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星一號
-
2 # 知足常樂0724
什麼是雙星系統?
這是一個天文科普知識,雙星系統指天體中由兩顆恆星組成在一起,各自按照自己的軌跡執行,相互依賴圍繞它們共同目標旋轉。人們在明朗夜空看觀察的星系中大約有50%恆星屬於雙星。在夜空中我們能看到的一半以上的恆星都是雙星,但它們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起來就像一個點;天狼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你會覺得它只是一個點,但是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你會發現它實際上是兩顆恆星,其中一些恆星實際上會繞著非常遙遠的軌道執行。
此時你甚至會開始質疑它們是否真的繞著彼此執行,但是有些恆星也可能彼此非常接近,以至於他它們可以從同伴身上取下物質;雙星系統中質量較大的恆星可以吸收質量較低的身上的物質,併產生一個微小的物質流,這些物質流再旋入物質量較大的恆星大氣層中。那麼行星能在雙星周圍形成嗎?實際上一些雙星可能比單星更善於形成行星,行星形成的基本過程叫做吸積,恆星在形成過程中留下了一個氣體塵埃環,這個環緩慢的聚集在一起形成越來越大的碎片,直到它們最終成為行星並變成球形;由於它們的引力,系統中的第二顆恆星將產生基本的雙重效應,它可能會加大沉埃的聚集,因此即使是具有少量物質的圓盤也能產生行星,並且吸積過程才會加快,使得行星形成的速度比單顆恆星形成行星的速度更快。
天文學家確實在來雙星系統周圍發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行星,還發現雙星系統中大約40%~60%的行星形成圓盤,但是雙星系統周圍的絕大多數行星是不穩定的,來自兩顆恆星的引力拖拽將導致行星要麼撞向其中一個恆星,要麼乾脆直接飛出系統;但有些行星是穩定的,第一種情況是當兩個恆星非常接近,並且行星圍繞這兩個恆星執行時,行星可以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軌道上,第二種情況是恆星彼此非常遙遠,因此行星只圍繞其中一顆恆星執行。但是此時人們仰望天空仍然可以看到兩顆恆星,只是其中一顆會比較大而已罷了。
-
3 # 寒蕭99
雙星系統就是兩個天體組成的系統,一般來說指的是恆星之間,若兩個行星之間質量相差不多的話,也可以稱為雙星系統。
以前人們認為雙星系統在恆星中所佔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才知道雙星系統在恆星中佔的比例還是很大的,目前觀測銀河系中的雙星及多星系統,所佔的比例在50~60%,而像太陽這樣的單星才是少數的恆星。
恆星的雙星也分為很多種類,比如光學雙星,指的是在觀測的角度看到兩個恆星非常接近,但實際上只是投影造成的假象。而我們這裡所說的雙星一般指的是物理雙星,也就是真正兩顆恆星在一個系統裡。
其餘分類還有食雙星,密近雙星,分光雙星等等分類。
至於行星之間的雙星是另外一個概念,比如冥王星和卡戎,兩顆星的質量相差不大,並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運轉,這樣的天體廣義上也可以算是雙星。不過,通常來說,我們談論的雙星都指的是恆星。
回覆列表
雙星系統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靠得非常近的恆星系統。在某些情況下,兩顆恆星與地球的距離相差很大,但它們剛好出現在地球夜空的相同方位,所以這兩顆恆星看起來靠得很近,這就是所謂的光學雙星。還有一種雙星被稱為聯星,它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彼此具有引力作用。兩顆恆星同時圍繞著它們的共同質心旋轉,這種雙星存在物理聯絡,所以又稱物理雙星。
在銀河系中,這兩種型別的雙星數量很多。織女星和天琴座ζ(織女三)組成了光學雙星,織女星距離地球25光年,而天琴座ζ距離地球156光年。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屬於一個物理雙星系統,天狼星A(主星,一般簡稱天狼星)和天狼星B(伴星,這是一顆白矮星)的平均距離為20天文單位,環繞週期大約為50年。這兩種雙星系統在肉眼看來都是一顆單星,但透過天文望遠鏡可以辨別出來。
事實上,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多達85%的恆星都是屬於多星系統——即由兩顆及以上的恆星透過引力作用組成,而像我們太陽這樣的單星其實較為少見。這是因為恆星都是由星雲發生引力坍縮而形成,而星雲的密集區域通常不止一個地方。如果不夠密集,則會坍縮形成褐矮星或者行星。如果足夠密集,則會坍縮形成恆星。因此,很多星雲中都可以形成至少兩顆恆星。
物理雙星系統在天文學中非常重要,它們的質量很容易透過環繞運動規律估算出來。估算出恆星的質量可以推測出其溫度和視亮度的關係,從而確定它們的絕對亮度和距離。此外,還有一種雙星比較特別,它們的軌道平面恰好與地球共面,導致兩顆恆星的光度呈現週期性變化,這就是食雙星。這種獨特的雙星系統已被用於測量河外星系的距離,比如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誤差小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