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IaoPan

    這個和佛教有關,大地能生長萬物,故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的菩薩行,‘十地’即指十種菩薩修行的重要階位,在佛典中,不同的經論,往往對十地的內容有不同的描述。

    關於十地的意義,各宗因所據教義有別,往往有不同的解說,茲依法相宗教義試釋華嚴十地如次︰

    (1)歡喜地︰菩薩至此位舍離無始以來的異生性,初得聖性,具證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故名。

    (2)離垢地︰菩薩至此位圓具淨戒,遠離煩惱垢,故名。

    (3)發光的︰菩薩至此位成就勝定、大法、總持,發無邊妙慧光,故名。

    (4)焰慧地︰菩薩至此位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增智慧焰,故名。

    (5)難勝地︰菩薩至此位,能令行相互違之真俗二智互合相應,故名。

    (6)現前地︰菩薩至此位,住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現前,故名。

    (7)遠行地︰菩薩至此位,修行進入無相行,遠離世間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故名。

    (8)不動地︰菩薩至此位,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故名。

    (9)善慧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微妙四無礙辯,普遍十方,善說法門,故名。

    (10)法雲地︰菩薩至此位,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如虛空覆隱無邊二障,使無量功德充滿法身,故名。

    擴充套件資料

    金剛喻定

    又,十地的滿心,名金剛喻定。因此位的定力能破一切煩惱,猶如金剛之能摧一切物,故名金剛喻定,又稱為金剛三昧或金剛心。若由此再開出一等覺位,則成四十二位。

    等覺為斷惑的最後位,是因位的最上位,與果上的妙覺僅差一等,次生即可補前佛處而作教主,故亦云補助位。但是,《瓔珞經》則稱為無垢得,以雖有煩惱餘習,然只如微煙,有等於無,故名無垢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是為取悅別人而活著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