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一直都是手動導星過來的,也挺好玩。至少整個晚上都不會閒著::42::。不過現在整晚的手動導星的確有點吃不消了,前兩次上山觀測,整晚導星搞到腰痛脖子也痛,真是人老不中用了。看來自動導星也是要上的了。目前手中也只有一架普通的EQ3赤道儀,DIY的雙軸電動跟蹤,控制器自己做的還挺好用。導星訊號接入看來只能用繼電器接入最簡單。K3CCDTOOLS提供ST4的LPT埠導星訊號輸出是一個不錯選擇,只需要用一隻幾元錢的ULN2003做介面,驅動4只繼電器就可以控制赤道儀四個方向的微動。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調整赤道儀的機械部分,適合自動導星的需要。尤其是赤經、赤緯渦輪蝸桿的配合需要精細調整,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轉動要順滑。攝像頭還是用Philips ToUcam 840k,相容性比較好。導星鏡還是用以前手動導星的那隻60420小折射。 其實,一開始對幾百元的EQ3上自動導星真的沒有什麼信心,所以不想搞得太複雜,花錢不多試試倒也無妨。好在倉庫裡還有一臺有LPT埠的古董級膝上型電腦,翻出來找個小硬碟裝上XP系統和K3CCDTOOLS,連線上DIY的導星介面和控制器,測試四個方向的控制都很正常,看來還不錯。 上週五先在樓頂測試了一下,從K3CCDTOOLS的導星曲線上看,基本可以控制在正負3角秒以內。週六上山測試,選擇英仙座雙星團,單張曝光5min,一口氣拍了12張。效果令人刮目相看,張張都很好,資料顯示赤經誤差平均控制在正負2.6角秒,赤緯誤差平均控制在正負2.2角秒,最大誤差偶爾會達到8角秒。之後拍攝了M78,單張10min曝光,也是連拍12張,其中只有一張因為被人碰到了望遠鏡而失敗之外,其他幾張都很好。 這樣看來,一部幾百元的的EQ3赤道儀,加上DIY的雙軸電跟蹤和一個簡單的導星介面,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至少這套導星系統還比較適合我用::070821_01.jpg::。以後上山觀星就不會那麼辛苦了,至少不再會搞到腰痠背痛了。可以有時間看看流星什麼的::070821_18.jpg::。 就是下面這些東西了
這麼多年一直都是手動導星過來的,也挺好玩。至少整個晚上都不會閒著::42::。不過現在整晚的手動導星的確有點吃不消了,前兩次上山觀測,整晚導星搞到腰痛脖子也痛,真是人老不中用了。看來自動導星也是要上的了。目前手中也只有一架普通的EQ3赤道儀,DIY的雙軸電動跟蹤,控制器自己做的還挺好用。導星訊號接入看來只能用繼電器接入最簡單。K3CCDTOOLS提供ST4的LPT埠導星訊號輸出是一個不錯選擇,只需要用一隻幾元錢的ULN2003做介面,驅動4只繼電器就可以控制赤道儀四個方向的微動。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調整赤道儀的機械部分,適合自動導星的需要。尤其是赤經、赤緯渦輪蝸桿的配合需要精細調整,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轉動要順滑。攝像頭還是用Philips ToUcam 840k,相容性比較好。導星鏡還是用以前手動導星的那隻60420小折射。 其實,一開始對幾百元的EQ3上自動導星真的沒有什麼信心,所以不想搞得太複雜,花錢不多試試倒也無妨。好在倉庫裡還有一臺有LPT埠的古董級膝上型電腦,翻出來找個小硬碟裝上XP系統和K3CCDTOOLS,連線上DIY的導星介面和控制器,測試四個方向的控制都很正常,看來還不錯。 上週五先在樓頂測試了一下,從K3CCDTOOLS的導星曲線上看,基本可以控制在正負3角秒以內。週六上山測試,選擇英仙座雙星團,單張曝光5min,一口氣拍了12張。效果令人刮目相看,張張都很好,資料顯示赤經誤差平均控制在正負2.6角秒,赤緯誤差平均控制在正負2.2角秒,最大誤差偶爾會達到8角秒。之後拍攝了M78,單張10min曝光,也是連拍12張,其中只有一張因為被人碰到了望遠鏡而失敗之外,其他幾張都很好。 這樣看來,一部幾百元的的EQ3赤道儀,加上DIY的雙軸電跟蹤和一個簡單的導星介面,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至少這套導星系統還比較適合我用::070821_01.jpg::。以後上山觀星就不會那麼辛苦了,至少不再會搞到腰痠背痛了。可以有時間看看流星什麼的::070821_18.jpg::。 就是下面這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