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取材於西遊記的京劇劇目只有一出老生戲《沙橋餞別》和幾齣猴戲,因為西遊記講述的是神話故事,這種悟空戲的應工是武生或武丑,演員在舞臺上躥蹦跳繞,模仿猴子的神態,具有獨特的表演風格,而且不同的藝術家在臉譜,扮相,表演上又不盡相同,各有特點,雖然這個時期的劇目只有《水簾洞》,《安天會》等有限的幾齣猴戲外,但也是非常受觀眾歡迎的。民國以後,北方出現了兩位著名的京劇藝術家,就是李萬春和李少春先生,並且二人還是姐夫郎舅的實在親戚,這對兒享譽京津的大武生,對猴戲又有了新的探索。在那個“寧舍三畝地,不讓一齣戲”的年代,這兩位的猴戲在京津兩地可謂是拔了頭籌,於是乎形成了競爭局面, 這也表現出京劇藝人骨子裡的那股倔勁兒。李萬春先生的猴子臉譜上寬下窄,行內稱做“倒栽桃”,活潑俏皮,猴性盡顯。他創編的西遊記題材的劇目有《五行山》,《斗六賊》,《五莊觀》,《子母河》,《女兒國》,《真假美猴王》,《五百年後孫悟空》及《骷髏山猴王擊屍魔》,《十八羅漢收大鵬》等,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人稱“北猴王”。少春先生文武雙全,他的猴戲既有南派的靈巧,又不失北派的大氣。他設計的猴子臉譜應該是最具藝術欣賞性的,俗稱“倒葫蘆”。現在舞臺上大多遵循少春的臉譜,戲路也按他的來,像天津的董文華,《平原作戰》裡的李光老師,這也是唱猴戲的,這老二位都是少春先生的學生。他創編的劇目有《鬧地府》,《智激美猴王》,《十八羅漢鬥悟空》等,曾以拿手戲《鬧天宮》出訪世界各國,交流演出,有“美猴王”之譽。
民國時期取材於西遊記的京劇劇目只有一出老生戲《沙橋餞別》和幾齣猴戲,因為西遊記講述的是神話故事,這種悟空戲的應工是武生或武丑,演員在舞臺上躥蹦跳繞,模仿猴子的神態,具有獨特的表演風格,而且不同的藝術家在臉譜,扮相,表演上又不盡相同,各有特點,雖然這個時期的劇目只有《水簾洞》,《安天會》等有限的幾齣猴戲外,但也是非常受觀眾歡迎的。民國以後,北方出現了兩位著名的京劇藝術家,就是李萬春和李少春先生,並且二人還是姐夫郎舅的實在親戚,這對兒享譽京津的大武生,對猴戲又有了新的探索。在那個“寧舍三畝地,不讓一齣戲”的年代,這兩位的猴戲在京津兩地可謂是拔了頭籌,於是乎形成了競爭局面, 這也表現出京劇藝人骨子裡的那股倔勁兒。李萬春先生的猴子臉譜上寬下窄,行內稱做“倒栽桃”,活潑俏皮,猴性盡顯。他創編的西遊記題材的劇目有《五行山》,《斗六賊》,《五莊觀》,《子母河》,《女兒國》,《真假美猴王》,《五百年後孫悟空》及《骷髏山猴王擊屍魔》,《十八羅漢收大鵬》等,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人稱“北猴王”。少春先生文武雙全,他的猴戲既有南派的靈巧,又不失北派的大氣。他設計的猴子臉譜應該是最具藝術欣賞性的,俗稱“倒葫蘆”。現在舞臺上大多遵循少春的臉譜,戲路也按他的來,像天津的董文華,《平原作戰》裡的李光老師,這也是唱猴戲的,這老二位都是少春先生的學生。他創編的劇目有《鬧地府》,《智激美猴王》,《十八羅漢鬥悟空》等,曾以拿手戲《鬧天宮》出訪世界各國,交流演出,有“美猴王”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