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般

    大家都有疊麻將的經歷吧,通常我們到了二三十個就會倒下,麻將還是平的,玩平衡術的人是不是可以簡簡單單疊起整副麻將,一百多張啊。

  • 2 # 陳小木法律人

    我是一個石頭平衡愛好者。我給大家講一下自然石頭平衡和工業品平衡。

    石頭平衡的歷史十分悠久,其實從遠古時代就存在這一技藝,或許是技術落後條件下的一種玩具?因為打獵後太無聊了…… 後來在某些領域石頭平衡從純粹消遣逐漸發展成了一種宗教感情的表達,比如瑪尼堆。在某些領域,石頭平衡成為一種對神秘事物的崇拜或一種祭祀的儀式。

    石頭平衡(stone balance)在現代社會並沒有消失,其實全世界各地有很多玩這門無聊藝術的人,圖中的地點標註都是立石藝術家們的活動地點(不完全包括,比如不包括我啊哈哈哈):

    石頭平衡是真的嗎?自然是真的,這句話是說,第一呢,它肯定是真的;第二呢,是一種自然的真。石頭平衡的絕頂藝術家格萊布(Michael Grab,後文有他的作品展示)將其運用“石頭平衡術”創作出的作品稱為“重力膠水”(Gravity Glue),重力是這些石頭壘在一起的唯一“粘合劑”。格萊布稱自己2008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一時興起嘗試壘石頭後,發現了自己在平衡石頭方面的興趣和天賦,他宣告所有的石頭平衡不使用任何外力或者粘合劑,他還宣告照片和影片都是他自己製作,你看過他的照片和影片就會覺得他是個攝影和攝製大師。

    石頭平衡是怎麼做到的?格萊布稱,每塊兒石頭都凹凸不平,而能讓這些石頭平衡的關鍵是要在這些石頭表面上找到三個支撐點。格萊布通常在研究這些石頭後,憑直覺和經驗找到最佳支撐點,並將其搭起來。他說起來似乎那麼簡單,但實際上這門藝術的魅力之處就在於你總是挑戰最微觀層面的極限三角支撐,以至於在肉眼看來幾乎不可能,你總是在挑戰自己的極限,你總是在試圖尋找肉眼不見的平衡點,這個過程給當事人極大的快感。而那些顯而易見的三角支撐每個人都能做得來,一個真正的立石藝術家是不會去做的,因為成功後不可能得到愉悅。

    石頭平衡的美帝價值觀。不同文化價值的人對於石頭平衡有不同的價值投射,大神Michael Grab一段自述可以被認為是他的哲學思想(插一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哲學,哲學從來都是普通人之學,那些抬高哲學身價進而抬高自己身價的人我鄙視之):發現三角支點的物理元素是重要的,但是更加基礎的非物理元素是一種類似冥想的技藝:找到自己身心的零點或者寧靜。有些平衡可以對理性頭腦和耐力施加巨大的壓力,最大的挑戰在於克服對自己的懷疑,堅定認為看似不可能的事其實是可能的。有時候我找不到最佳平衡點直到我花費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心率降低到一個恰當的速率。

    石頭平衡的中華價值觀。美帝價值觀下的大好青年更多地偏向實用主義,一種濃郁的實用主義哲學,而且鑽透了俗世人性。但是這種平衡藝術簡直就是為傳統文化浸淫下的中華兒女量身打造的啊,我們不傾向於“挑戰不可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我們利用這個平臺能夠更加容易接近浪漫的哲學學習啊,我們能夠找到我們自己的宗教,我們能夠根據自己的信仰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信自己,不斷吃苦不斷享樂,不斷吃苦不斷創造。平衡藝術既是中庸之道又是極限之學,我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注意力,結果在注意力提升後卻發現了他具有冥想的功用,冥想能夠給人提供一種極大的快感。我不在此傳播任何個人領悟的價值觀,因為我堅信每個人是自己的神,是自己宗教的創造者,我只希望你確定你創立了自己的宗教後能和我交流你的教義,我也想把自己的教義和你交流。

    ——這是石頭平衡的大神 Michael Grab 的作品——

    --這是我自己無聊的時候擺一擺不能稱之為作品--

  • 3 # 霧中人

    首先是可以做到的

    以重心點為秤稱的中心。讓物體的受力點都受壓在一條垂直條點上。就可以做到平衡。

  • 4 # 小瘋瘋34

    其實就是重心,重心最後會落在支點上。

    透過改變區域性重量,角度,從而改變重心。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

  • 5 # 力學Nerd王小胖

    網上的平衡術,如果沒有用502膠水,那麼肯定就是真的,而且用力學就可以很好的解釋其中的原理(其實就是受力的平衡)

    1、平衡術

    平衡術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確實非常神奇。比如下圖,石頭似乎不可能的立了起來。

    抖音火了之後,也經常會刷到平衡術。影片中的小哥哥,擺弄著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器物,以不可思議的角度,將他們立在了一起。

    這種似乎反重力的平衡,都快要引起牛頓爺爺的注意了。

    2、力學的平衡

    平衡術在力學上原理非常的簡單:即重力與支撐力平衡。我們以下圖為例,取中間硬幣作為研究物件,其受力圖如下:共有三個力,自身重力G、上面硬幣壓力F1,和下面物體的支撐力F2。靜止狀態下,三力平衡的重要條件就是,三力共線。只要有一個力歪了,那麼都不可能保持平衡。

    所以,雖然平衡術看起來似乎違反了牛頓力學,但是其實牛頓的棺材板蓋的好好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3、平衡術的條件

    雖然平衡術沒有突破牛頓力學,但是想要練習平衡術,卻並不容易。平衡術展現的平衡,並不是一種穩態的平衡,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平衡立刻被破壞,物體立馬坍塌。

    平衡術用的物體,如石頭、酒瓶、硬幣。共同點都是較硬的物體,這其實也便於找到平衡點。試想,如果物體偏軟,那麼變形就較大,平衡點就難以把握了。而對於較硬的物體,其變形基本可以忽略,當作剛體處理。

    此外,我們知道,即使光滑如玻璃,也會存在著一定的粗糙度。這就意味著,兩個物體的接觸位置,不會只有一個點。如果要保持平衡,接觸位置至少三點,以確定一個平面,從而讓所有力(特別是重力)透過這個平面。顯然,這個平面越小,平衡術難度越大。

    第三,就是人的技巧。能夠很快的判斷出任意形狀物體的重心位置,從而能夠將物體立起來。這就不是普通人能找到的,需要較強的敏感度。他的手,至少可以感知到一點點的力的大小。

    4、總結

    網上的平衡術,雖然看起來似乎違背了牛頓力學,但是其實仍然沒有擺脫牛頓的影響,平衡術的原理就是力的平衡,所以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想要真的實現這種炫目的平衡術,需要較為嚴格的條件:

    1)物體必須偏硬,能夠在重力作用下,忽略變形。

    2)物體表面必須粗糙,以便接觸位置至少有三個點形成一個平面。

    3)所有的力,必須都在這個小平面內,方才可以實現平衡術。

    4)人手的感知力的敏感度較好,能夠及時調整位置。

  • 6 # 愛較真的戴老師

    網上經常會看到很多平衡術的表演,往往還會加上“牛頓的棺材蓋都蓋不上了”這樣的描述,這下平衡術很神奇,但還是要遵守著牛頓的力學原理。

    當然,我們這裡談的是真正的利用物理平衡的,不是利用什麼膠粘,墊圈或者線絲輔助的。平衡,最簡單的就是利用蹺蹺板這樣的槓桿原理,只需要重力來達到平衡。

    最常見就是石頭平衡術,經過長期的訓練,平衡術習練者已經掌握了對石頭的挑選和放置的方法,以常人不可思議的方式,找到石頭上可以利用的支撐點,透過挑戰自我來進行組配,其中付出的是認真耐心,這些完美的作品都是這些平衡大師習練和經驗的積累。

    而現在更多的平衡高手,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的常見物體,透過找到物體的重心來合理搭配,反覆的實驗和總結,最終使它們互相連線達到平衡,製造出越來越多令人驚歎的視覺效果。

    我們不是平衡大師,只要耐心嘗試也可以實現平衡,就從立起一個雞蛋,或者疊加幾個硬幣練起來吧。

  • 7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網上常用“牛頓都要從棺材裡爬出來了”來形容平衡術的超常之處,而它恰恰就是物理學上平衡力很好的表達。

    常有節目中的表演者用硬幣或玻璃瓶或石頭等物,一層一層壘加到一定高度也不會倒塌。

    以前看過一個節目,表演者用十幾條桌椅的腳疊在另一個椅背上,這樣約有十幾米高,有點搖晃,最後他在一張椅子上放上一片羽毛,“羅漢椅”就逐漸停止了晃動,穩定下來。

    我是目不轉睛的看完整個疊加過程,等他疊完後,全場掌聲雷動。

    很多人都問他怎麼做到的?他專業的解釋說:“其實很簡單,只要稍微訓練,人人都做得到。萬物都是有重力,一根羽毛也是,只要找到它們的重心,讓它們的重力達到平衡,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平衡狀態。

    牛頓的第動量守恆定律清楚的解釋了平衡力: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就會保持靜止狀態、勻速轉動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過需要滿足四大條件:一是兩種力大小相等,相互抵消後為0;二是方向相反;作用點在同一直線;四是作用點在同一物體。

    因此平衡術是真的,也符合物理學的動量守恆定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運動的腳踏車不會傾倒;籃球運動員很輕鬆就用一條手指頂起了籃球並長時間轉動;走鋼絲…

  • 8 # 星宇飄零2099

    平衡術物理學當然能解釋,但是至於網上的那些平衡術是不是真的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達到平衡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每一個層疊物體的重心與重力方向的連線都剛好落在接觸點上。也就是經過接觸點的重力方向延線必定經過上面物體的重心,只要這樣物理上就能達到平衡。

    但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真正找準這個點並放穩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為了簡化問題, 其實可以把重力方向近似理解為指向地心。(實際情況是要考慮緯度和地球自轉的)

    另外如果在最底下一個物體上面層疊放置多個物體,那麼最底下的一個接觸點與地心連線的延長線必定經過接觸點以上所有層疊物體的重心。

    不過這其實是純粹考慮平衡的情況之下的,假如接觸點有超過兩個受力比較大的點,則重心可以適度偏離。如果有三個接觸點,並且距離稍大,則重心可以做較大的偏離。所以,其實要實現層疊更多物體,就需要找好更多的接觸點和更大的接觸面積。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解釋,但實際上玩這個的人都不會真正透過計算來玩,而是憑經驗和手感,這比你分析幾頁紙然後鐳射定位輔助擺放更靠譜,沒有人會找到一堆石頭後分析計算出每一個石頭的重心和根據接觸點計算每一層的重心,用這種方法根本沒法玩的,因為測量和計算實在太複雜了。

    除了石頭,硬幣也是經常被使用的,原理都一樣。

    小時候我們經常用撲克牌來堆砌,想想那個沒什麼玩具的年代也是夠無聊的,當然別人家的孩子還可以用積木……我小時候家裡沒積木……

    玩這個需要非凡的耐心和強大的內心,要經得起一次一次的失敗,要經得起功虧一簣的打擊,嗯,心臟不好還是不要玩了……←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的穿搭會讓一個人變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