的一般程式是,在靈棚前站定,先對靈棚前的執事人行打躬禮(執事人同時回禮),然後先對靈棚內的亡人行打躬禮,再行四叩首禮。叩首完畢,起身站定,再對亡人行打躬禮。轉身再對執事人行打躬禮(執事人同時回禮)。
五、 辭靈
在亡人出殯的頭天下午,親友會再次來弔唁,來時帶上貢品、紙箔等,這次的弔唁稱辭靈,貢品稱辭靈貢。弔唁程式同前時一樣。
六、 出殯(抬亡人進祖墳的過程)
亡人出殯的頭天晚上,孝子會請來吹鼓樂隊,在辦喪事的院落前打臺演出。這是舊時做法事的簡略形式。
在出殯前,有一個封棺儀式。儀式內容為:客人到齊後,要讓客人看一下亡人的遺容,在瞻仰遺容前孝子要對亡人靜面(即用清水為亡人洗臉,一般都是走一下形式)。如果亡者是女的,要讓女方的直系親屬(俗稱孃家人也稱外戚)先看。如亡者是男的,要讓男方的叔伯兄弟(稱內親)先看。親屬看過後,由槓會(另注)的人封棺,也稱釘棺。
在封棺前,由孝子沿著棺木轉一圈,並且往棺木內摸一下,摸的物件是入殮時放進去的子棉和錢幣,不管是否摸的出來都是摸一下,寓意為:留子留財。
封好棺後,在槓會人員抬起棺木以前,由長門長媳拿笤帚把棺木上事先放的一些雜糧掃到一個容器裡(寓意為:給後輩留下糧食)。
以上進行完畢後,由槓會人員抬起棺木(在槓會人員抬起棺木出門的時候,孝男孝女要放開聲音痛哭,以表示對亡者的留戀。)從屋內抬到院落前事先準備好的架子上(架子俗語叫儀槓),棺木的上面罩上用紙糊好的罩子或玻璃罩子。儀槓分大槓和小槓,大的一個角4個人,共有16個人抬,小槓一個角2個人,共有8個人抬。棺木往架子上放的時候,棺木的大頭要朝著去墳地的路,稱頭前腳後。
棺木在儀槓上放好以後,男孝子站在儀槓的前面,女孝子在儀槓的後邊。在起殯前,有亡人的長子(長子不在由長孫代替)在儀槓的前面摔盆,所摔的盆是靈前焚紙的盆,摔的時候裡面放幾個饅頭(俗語叫老盆)。一般要摔爛,如果沒有摔爛,槓會的人會用棍子搗爛。
在去墳地的路上,男孝子走在靈柩的前面,女孝子走在靈柩的後邊。在男孝子和靈柩中間,還有一座主樓。主樓是木質的,裡面有空間(前面沒有門),放著亡人的照片,前面擺放著幾種貢品。主樓一般放在一張大桌子上,有四個人抬著走在靈柩的前面。有時候在路上會有村裡的德高者(現在有專業做祭奠的)對亡者進行祭奠,祭奠者是面對主樓進行祭奠的。當有人祭奠的時候,走在前面的男孝子要回身,面對靈柩跪下或者趴下哭泣。在靈柩後邊的女孝子,亡人的女兒和兒媳走在前面,兒媳會用手拉著靈柩(俗稱撈靈)。後邊根據親疏關係依次後排。
出殯的時候,男女孝子身穿事先根據親疏做好的各種孝服,前三種孝服稱重孝,不但要穿孝服,腰裡要繫上麻繩。男女孝子手裡都拿著哀杖(用白紙裁成毛邊,一圈一圈逐次糊到棍子上)。
亡人的外甥要抗幡。幡的寬度約3寸,長4-5尺,用白紙做成。掛到一根柳樹枝上(現在也有用高粱杆代替的)。幡的上面寫著:東極太乙真人令金童玉女引領先考(妣)早昇仙界。
七、 入土
在出殯的當天早上,有槓會的人去亡人的墳地挖墓坑(也叫打墓坑),墓坑寬5尺,長7尺。在挖墓坑前,先由亡人的長子在準備挖墓坑的地方四個角用鐵鍬各挖一下,寓意為亡人的子嗣親自動手開的墓坑。
在去墳地挖墓坑的時候,要帶上香燭、紙箔、鞭炮等,到墳地後要給墳地內原有的墳墓(也叫祖墳)每一個都點上香燭紙箔,寓意為告知祖靈又有新人入墳,希望接納的意思。
如果夫婦雙方一方已經早亡故,後亡者的墓穴應該挨著前者,挖墓坑的時候一邊要挖出前者棺木左邊或右邊的木板。這種情況叫合葬。
靈柩走到墳地後,由槓會的人把棺木放到墓坑內,棺木的走向一般是頭朝西北,腳朝東南。具體的走向都是由看風水的人根據亡人墳地的情況制定的。放好棺木後,執事人會喊來孝子,讓孝子看看棺木放的位置是否合適,如果孝子沒有異議,由孝子圍著墓坑的四個角先埋四下,寓意是由孝子親手埋葬的。也有讓長媳圍著四個角各抓一把土,用身上穿的孝服包好,然後頭也不會跑回家裡,放到大門後邊(放好土就不用再去墳地了)。這些進行完畢後,由槓會的人迅速把棺木埋好,埋好後墳墓的形狀是四方形的。在槓會的人埋土的時候,孝男孝女要在墳前痛哭以示留戀和傷心。
墳墓整理好後, 把外甥抗的幡插到亡人腳的位置(稱墳前)。然後在墳上放一個花圈。入土儀式完畢。
注:槓會是從本村找一些年輕力壯的人,幫助亡人家屬辦理喪事。一般有20—30個人。
一、 入殮
人死後由直系親屬為亡人穿上送老衣。在腳踝處用麻繩綁一下,口內含一塊玉石或一枚錢幣。然後放入棺木內。棺木內鋪黃色褥子,亡人上邊蓋白色被子,寓意為:鋪金蓋銀。亡人頭枕山形枕頭,腳下放一個河流形狀的物品,寓意為:頭枕山,腳蹬河。亡人身下有7個錢幣和7朵子棉,寓意為:為下輩子孫留子留財。入殮後棺木前點一盞燈,燈到亡人入土前不滅,寓意為:長明燈在,希望亡人還能復活。長明燈點亮後由亡人的女兒(有幾個女兒的話由長女)在棺木前焚9斤9兩(9斤9兩寓意為:多)草紙(草紙寓意為亡人在陰間花的錢)。焚過的紙灰用亡人生前穿過的褲子裝起來,等亡人入土時背到墳地。
注:如果夫婦雙方亡一人送老衣為三件,夫婦雙方都亡故為四件(送老衣不含褲子)。
二、 報喪
人亡故後的當天由本家直系或旁系人員持報喪帖(也稱訃告)通知親屬(親戚)。被通知到的親屬第二天上午來弔唁。在報喪人員通知的時候,到了客人家門口是不能進家門的,站在門口把主人喊出來,向其簡敘事情並把報喪帖遞給對方。現在簡辦的也有隻口頭通知不帶報喪帖的。不過顯的不夠隆重,禮數上有所欠缺。
三、 靈棚
人亡故後的當天,入殮完畢以後,在棺木所在的房屋門口搭一座靈棚。靈棚一般寬3-4米,高2米多點。棚內中間掛一簾子,簾子上中間有一個“奠”字,左右有一幅對聯。簾子前面放一桌子,上面有亡人的照片和一些貢品、香燭。靈棚的左右兩邊也有一幅大的對聯。搭好靈棚後,男孝子坐在靈棚內桌子的兩側,女孝子在靈棚後邊的屋內,坐在棺木兩側,寓意為:守靈。
四、 客人弔唁
客人接到報喪帖後,第二天上午前來弔唁。客人來時女的要哭路,即從進村開始哭,一直哭到靈棚內,女客人不在靈棚前祭奠,直接進屋內,坐在棺木周圍。男客人不用哭路,直接到靈棚前祭奠,關係比較近的男客人如:女婿,外甥等在靈棚前要哭一陣子,等執事人員勸阻後,在靈棚內面對亡人照片四叩首。來弔唁的客人根據關係按五種孝服做出孝衣。
客人來弔唁時,要帶鞭炮,草紙等物品。在進入靈棚所在的院內前由亡人的家屬內年齡(12-16歲)和輩分較小的人跪接。
在客人弔唁時,一般靈棚前(靠右方站著)會有三個男執事人員,在客人來到靈棚前喊:靈前焚紙,家親祭奠,孝子致哀。客人祭奠完畢後喊:孝子叩謝。孝子在客人祭奠時要陪哭,客人祭奠完畢後聽到喊孝子叩謝時要對客人磕頭以表謝意。
客人祭奠的一般程式是,在靈棚前站定,先對靈棚前的執事人行打躬禮(執事人同時回禮),然後先對靈棚內的亡人行打躬禮,再行四叩首禮。叩首完畢,起身站定,再對亡人行打躬禮。轉身再對執事人行打躬禮(執事人同時回禮)。
五、 辭靈
在亡人出殯的頭天下午,親友會再次來弔唁,來時帶上貢品、紙箔等,這次的弔唁稱辭靈,貢品稱辭靈貢。弔唁程式同前時一樣。
六、 出殯(抬亡人進祖墳的過程)
亡人出殯的頭天晚上,孝子會請來吹鼓樂隊,在辦喪事的院落前打臺演出。這是舊時做法事的簡略形式。
在出殯前,有一個封棺儀式。儀式內容為:客人到齊後,要讓客人看一下亡人的遺容,在瞻仰遺容前孝子要對亡人靜面(即用清水為亡人洗臉,一般都是走一下形式)。如果亡者是女的,要讓女方的直系親屬(俗稱孃家人也稱外戚)先看。如亡者是男的,要讓男方的叔伯兄弟(稱內親)先看。親屬看過後,由槓會(另注)的人封棺,也稱釘棺。
在封棺前,由孝子沿著棺木轉一圈,並且往棺木內摸一下,摸的物件是入殮時放進去的子棉和錢幣,不管是否摸的出來都是摸一下,寓意為:留子留財。
封好棺後,在槓會人員抬起棺木以前,由長門長媳拿笤帚把棺木上事先放的一些雜糧掃到一個容器裡(寓意為:給後輩留下糧食)。
以上進行完畢後,由槓會人員抬起棺木(在槓會人員抬起棺木出門的時候,孝男孝女要放開聲音痛哭,以表示對亡者的留戀。)從屋內抬到院落前事先準備好的架子上(架子俗語叫儀槓),棺木的上面罩上用紙糊好的罩子或玻璃罩子。儀槓分大槓和小槓,大的一個角4個人,共有16個人抬,小槓一個角2個人,共有8個人抬。棺木往架子上放的時候,棺木的大頭要朝著去墳地的路,稱頭前腳後。
棺木在儀槓上放好以後,男孝子站在儀槓的前面,女孝子在儀槓的後邊。在起殯前,有亡人的長子(長子不在由長孫代替)在儀槓的前面摔盆,所摔的盆是靈前焚紙的盆,摔的時候裡面放幾個饅頭(俗語叫老盆)。一般要摔爛,如果沒有摔爛,槓會的人會用棍子搗爛。
在去墳地的路上,男孝子走在靈柩的前面,女孝子走在靈柩的後邊。在男孝子和靈柩中間,還有一座主樓。主樓是木質的,裡面有空間(前面沒有門),放著亡人的照片,前面擺放著幾種貢品。主樓一般放在一張大桌子上,有四個人抬著走在靈柩的前面。有時候在路上會有村裡的德高者(現在有專業做祭奠的)對亡者進行祭奠,祭奠者是面對主樓進行祭奠的。當有人祭奠的時候,走在前面的男孝子要回身,面對靈柩跪下或者趴下哭泣。在靈柩後邊的女孝子,亡人的女兒和兒媳走在前面,兒媳會用手拉著靈柩(俗稱撈靈)。後邊根據親疏關係依次後排。
出殯的時候,男女孝子身穿事先根據親疏做好的各種孝服,前三種孝服稱重孝,不但要穿孝服,腰裡要繫上麻繩。男女孝子手裡都拿著哀杖(用白紙裁成毛邊,一圈一圈逐次糊到棍子上)。
亡人的外甥要抗幡。幡的寬度約3寸,長4-5尺,用白紙做成。掛到一根柳樹枝上(現在也有用高粱杆代替的)。幡的上面寫著:東極太乙真人令金童玉女引領先考(妣)早昇仙界。
七、 入土
在出殯的當天早上,有槓會的人去亡人的墳地挖墓坑(也叫打墓坑),墓坑寬5尺,長7尺。在挖墓坑前,先由亡人的長子在準備挖墓坑的地方四個角用鐵鍬各挖一下,寓意為亡人的子嗣親自動手開的墓坑。
在去墳地挖墓坑的時候,要帶上香燭、紙箔、鞭炮等,到墳地後要給墳地內原有的墳墓(也叫祖墳)每一個都點上香燭紙箔,寓意為告知祖靈又有新人入墳,希望接納的意思。
如果夫婦雙方一方已經早亡故,後亡者的墓穴應該挨著前者,挖墓坑的時候一邊要挖出前者棺木左邊或右邊的木板。這種情況叫合葬。
靈柩走到墳地後,由槓會的人把棺木放到墓坑內,棺木的走向一般是頭朝西北,腳朝東南。具體的走向都是由看風水的人根據亡人墳地的情況制定的。放好棺木後,執事人會喊來孝子,讓孝子看看棺木放的位置是否合適,如果孝子沒有異議,由孝子圍著墓坑的四個角先埋四下,寓意是由孝子親手埋葬的。也有讓長媳圍著四個角各抓一把土,用身上穿的孝服包好,然後頭也不會跑回家裡,放到大門後邊(放好土就不用再去墳地了)。這些進行完畢後,由槓會的人迅速把棺木埋好,埋好後墳墓的形狀是四方形的。在槓會的人埋土的時候,孝男孝女要在墳前痛哭以示留戀和傷心。
墳墓整理好後, 把外甥抗的幡插到亡人腳的位置(稱墳前)。然後在墳上放一個花圈。入土儀式完畢。
注:槓會是從本村找一些年輕力壯的人,幫助亡人家屬辦理喪事。一般有20—30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