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3蛇哥
-
2 # 宇宙99906336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沒吃過一年出欄的豬肉,90年代就有了料精和成品料那時的豬4-5個月出欄就失去了原來的口感和香味,現在更沒有沒有隻有危害。
-
3 # 農業工作春復來兮
育肥豬的習慣出欄體重在100公斤左右,要達到這個標準,從出生開始沒有6個月左右的時間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需要四個條件配合才能實現:一是外血緣的瘦肉型良種雜交豬,二是根據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提供相稱的全價配合飼料,三是每日喂量要給足,四是保持健康狀態。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個月是完全不可能達到100公斤體重的,除非是從架子豬開始算起。當然,也可提前在架子豬階段出欄肉用,去感受不一樣的消費需求,不是前些年還有烤乳豬的嗎?這雖非大眾習慣消費,但我們辯證地看待即可。
關於3個月的豬肉、6個月的豬肉還是飼養時間長的所謂土豬肉,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和脂肪本來就是營養物質的不同類別,不能說誰營養高誰營養低,也不存在誰好誰不好的說法。但不同時間段的豬肉蛋白質和脂肪比例上存在誰多誰少的差異,包括不同品種的生豬肉品亦如此。所以從營養上和味道上講3個月的豬肉與其它時段的豬肉肯定是不一樣的。
多補充幾句:3個月的豬未必一定是工業飼料所飼養,工業飼料所飼養出來的豬肉只要飼料中無禁用品或禁用品超標,是沒有危害的。3個月或6個月喂出欄的豬也未必只有城市的人才去吃,難道就沒有農村戶籍的人吃嗎?農村的主要勞動力多集中在城市工作生活,所吃豬肉都是自家帶上的?農村散養豬不是太少了嗎?所以提問的說法莫名其妙了。
-
4 # 王玉東20
有些年沒吃純粹笨豬肉了,幾乎忘了笨豬肉啥味道。前年我開小廠,鋸下來的核桃仁的渣子,都拿去給我親戚家的豬吃了。那年他家的豬長的不大,不過肉真香,為了分肉的問題,一些人還很有意見。也算是又吃了一回笨豬肉。笨豬肉不用什麼佐料,扔到水裡煮就行了,在院子裡架鍋煮肉,很遠就能聞到香味。可惜第二年因為怕再出現這一年分肉不均的問題,他也不用笨養的辦法養豬了,開始用乾料喂,豬肉就完蛋了。至於說養殖場的豬,三個月出欄那得是買七八十斤的豬喂,實際上都是從二三十斤開始喂,所以得五六個月時間。飼料豬肉口感上肉相對不肥嫩,油性不足,肥肉發脆瘦肉發柴,香氣差很多。至於說營養價值有害成分,那個普通人也研究不出來,也就沒必要糾結。
總的來說越是食譜雜,豬就越健康。加上養殖時間長,吃的豐富,豬肉也就香。現在純粹養殖笨豬的不多,大多都是配料幹喂,沒有蔬菜之類,更沒有堅果什麼的給它,所以肉質跟純商品養殖的區別不是很明顯。
可惜我家住樓,否則還真想每年買一頭土雜豬純笨養,到冬天殺肉。
-
5 # 漢闕故人
說三個月出欄,是指從仔豬進圈算起,所謂的仔豬都是七八十斤的架子豬了。從豬出生到出欄也就是半年時間,比農戶散養的肥豬是要快將近半年。農戶的散養豬,一般從小豬到肥豬需要一年時間。城裡人是很難吃到農村散養豬的。
其實養豬場的豬,吃慣了,味道也差不多,散養的豬油水要多一些,炒肥肉是不會粘鍋的,肉質要結實些,煮了不會縮小,因為它喂的時間長嘛。現在的散養豬也物以稀為貴了,一般比豬場的豬肉價高兩元,要到農戶家裡去買,象賣農村的土雞和蛋一樣。
我看區別只是口感,其實營養也差不多。也沒見農村人吃土東西就比城市人有多健康,多長壽。
回覆列表
煮肉的味道關鍵因素至於煮的時間而已嘛,如果煮肉時間太長了,再好的豬肉也難吃死了,煮肉時間剛剛好的話,馬上就吃比吃雞肉還好味道呢。就像豬肉在開水煮10分鐘左右,馬上就吃,味道很鮮,但煮20鍾後,豬肉就乾癟癟了,難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