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alden
-
2 # 陪讀大叔
有的網友認為,教授的父母能培養出教授的孩子,難道就不能帶好孫子?但我認為時代的變化,在培養孩子學習的環境、制度也在變化,幾十年前的教授父母養育孩子,教授那時上中小學的教育資源分配,都於現在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等同。
過去幾十年前的農村中小學,教育資源分配比較公平,省城的老師也會被派到偏遠的農村學校,城市裡的名校與普通學校的差距也很小,家長們也不太關注孩子的學習,那時的社會背景是職業不分貴賤,不同工作的收入也沒有太大差距,只要父母肯讓孩子去讀個初中和高中,孩子就有很多上升的通道。
農村的文盲父母不會教育孩子,孩子也能成為教授,得益於那時的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學校之間的差距不大。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領域也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環境了,再像過去農村那樣到了七八歲才去上小學,孩子的智力開發也就晚了。
現在的社會分工種類繁多,不同工作的收入差距巨大,所以人們都在孩子教育方面去下血本,孩子的教育從娃娃開始已成共識,教授自然明白要給孩子一個什麼的嬰幼兒教育。
美國也有專家研究表明,決定一個人的智商恰恰在於0到3歲,這個時間裡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就已經決定了孩子將來能上什麼大學。現在我們的高考結果顯示,名牌大學裡農村學生的已經很低,也暴露出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根源,與孩子出生後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有關係的。
教授的父母憑運氣養育一個能當教授的孩子,現在肯定不能憑運氣去給孫子肯定美好的人生,所以,把出生的孩子交給沒文化的父母帶,對孩子的智商肯定是不利的。
-
3 # 南極冰火
這位教授的觀點可以這麼理解:有文化的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孩子智商高,沒有文化的爺爺帶大的孩子智商就低。照這個觀點,如果一頭驢從一生下來讓這個教授帶的話,那麼這頭驢長大了也可以當教授?很顯然,這是一個謬論。
教授孩子的沒有文化的爺爺奶奶就是教授的爸爸媽媽,即然他們能把自己的孩子帶大,並且成了教授,為什麼就不能帶自己的孫子孫女?也許教授小時候也是他的爺爺奶奶帶,那麼教授的爺爺就有文化麼?
的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並不是決定因素,決定一個人成長的因素有很多,環境是一個方面,智商高低,是否努力,社會需要等等都很重要。
再者,現實社會中,孩子一般三週歲以後就上幼兒園了,現在當保姆給人看孩子的有多少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古以來“有狀元學生,從來沒有狀元老師”,教授的觀點本身就是謬論。
-
4 # 家庭教育心法
帶出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靠的不是有沒有文化,靠的是有沒有愛!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博士,如果對孩子沒有愛,也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愛的滋養才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基礎。
回覆列表
哈哈,給不給爺爺奶奶帶的關鍵不是文化歧視問題,是能力問題。教授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能力帶孩子的話,為什麼不自己帶呢?讓隔輩帶孩子實際是生活的無奈。哪個哺乳動物不是自己帶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