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龍角大將軍

    戰爭期間,如果沒有糧食保障基本上不可能打贏,當然這些糧食的包括任何可以填飽人肚子提供能量的。不管這種糧食是十足供應還是自己勉強的自給自足,都需要有足夠的糧食。

    戰爭爆發後,士兵如果吃不飽飯,那搶就扛不動;走不動路,需要轉移行動去其他的地方,速度趕不上;餓著人精神很難集中,瞄不準敵人,沒力氣了怎麼打得贏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打仗的常識。不夠你給士兵吃什麼,反正要可以吃飽肚子,可以提供能量,有力氣就可以了。打仗沒了糧食保障,有一頓沒一頓的,那是不行的。

    古今中外很多戰鬥的失敗,不是沒有武器彈藥,而是因為沒有糧食了。沒飯吃,而待的地方什麼可以吃的東西都吃完了,人走不動進攻防守不了,沒了力量揮舞兵器,只剩下信念堅持著,當信念沒有了,也就打不動了。

    士兵打仗,無論如何都要吃飽,吃飽有力氣才是打仗可以贏的基礎,不吃飽沒力氣就不能全力應敵。士兵要能動起來,那才打的動仗,力氣都沒有不能動,那怎麼打仗?沒有力氣,那有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沒什麼用,因為使用不了了,連按鍵手指動一動的力氣都沒有了,武器也就成了擺設。

    當然有些戰爭,沒有充足的糧食也可以打贏,不過這種情況還是有些少的,不是普遍存在的,屬於特例。這些戰爭的週期一般都比較短,可以速戰速決。

  • 2 # 生活一觀

    戰爭極具破壞力,並且可能將正常的各種生產渠道和產品的供需有目標的被敵方試圖控制惑打殘。人不能不吃飯,戰爭期間,正常的農業耕作未必能妥善的進行,產量也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尤其戰爭陷入一定的困境時。糧食生產和儲備的主動供給保障尤其體現在平時的產能和超前的採購準備。但是戰爭期間能爭取到保持外進糧食和其它的物資供應渠道也是重要的。糧食如果被敵方有效的切斷,自己的儲備所剩無幾,那戰局的輸贏就可能要顯現了。

  • 3 # 諞憨傳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三天沒糧大半躺,一週沒吃餓死光。可見糧食不僅是民生基本保命之需,更是一支軍隊堅持鬥爭打勝戰爭的基本保障。當然,隨著飲食結構的進步和演化。人體所需的食品,也已經從過去比較單一的幾種,發展到了多種綜合性科學性更高的食品,但仍不可忽視農作物糧食,在人類生活基本飲食結構中的最重要的主導作用。

  • 4 # 文人散客

    古人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足以說明糧食在戰爭中發揮的主導作用。下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這個話題。

    一,戰爭的根本是人,參戰的也必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中國有句古話叫“人是鐵,飯是鋼”“民以食為天”等等。足以說明糧食對人的重要性,如果從根源出了問題戰爭必然是失敗!

    二,近代史戰爭都說明了這個問題,淮海戰役中,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用獨輪車為八路軍送糧食從而保證了每個戰士有飯吃。這也是淮海戰役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 5 # 新手0202

    早十幾年前我與他國的糧食及農副業戰爭已經開始。經初步交手,我方在玉米、大豆、主要蔬菜的選種育種方面已經淪陷。牛羊豬雞等養殖業的優育優種方面也多為外資外企參控。飼料新增劑、化肥農藥等主要農副產品亦有外資外企參控。

    若雙方交戰,對方只要限制對手的基本生存條件,使對方少食限餐,勝負的天平自然就會發生傾斜,影響戰爭的勝負結局。

    自雙方交惡升級,我方即開始提倡節約糧油,反對餐飲浪費。同時積極開啟其他主要糧油農副產品的進口貿易及儲備,其應對之策足見與備戰無異。

  • 6 # 張家叔叔

    戰事發生,糧草先行。

    後勤供給,勝利保證。

    千年金言,告知後代。

    斷糧斷草,生命不保。

    何談戰爭,何談勝利。

    科技時代,尖端武器。

    無人飛機,無人戰艦。

    奪取勝利,強大軍隊。

    人是鐵 ,飯是鋼,深挖洞,廣積糧。

    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是,永遠是。

  • 7 # 丁DXY

    在歷代戰爭中,糧食佔有主導地位。軍隊一旦失去了糧食供給,基本上就是去了戰鬥力,特別是打巷戰或持久戰糧食更應該放在首位。

  • 8 # 毅力在閃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以食為天。

    發生戰爭沒有糧食是無法保障打贏!軍事再強大,原子彈導彈也得人吃飽肚子去發射!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是靠的小米加步槍。抗美援朝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主要因素就是我們的後勤部隊糧食沒有斷。否則打贏是無法保障!

  • 9 # 家事國事天下事匹夫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連糧食都不能保正談和戰爭。雖然提出這樣幼稚的問題,但也耍引起我們對目前中國農業的反思,不真正重視農業,靠進口糧食養活華人,和平時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向錢看就是一種短視行為。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

  • 10 # user3559594533375

    民以食為天、人為食而活、如魚不能離開水,現代戰爭科技的發展、人機並茂、強身健體、創新科技發展潛能、物資充沛。強國退敵、保家衛國。

  • 11 # 東義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古今中外對於打贏戰爭的必須條件、也是打贏戰爭的“鐵律”!沒有糧食,等於自取滅亡,想打贏戰爭,不可能!

    尤其是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

    換句話說;現代戰爭中的人,只是戰爭“鏈”中的一個“環”,只是戰爭中的一個“分子”,而這個龐大的戰爭“鏈”中,除去人外,大部分是屬於後勤範疇。

    要打贏一場戰爭,條件是很多的;武器裝備、地形氣候、保障能力、兵員素質,都是打贏戰爭的條件,而後勤保障是現代戰爭中的重中之重。

    1982年的“馬島戰爭”,英華人橫跨大半個地球,總航行1.2萬公里,卻打敗了在家門口作戰的阿根廷。戰後分析,是英華人的強大後勤打敗了阿根廷。此話毫不誇張!

    上世紀80年代,距離今天已經過去40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人全世界人再一次看到了“大英帝國”的雄姿。

    戰爭準備。在阿根廷人佔領馬爾維納斯群島過去僅4天,英華人就組織起了一隻龐大的“特混艦隊”,其中一線戰艦25艘,而徵調的民用船隻卻達70多艘,後勤保障噸位達70%以上。可見英華人對於後勤的看重。

    戰爭一共進行了74天,每天光耗費食物就達60噸,74天戰爭中,共計耗費各種油料達50萬噸,15萬噸其他各種軍事物資。英華人在長達1.2萬公里的漫長征途中,創造性的設立了,一個物資中專基地、一個前進補給基地及一個灘塗補給基地,在長達1.2萬公里長的征途上,組建了強大的物資供應鏈,有力的保障了英軍的作戰需求。在2.7萬名作戰人員中,有1.8萬人是從事後勤保障工作的,而一線參戰人員只有不足1萬人。戰爭中,共計進行了600餘次空中加油,每天往返穿梭與補給線上的船隻達50艘次。

    最後,戰爭以英國勝利而告終,英華人如願以償的奪回了馬島。此次戰爭,再一次體現出,後勤在戰爭中的作用。

  • 12 # 遊也雜說

    子貢問政於孔子,孔子說,足兵足食民信之。要打贏一場國戰,足兵足食是先決條件。一場戰役以彈盡糧絕獲得慘勝還有可能,一場全面戰爭卻是萬萬不能。當年國共內戰,黨中央決定先放棄延安,毛主席的原則是,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於儲存自己同時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而存人的必要條件當然是糧食供應。

    戰爭中後勤補給的作用和功勞不亞於前線,漢初三傑首功當歸管後勤的蕭何。明末兵制,衛所按軍制,每百戶,要有戰兵二十三人,其餘七十七人為輔兵,專事後勤勞役運輸生產。三國時曹操聚兵號稱百萬,其實多數還是後勤人員。龐大的戰爭人口需要的糧食是海量的,所以劫糧道破後方往往是戰爭中的一個極有效手段。袁紹烏巢軍糧被襲則一朝而潰,糧食是戰鬥人員戰鬥意志存在的基礎,所以說沒有糧食保障是根本無法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章魚帝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