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師兄吃瓜

    一樣的結局。

    法正處處遵循孔明的政策,沒有發現獨樹一幟的能力。

    定軍山一役也只顯示了其成熟穩重的指揮風格而已。

  • 2 # 民工愛歷史三國

    在三國時代西蜀北伐的統帥如果是法正,法正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指揮漢中定軍山之戰,用奇謀聲東擊西的戰術,擾的夏侯淵軍隊疲憊不堪,天氣炎熱曹魏將士在山林中卸盔甲休息,法正在山高處一看時機成熟發令旗讓黃忠殺出,夏侯淵還沒有來得及披盔戴甲上戰馬就被黃忠把人頭砍下來!殺敗張郃支援軍隊,西蜀大勝曹魏慘敗!這就是法正的定軍山優秀成績!

    本人認為北伐成功不只是法正和諸葛亮一兩個人的事,曹魏軍事國民力量大於西蜀,蜀道艱險糧食運輸艱難,持久戰糧食供應不上,再說曹魏有一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做統帥,所以說法正做統帥北伐也不能成功!

  • 3 # 沉睡的天堂

    法正先擔任過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後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法正雖有一定的統兵權利,但更多的是作為劉備的謀主,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再就是以尚書令參與國政,主要事蹟是與諸葛亮等人一同創立蜀科。

    而黃權就不同了,有過以護軍身份率領諸將迎接張魯,參與過漢中之戰的謀劃,在夷陵之戰還都督江北軍,帶兵經歷要比法正豐富很多。

    更神奇的是黃權在夷陵之戰走投無路,不得已投降曹魏後,繼續被重用,239年曹芳繼位後,曹爽和司馬懿輔政,而黃權卻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黃權以劉備重臣身份,歸降曹魏後,能夠在輔政大臣曹爽和司馬懿兩開花之間,成為車騎將軍而開府,大機率是有過不錯的功績,可惜涉及黃權在曹魏經歷的史料太少,只有與曹丕、司馬懿談笑風生的記載。

    黃權有著如此神奇的經歷,以至於那麼多蜀漢高階將領中,屬於最讓我感到可惜的,也是最能YY的。假設一下,要是222年的夷陵之戰後,黃權跑回蜀地會如何!

    魏蜀吳三國應該說都有一定的優勢。當然我說的優勢不是"魏佔天時,吳佔地利,蜀占人和."那一類老生常談。

    魏國佔據著中原一帶,那裡的經濟文化人口都最為繁盛。魏國擁有東西兩都,在政治上佔盡了優勢。

    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明君。任用無數良臣名將使魏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蜀和吳之間的差距拉大。為晉國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吳國佔江南之地自孫堅,孫策,孫權以經營三代,土地肥沃,人才濟濟。孫權在管理上費盡心機,使東吳大臣之間和諧相處。而且吳國從未遇到大敗。到孫亮時朝政為孫峻等人把持,國力衰退,然而孫休即位後以丁奉為大將斬了孫峻之子孫琳等使吳國得以繼續發展。

    不過孫皓即位後吳國國力再次衰退直至滅亡。蜀國佔了巴蜀之地,劉備以皇叔這張名片,使八方俊傑投之,丞相諸葛亮善於治國,在兼擁益荊兩州後國力基本可與曹操不分上下,但夷陵之戰後是去荊州更兼諸葛亮不明時局屢次伐魏失敗後,國力大衰在三國中最先滅亡。

    總結一下,在三國鼎立時國力對比應該是魏國最強吳次之蜀最後。所以,即使法正龐統在,法正龐統北伐,劉備防守東吳,蜀漢仍然不會一統三國。

  • 4 # 三國演義魏吳蜀

    定軍山一戰,黃忠能打敗夏侯的原因不僅僅是法正的奇謀,最主要的是在這場戰爭中 ,劉備和曹操投入的兵力相近,雙方實力接近,而夏侯敗亡是因為犯了致命錯誤。而在諸葛亮北伐時,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且曹魏的統帥都非庸才,奇謀並不一定能發揮奇效。

  • 5 # 春光寧美

    法正,龐統,諸葛亮領兵打仗不如徐庶,徐庶才是帥才,黃忠也可以可惜太老。關羽驕傲,張飛貪酒暴躁,馬超一勇之夫,趙雲太老實,魏延容易頭腦發熱貪功冒進,只有徐庶才是文武全才的帥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黎民百姓”中的“黎”是指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