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yy2004
-
2 # 大搏嘚不得
媒體的測試要客觀參考,條件設定的不同會有很大差異化
就目前國內的測試媒體來說,可以看到很多媒體已經做了一些純電動車的全天續航測試和極限里程測試。但是這個很多都是以廠家作為背書的形式來進行的,而且設定的條件都很單一,並沒有模擬到更多的苛刻條件和多維度的季節因素,以及駕駛習慣和負載等等條件。所以這個只能代表當時條件下的一個個體的參考例子為主。這個與燃油車的差異化會更大,因為要根據車載使用量,比如說用電量、空調開啟時間、大燈開啟時間等等,這都是因素所在,而燃油車這方面的負載不一定能在里程上體現出來,相對還是純電動更加明顯。
新能源車型的出場續航標準不同,電池和電機規格不同,車型尺寸不同,排行毫無意義這個真的是這個新能源領域中最大的BUG,也就是這個續航標準不同,車廠宣稱的續航里程都是能儘可能高就高,因此大多數都用NEDC這個古老的標準來做宣傳。所以很難有廠家會將NEDC、WLTP和EPA三方面的標準都公示和測試出來,只有部分品牌比如說大眾的新ID.4就使用了WLTP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續航里程,但是宣傳的時候還是以NEDC作為配合,這個國內與美國的要求就差了很多,因為它們以EPA為主,WLTP為輔,所以這個標準不同就導致很多界定就不同了。所以廠家和媒體測試就有條件的說,你跑不到和我跑不到,不代表實驗室裡達不到。
但是很多人還是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電池容量和電機的功率要根據車型和驅動方式進行綜合判斷,也就是說車型級別還是在實際表現中有很大差異化的,一方面是電池容量越大肯定重量就大,另外一方面還有兩驅和四驅之分,加上轎車和SUV的不同,那麼這個界定就很模糊了,只能綜合個大概續航來決定續航里程到底可信不可信。而且媒體也沒有這個真正科學的方法和能力去綜合這些問題去測試出一個結果。因此這個排行測試就是個噱頭而已,以自己的理論和標準去劃定這個排行。
這就如同現在無論大小媒體買車拆來看用了多少材料,鋼板多厚,隔音材料多不多,底盤平整不平整等等這種拆車形式來判定一個車型的好與壞。而不是從結構和配置的組合,以及動力和操控的調教,以及現代車型的科學設計等等,以至於用磁鐵看用鋁製材料還是鋼製材料也能談論好與不好。甚至還有拆開發動機的零部件,來說發動機的細節哪裡用的材料不好會導致哪裡不好。這種就是媒體的自我設定,也就是他們在定義這個車的好與不好,因為自己能拆車就是有能力去判定一個車型的好與壞。你覺得這事情哪個可信呢?
-
3 # 威馬汽車車友會
您好,很高興回到您的問題,最近電動邦搞的新能源汽車續航測試活動關注度還蠻高的,在各個新能源汽車車友群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我翻了一下聊天記錄,我發現決大多數車主還是比較認可這份榜單的,而作為電動汽車車主的我把自己的車套入到這份續航榜單中發現偏差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個人對這份榜單還是比較認可的,下面說說為什麼。
首先,電動邦的續航測試是同一工況,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溫度,同一路線開始測試的,也就是說除了駕駛員的駕駛習慣是變數而已,其他的都是定量, 雖然每個人的開車習慣和腳法不同,但只要正常開,能耗都是在一個小範圍區間的,有差距,但也許沒那麼大。
另外,電動邦的續航測試中副駕駛位還會坐一個人來監督整個全過程,並且全程都是在直播下進行,以此證明測試的真實度和嚴謹性,所以我認為在這份新能源汽車續航測試榜單是可信的,並且極具參考意義。
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搞測試,出各種新能源汽車續航排行榜,這些測試都有多大可信度?不同駕駛工況搞這種排行有啥意義?有沒有高水平的媒體測試結果推薦一下子
回覆列表
只能作為參考,要想真正得出正確的排名,必須在完全一樣的道路,完全是一樣的環境氣溫,完全一樣的開車腳法,完全一樣的速度等等的情況下做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