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與我同行9

    古代“放榜日”

    劉 巍

    高考的結束,放榜日的來臨,牽動起一個民族的神經。自隋代科舉制度以來,放榜便成為考試後的最要環節。放榜亦作“ 放牓 ”,即考試後公佈被錄取者名單。科舉,創始於隋代,形成於唐代,歷經1300多年,是一種透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放榜也備受關注。

    放榜一詞,最早出自於唐李淖《秦中歲時記》中:“太和八年放牓,有無名子作詩曰:‘乞兒還有大適年,二十三人椀杖全。’”唐代詩人黃滔還作《放榜日》一詩:吾唐取士最堪誇,仙榜標名出曙霞。白馬嘶風三十轡,朱門秉燭一千家。

    古代的科舉考試分好幾種:有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等,院試過後即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也叫章試。考生在縣或府裡參加考試,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然後再參加鄉試,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鄉試在秋天舉行,故又稱秋試或秋闈。清代鄉試於九月放榜,多選寅、辰日支,以辰屬龍,寅屬虎,取龍虎榜之意;又因時值秋季,桂花盛開,所以也稱桂花榜。

    放榜過後,免不了酒宴慶賀一番。其實,金榜題名置宴慶賀,古人稱“科舉四宴”——鹿鳴宴、瓊林宴、鷹揚宴和會武宴。鹿鳴宴是為新科舉子而設的宴會,因宴會上要唱《詩經》中的“鹿鳴”詩,故有其名。瓊林宴是古時為新科進士而設的宴會,起始於宋代。殿試後由皇帝宣佈登科進士的名次,並賜宴慶賀。由於賜宴都是在著名的瓊林苑舉行,故該宴有“瓊林宴”之稱。鷹揚宴、會武宴都是武科宴。武鄉試放榜後,考官和考中武舉者要共同參宴慶賀,其宴就叫“鷹揚宴”。武科殿試放榜後都要在兵部為武科新進士舉行宴會,以示慶賀,名曰“會武宴”。清梁章鉅《浪跡叢談·武生武舉》雲:“文稱鹿鳴宴,武稱鷹揚宴,人皆知之;文進士稱恩榮宴,而武進士稱會武宴,則罕有知者。”武科殿試不同於武科鄉試,因而,會武宴的規模比鷹揚宴要氣派得多。

    一旦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憂,一張窄窄的榜單承載了十年寒窗太多的辛酸。有的考生恨不得削尖腦袋往裡鑽,有人發現名落孫山後正仰天長嘆,還有的考生高中後,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不管怎樣,從容面對人生,生活的萬千通途,不只是科考一條路。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付出,鮮花和掌聲總會眷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律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