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鉤沉者小王
-
2 # 疑今察古幾復
感情裡怕的是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人生路上最怕的就是沒趕上趟,做了錯誤的選擇,就好比1911年當太監,1916年投靠袁世凱。
樊於期樊於期這人很神秘,史書上沒有記載他的籍貫,也沒有他的出生年月,有人認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是沒有充分的證據。
樊於期是秦王嬴政時期秦國的一個將軍,公元前236年,他奉命和王翦等一同率兵攻打趙國,這次戰爭秦國大勝,殺了趙國大將扈輒。
於是公元前233年時,秦王嬴政讓樊於期再次帶兵攻打趙國,可這次的樊於期沒有第一次那麼幸運。與他對峙的是趙國的名將李牧,不出意外此次的肥之戰中樊於期大敗,使得秦軍損失慘重。敗北的樊於期嚇得不敢回秦國,於是他就跑去了燕國,並且當了燕國的大將軍。知道樊於期叛變燕國後,秦王嬴政非常的憤怒,把樊於期的父母及宗族人員全部給殺了,而且懸賞金千斤和邑萬家的重賞來捉拿樊於期。
樊於期雖然叛變後又當上了燕國的大將軍,可好景不長,公元前227年,秦國就滅了趙國,兵臨燕國邊界。這讓燕國的太子丹非常的恐懼,思前想後,太子丹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找了荊軻讓他去刺殺秦王政。
荊軻告訴太子丹:
就算您沒來找我,我也馬上要去找您了,正好我也是這個想法。可是貿然前去秦王肯定會起疑,需要拿些東西表明自己的誠意,讓秦王放鬆警惕。
而現如今秦王懸賞重金來捉拿樊於期將軍,這正是一個好機會,只要有了樊將軍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秦王肯定很願意召見我,這樣我就有機會了。
太子丹覺得這樣對樊於期很不好,人家走投無路的時候來投奔自己,可自己卻要送人家去死,於是太子丹勸荊軻再好好想想。
荊軻看到太子丹不忍心殺害樊於期,於是就跑去勸樊於期,和樊於期說,自己有個辦法,既能解決燕國的憂患,又能給樊於期報了殺親滅族的仇恨。樊於期果然很上道的問荊軻是什麼計策,荊軻告訴樊於期:
只要有你的頭,拿去獻給秦王,秦王肯定願意見我,這樣我就能刺殺他了。
樊於期這時看到了自己的早已無路可退,於是很憤慨的講了一句我朝思暮想都想要復仇,然後自殺了。
這就是荊軻刺秦王的前期故事。
經過歷代秦王的努力,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早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可樊於期居然因為一場敗戰就叛變,投靠一個已經走向末途的國家,這不就是1911年當太監,1916年投靠袁世凱麼。
-
3 # 七追風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研發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我們知道,二戰以後美蘇兩國劍拔弩張,除了在各個領域爭第一之外,保持強大的軍事威懾力,自然是最重要的。
核動力戰略轟炸機,最初的目的很簡單:使用強大的核能為動力,轟炸機就可以圍著地球使勁繞圈,不用再擔心軍事基地不夠用的問題了。這東西要是弄個十幾架天天在高空飛著,絕對酷炫。
所以,美蘇雙方都開始了相關的研究。
財大氣粗的美國,從1946年就開始啟動了這一計劃。蘇聯因為技術問題,起步稍微晚一些,1952年才提出相關的書面報告。在蘇聯人還在努力進行理論論證的時候,美華人的第一架核動力轟炸機已經上天試飛了……
那個時代的核動力飛機是非常“暴力”的,直接弄一個小型的核反應堆裝在飛機上。當然,這種設計要解決三個大問題。(被裹得嚴嚴實實的駕駛室)
首先就是裝上核反應堆之後,怎麼驅動?怎麼冷卻反應堆?這一點比較技術化,總之就是透過各種方案驗證,最終選用了最為直接的方案:空氣透過壓縮機進入渦輪噴氣引擎,然後進入反應堆核心區域進行加熱。產生出來的高溫加熱氣體流,向後噴出,產生了動力。
如果大家看了最近的《切爾諾貝利》就知道,核反應堆會產生大量的輻射物,非常危險。所以,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保證飛行員的安全——畢竟人家屁股後面就是核反應堆。
怎麼辦呢?只能在駕駛室包裹上厚厚的鉛防護層等其他保護層,越厚越好。美華人改裝好的核動力轟炸機編號為NB-36H,駕駛室就被包成了巨大的“粽子”。當然,長時間飛行的話,會不會對飛行員有影響,還要靠試驗驗證。
要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萬一核動力轟炸機出了故障,或者被敵方擊中,墜毀之後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核汙染……(NB-36H)
所以,最初的進行試飛的時候,NB-36H的旁邊,還飛著一架裝滿士兵的大型運輸機。一旦出事,旁邊飛機計程車兵們會第一時間封鎖現場,緊急處置,防止大規模核汙染。
但是,這種危險的“大殺器”最終還是下馬了。原因也很簡單,核動力轟戰機還沒完善好,帶著核彈頭的洲際導彈就發展起來了。
洲際導彈的速度更快,部署更方便。至於說核動力轟炸機的續航能力強,現在蓬勃發展的軍用無人機,續航能力也不差……
所以,雖然核動力轟炸機在理論上可行,並且確實能達到它應有的核威懾能力。但是,研發速度太慢,沒趕上趟……新技術迅猛發展,它就這麼無情的被淘汰了。
回覆列表
日本二戰期間,計劃研製的“富嶽”戰略轟炸機就沒趕上趟,不如“飛象計劃”的熱氣球炸彈來的實惠,對工業水平的高要求在當時看來,簡直是痴人說夢。
洲際轟炸機日本二戰中,曾設想多種轟炸美國的方法,比如用潛水艇攜帶艦載機對美國本土投放燃彈引發森林大火;製造大量氣球炸彈從日本釋放,透過高空氣流飛到美國投下燃燒彈和定時炸彈;研究一種超長續航的戰略轟炸機,對美國進行地毯轟炸。
這個戰略轟炸機被日本當成必勝法寶於1942年提出,1943年被中島知久平寫入《必勝戰策》中,用來說服日本軍方同意研發。這個研製計劃統稱為“Z專案”,其中就包括“富嶽”轟炸機。
這個轟炸機的關鍵效能上要求很高,不過直到日本戰敗也沒能研製成功。先看下日本對這個轟炸機設定的效能要求到底有多高?小王來對比下同時期,被美國視為遠端戰略轟炸威懾力量的中流砥柱——B29轟炸機。
航程不得小於16000公里,設計值達到19400公里(B29不帶彈藥最大轉場航程是9654公里);載彈量20噸(B29載彈量9噸);在1萬米高空保持780公里/小時的飛行速度(B29能在萬米高空飛行,不過最快574公里/小時)。
也就是說,日本設計的“富嶽”轟炸機效能上要遠超同時期的美國B29,航程上設計16000公里,就是為了能飛個來回,轟炸完還能順利返航,不是搞神風敢死隊那種一次性的自殺式襲擊。
計劃破產如此高的效能,如果研製成功投產,不得把美國吊著打,只是日本的設想太過奇幻。
美國的B29是四臺發動機,日本選擇了六臺發動機的佈局計劃研製“富嶽”,主要是發動機的功率跟不上,到1944年才有號稱2000馬力發動機出來,而且質量不行,譽21型(れ84)6000米左右高空才1760馬力。
但“六發”的複雜難度明顯增大,因為日本當時的工業體系最多支撐“四發”飛機的研製和規模化裝備,“六發”是超越極限的妄想。同時以658公里/小時的最大速度計算,從日本到美國(兩國地理中心)的直線距離是10158公里,四捨五入就是要飛15個小時,如果變換航線,來回實際上大概在三天左右,還有些起落架、堅固輕巧材料的選用等問題,以當時日本的工業水平無法完成。
再看一組美國B36的機型資料,航程16000公里,載彈量36噸左右,速度685-700公里/小時,與日本“富嶽”的設計值相類似,但美國這機型是19世紀40年代底才投產的,一直到50年代底才退役,是B52服役前多項效能最優異的機型。而實力遠低於美國的日本,要想在5年前研製投產,小王認為實在是異想天開。
馬里亞納海戰戰敗、塞班島被攻佔後,“富嶽”的研製被中止,日本轉向了研製生產攔截轟炸機的戰鬥機計劃,“Z專案”胎死腹中,直到日本戰敗投降,也沒趕上趟繼續研製,各類研究資料,有的毀於戰火,有的被人為焚燬。
所以,日本當初計劃製造上千架“富嶽”轟炸美國的計劃沒有趕上趟,還不如“飛象計劃”的熱氣球炸彈來的實惠,起碼引發了一些山火、造成了一定損失。“富嶽”本身應該算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一場瘋狂賭博,寄希望於超級武器來實現制霸,就算研製成功也會擠佔大量資源,以日本的資源貧瘠,終歸是大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