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松寒

    對的。我認同這一觀點。朋友之間,的確存在許多生活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

    一,生活內容不同。工人的生活在車間,農民的生活在田間,教師的生活在講臺,律師的生活在法庭……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學問。生活內容的不同,見面也往往無法交流。你說得口乾舌燥,如同雞對鴨講,對牛彈琴;他說得興高采烈,你聽得味同嚼蠟,昏昏欲睡,因為白天不懂夜的黑!

    二,生活方式不同。比如,上班族或八點到崗,或朝九晚五,生活作息特有規律;自由職業者或者農民、生意人,相對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你正閒呢,也許是人家正忙的時候,打擾就是忙中添亂!這也是為什麼老人不願與已婚兒女住一起的原因之一。一個知己曾向我傾吐苦衷說,他平時上班很忙,難得遇到一個囫圇的雙休清淨清淨,緩衝一下,偏偏有的朋友最愛雙休日打擾他,令人煩不勝煩。

    三,生活層次不同。由於貧富差距,朋友之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觀存在。記得有一次朋友之間小聚,有個大款朋友剛剛換了一輛賓利駕車而來。一朋友問:這車貴吧?答曰:還行,不算貴,二三百萬。後來,問的這位朋友認為這夥計太高調,太炫耀,二三百萬還不算貴。其實,是他多心了。據我的觀察,人家在回答時很真誠,沒有炫富的意思;而且,人家所說的“不算貴”,意指買的是低配置的,高配的還有四五百萬的呢!生活層次不同,便有了這層曲解呀。

    四,生活觀不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觀不合的朋友之間相互打擾,無異於自討苦吃。夏蟲不可語冰,井蛙無法談天。夫妻之間,倘若三觀不合,尚且要分道揚鑣,何況朋友之間呢?

    少年魯迅與少年閏土曾經是好朋友,可以想象一下,成年後的魯迅先生與閏土之間,還有必要相互打擾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女生什麼時候就應該護膚抗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