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廟坐落在安康市女媧山鄉七里村。據當地百姓介紹,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餘間,殿堂三層,故又稱“三臺寺”;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在歷經了戰亂、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
就女媧廟儲存完好時的壯觀景象,筆者特地分別採訪了何家溝村85歲高齡的王道芳老人、何家溝村最有文化的長者現年74歲的退休教師張友中和女媧廟現惟一的守廟人46歲的何中山,他們都講述了從自己記事起印象中的女媧廟。
相傳,女媧採金州(現安康)南山五色石煉之補天,救民於水火,從此百姓康泰,風調雨順。女媧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廟,教南山民眾種桑養蠶,取絲紡綢,福祉於民。當地民眾為祭祀女媧的賢能聖德,將土地廟改建為女媧廟,供奉香火,頂禮膜拜。
為頌揚女媧“補天”之功,夏代在女媧山始建寶靈寺,後改為中皇廟、女媧廟,香火極盛,“登探者淑匿紛來,瞻禮者賢否沓至”。《路史》雲:“女媧始治於中皇山,繼興於驪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媧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媧廟。”唐宋以來,女媧廟歷經修葺擴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後,擁有正殿四重、房屋百餘間,是當時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譽為“名勝之方”。
解放初期,女媧廟仍儲存完好。此時的女媧廟共分三層殿,即在三臺自然地貌上建築,又稱“三臺寺”。一層是天井,內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樹,人稱“中皇古桂”。二層是拜殿,殿外兩條滾龍抱柱,樓宇古樸,雕龍畫棟,氣宇不凡;殿前有一頂門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贏二尺、厚寸餘、重約八九十公斤,據說此帽為胡敬德朝廟上香時的遺忘之物。三層即正北為正殿,供奉女媧娘娘、十八羅漢諸神。另分東房、西房和南房。東、西房各有一門,南房有兩門,即山門平心門。
在女媧廟西南側一里之遙的山巔,建有一座玉皇宮,即玉皇大帝的宮殿,四合大院,一個天井,內設正殿和火神廟,正殿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宮僅住三四個和尚,規模遠不及女媧廟,但與女媧廟遙遙相對,獨成景觀。玉皇宮解放初期儲存尚好,卻毀於六十年代。
女媧廟、玉皇宮和塔院的建築十分講究。建築所用木材就地取材,但寺廟塔院所用上千柱墩石卻來自安康旬陽縣的火岩石,此石堅硬無比,千年不化。採石後經眾縴夫從灞河用船運自徐家壩,再用牛拉、人抬、木滾等方法運至女媧山。廟院的磚瓦也很獨特。從古至今,女媧山一帶的山民大多沿襲土牆、木樑、石蓋的砌房方式,女媧廟卻單一色的青磚青瓦,而且磚的大小規格有七種之多,形狀又有圓磚、方磚、長磚和厚磚、薄磚、花磚之別。工匠們考慮到建廟耗磚瓦之巨,質量之高,特在女媧廟後山修建了窖場,至今後山還有“窖場”的地名。
平利縣收藏一塊《中皇山女媧氏廟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廟時由當任知縣古灃撰文,博引古今文獻較系統地闡述了女媧神話傳說。廟碑高3.3米、寬1.3米,歐體楷書,由3塊梨木精刻而制,工藝極為考究,系平利發現最大的木質碑刻。
女媧廟坐落在安康市女媧山鄉七里村。據當地百姓介紹,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餘間,殿堂三層,故又稱“三臺寺”;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在歷經了戰亂、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
就女媧廟儲存完好時的壯觀景象,筆者特地分別採訪了何家溝村85歲高齡的王道芳老人、何家溝村最有文化的長者現年74歲的退休教師張友中和女媧廟現惟一的守廟人46歲的何中山,他們都講述了從自己記事起印象中的女媧廟。
相傳,女媧採金州(現安康)南山五色石煉之補天,救民於水火,從此百姓康泰,風調雨順。女媧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廟,教南山民眾種桑養蠶,取絲紡綢,福祉於民。當地民眾為祭祀女媧的賢能聖德,將土地廟改建為女媧廟,供奉香火,頂禮膜拜。
為頌揚女媧“補天”之功,夏代在女媧山始建寶靈寺,後改為中皇廟、女媧廟,香火極盛,“登探者淑匿紛來,瞻禮者賢否沓至”。《路史》雲:“女媧始治於中皇山,繼興於驪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媧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媧廟。”唐宋以來,女媧廟歷經修葺擴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後,擁有正殿四重、房屋百餘間,是當時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譽為“名勝之方”。
解放初期,女媧廟仍儲存完好。此時的女媧廟共分三層殿,即在三臺自然地貌上建築,又稱“三臺寺”。一層是天井,內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樹,人稱“中皇古桂”。二層是拜殿,殿外兩條滾龍抱柱,樓宇古樸,雕龍畫棟,氣宇不凡;殿前有一頂門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贏二尺、厚寸餘、重約八九十公斤,據說此帽為胡敬德朝廟上香時的遺忘之物。三層即正北為正殿,供奉女媧娘娘、十八羅漢諸神。另分東房、西房和南房。東、西房各有一門,南房有兩門,即山門平心門。
在女媧廟西南側一里之遙的山巔,建有一座玉皇宮,即玉皇大帝的宮殿,四合大院,一個天井,內設正殿和火神廟,正殿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宮僅住三四個和尚,規模遠不及女媧廟,但與女媧廟遙遙相對,獨成景觀。玉皇宮解放初期儲存尚好,卻毀於六十年代。
女媧廟、玉皇宮和塔院的建築十分講究。建築所用木材就地取材,但寺廟塔院所用上千柱墩石卻來自安康旬陽縣的火岩石,此石堅硬無比,千年不化。採石後經眾縴夫從灞河用船運自徐家壩,再用牛拉、人抬、木滾等方法運至女媧山。廟院的磚瓦也很獨特。從古至今,女媧山一帶的山民大多沿襲土牆、木樑、石蓋的砌房方式,女媧廟卻單一色的青磚青瓦,而且磚的大小規格有七種之多,形狀又有圓磚、方磚、長磚和厚磚、薄磚、花磚之別。工匠們考慮到建廟耗磚瓦之巨,質量之高,特在女媧廟後山修建了窖場,至今後山還有“窖場”的地名。
平利縣收藏一塊《中皇山女媧氏廟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廟時由當任知縣古灃撰文,博引古今文獻較系統地闡述了女媧神話傳說。廟碑高3.3米、寬1.3米,歐體楷書,由3塊梨木精刻而制,工藝極為考究,系平利發現最大的木質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