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姥山人

    《老子》當中多次提到聖人,第三章中“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其中的“聖人”是懂大道的“大人(易經乾卦當中利見大人的大人)”,就是指教化民眾的管理者。並非百度所言品德高尚的智慧超高的人,那是儒家的解釋,跟老子所言的聖人兩碼事。莊子逍遙遊也提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是道家的“聖人”。而“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透過“無為”這種方式達到“無不為”的目的。道德經慢慢學吧,將來一起切磋。

  • 2 # 山澗一清泉

    開宗明義:《道德經》第三章中所說的聖人指的就是以道治國的人,所謂以道治國就是無為而治,而所謂無為而治就是指用自然規律來引導百姓、來治理國家,從而讓天下和諧穩定。

    第三章不是指什麼聖人的教化,教化是儒家的提法;也不是指什麼治民的要領,治民是法家的提法。這一章其實就是告訴統治者應該怎樣治理天下,才能讓天下長治久安!

    怎樣才能天下長治久安

    本質上就是一句話,讓天下萬物各歸其位,各守其職。所謂天地不言而四時行焉,就是這個道理。具體怎麼做?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貨,使民不盜;不令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為什麼要不尚賢、要不貴難得之貨、要不令見可欲?因為如果提倡尚賢、貴難得之貨、令見可欲,那麼就會自然的將天下人分類了,有賢人自然有不賢之人,有富裕的人自然有貧窮之人,從而天下人紛爭不斷,進而形成不同的階層,最終因階級不可調和的矛盾而產生戰爭。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主張: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不是讓人成傻子,更不是愚民思想,這只是讓人不要有過分的慾望,所謂“為腹不為目 ”就是這個意思,所謂常無慾以觀其妙也是這個意思,世人多誤解老子!

    我們需要跳出萬物以外,再來俯瞰萬物,才會如上圖一樣才能把地球看個真切,這就是老子的境界!

  • 3 # 小紅帽7120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如果從修真的層次來說,這裡的“聖人”是指那些已經獲得成就的修真者。具體內容就是透過不尚賢等,讓人內心迴歸自然平和清靜,虛心以養神,實腹以養氣,神氣相抱,打成一片,不讓精氣神洩漏,勤行之。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讓人脫離苦海。

  • 4 # 增空

    是指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帝王”。過去把帝王都稱“聖上”。有時也稱聖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想想真正儒、釋、道的聖人怎麼會不仁呢?又和百姓什麼關係呢?如果“聖人”是指特有道德的人,又怎麼可能以百姓為芻狗呢?或許應該說“以眾生。。。。。”這才對。所以這裡的聖人應該是帝王的意思。

  • 5 # 大白菜10000號

    道德經,實際叫德道經。德在前,而道在後。聖人指有德為前提,道指養育培養環境。在《呂氏春秋》孟春紀·本生一篇已經明確指出,最初產生生命的是環境,而養育生命並使他成長的是人。能養育培養環境的而不加以損害的是天子。而天子就是能夠自律又懂得培養環境的人,實際就是聖人。

  • 6 # 泰拉卡拉瓦

    聖人就是從實際出發,按天地客觀規律辦事的人。所以無為而為。不從實際出發,都是自以為是,是有為,或依靠自己的經驗,或將自己的慾望凌駕於自然的關係上,或想人為對抗規律。與規律背道而馳,事必將不成。

  • 7 # 伊尹597

    首先值得說明的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手抄本,是“聲人”,不是“聖人”。第三章的全文是。“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是以聲人之治也。……。這一章是老子教導修煉調心辦法。本章文意是,……,因此有聲望的修道者,治理的辦法是,讓心神空虛,腹部氣充足,削弱意識,強健身骨,永久讓修道者心神空,沒私慾,就沒妄為的慾望了,就沒有不可調治的了……。

  • 8 # 為啥名字要求唯一

    道德經分上下兩卷,通行本稱為《道經》和《德經》,且道經在前、德經在後。馬王堆出土的漢本“帛書”則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郭店出土楚簡亦同。在早期的稱呼中,此兩卷也被成為《上經》、《下經》,上對德、下對道。

    分別說下《德經》、《道經》、《上經》和《下經》名字的由來。古人給分卷取名通常只有一個目的——打標識,便於檢索。因此《德經》的名字來自德經首章首句“上德不德”。同理《道經》名字來自道經首章首句“道可道”。那真是隨意的很。

    而《上經》、《下經》則不然,這個名字是以分卷內容定名的。

    這裡再稍微解釋一下“上”、“下”的真實意思。上、下,不是上下左右的意思,而是用做動詞。

    上通尚,即崇尚,是指一個物件對其自身典型固有屬性或特徵的喜好。因此《上經》是在說一個得道的人如何持續長期保有他自己的大道。

    下是禮賢下士的下,是指一個人對其他人優秀品質的追求與求取。因此《下經》是在說一個普通人如何才能得道。

    而從零到一往往是比從一到一百更困難。老子自己也有“致數輿無輿”的表述。從這點出發,對於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我還是建議從道德經的《德經》讀起。

    關於樓主的問題在《道經》第三章,實際不好回答,因為缺乏前文的鋪墊。我只能儘量簡明解釋一下。

    文章原文是“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乎知不敢,弗為而己。則無不治矣”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對應了《德經》中第廿章的“以正之民,以畸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和第廿一章“其正閔閔,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

    而聖人之治其實指的就是“以正之民”。而正的終極目標就是使民“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無知且無慾,也不是真的無知無慾,是說知道不敢、知道畏懼,因此收斂自己的能力和行為而已。”這種理想狀態在戰國最終由法家在秦國實現,從而使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在這種國家沒人敢胡來,自然國家就治理好了,所以說“無不治矣”。

    因此這裡說的是“治國理政”的要領,大概齊和您的“治民”要領相對。至於標題提到的“聖人”就是指國家的領導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有條件,最好要讓孩子去大城市讀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