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左
-
2 # 論史
我個人認為絕對是松錦之戰對明朝的打擊更大。
我們來看看松錦之戰明軍的兵力構成,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玉田總兵曹變蛟、寧遠總兵吳三桂、薊州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楊國柱等,計總兵官八,軍十三萬,馬四萬匹,明廷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擠出了供這支軍隊一年的補給。明廷很顯然在這次戰役中調集了所有精銳邊軍。
而此戰的結果是明朝最後能抽集的兵力全軍敗歿,總督成擒,此役之失敗,關外憑藉頓失。至此,清軍得以長驅直入,進叩燕都,問鼎中原矣!說這場戰役威脅到明朝社稷危亡也並不為過。
我看了一下《國榷》中談遷對這場戰役的評價,在結語中他如實說道:“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而孫傳庭在當時的軍隊構成是一為新募加以訓練的新兵,二是原來的陝兵。所用者的戰鬥力當然遠不如松錦之戰中已經損失的九邊精銳。《明史》記載當崇禎皇帝催促孫傳庭出師的時候,孫傳庭上言:“兵新募,不堪用。”這應該是事實。
事實上,明朝最後一支頗具戰鬥力的有生力量就是清軍殲滅的。我想假使當年松山之戰未敗,如果調邊軍攻打李自成,獲勝機率肯定比孫傳庭的新募之兵大的多。
-
3 # 萬歲1148858845
我們華人典型的以成敗論英雄,成王敗寇思維極其嚴重,因為後來李自成失敗而滿清統治中國就妄論得失!事實上滿清從皇太極到多爾袞乃至順治都沒有統一中國的想法,最多就是希望如當年金太宗那樣驅逐明朝到南方就心滿意足了(皇太極還為此向諸王貝勒發金太宗傳)當年真正威脅明朝的且打擊最大的還是李自成 ,福王是崇禎的親叔叔被李自成所殺,這在當年的政治影象是震撼的,之後孫傳庭的四萬軍隊事實上是明朝朝廷最後一副鎧甲(兵部尚書語)而真正滅亡明朝的也是李自成
-
4 # 大福讀史
個人認為是柿園之役。作為一國之君的崇禎肯定是熟讀歷史典故的,雖然明軍與清軍鏖戰了25年,但是明朝卻仍然死死掌控著進出燕山的要道,並控制著山海關。以下為明清兩國1642年松錦戰役結束後的對峙圖,需要指出的是清朝此時的軍政中心與以往崛起北方,且南下騷擾中原的匈奴、鮮卑、蒙古不同,它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都在遼東瀋陽。它想要入主中原倒是可以學習它的先祖女真,但是山海關和燕山仍然是清朝不可逾越的天險。
當然,這種局面類似當年中原王朝掌控著的燕雲十六州,憑藉燕山天險對抗北方入侵的少數民族。如此,清朝想要入主中原就有點費勁了,雖然清朝在松錦之戰後緊接著又發動了第五次迂道入關之戰,但是此行仍然是以搗亂明朝腹心,摧毀明朝戰爭潛力為主,以迫使明朝南遷。但是崇禎即使低頭選擇求和也沒有動過南遷的念頭。但是柿園之役就不同了,戰後崇禎知道明軍慘敗後,不僅打算御駕親征,還動了南遷的念頭。只是因為柿園之役後,李自成攻破了潼關,突進了關中。這是否會讓崇禎回憶起了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兩個統一戰爭,秦滅六國、劉邦滅楚。
除了幽雲十六州外,中國曆來北方險要還有營州(今朝陽)、平州(今盧龍)。圖中共計17州,因後唐時寰州(朔縣)已經列入應州(應縣)管轄,故為16州。其中,幽、薊、瀛、莫、涿、檀、平、順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故稱為山前八州。其餘八州稱為山後八州。
幽雲十六州: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河北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
柿園之役前,李自成已經先後取得了項城之役、襄城之役、朱仙鎮之役的勝利。加上柿園之役,李自成的軍隊先後與明軍舉行了五場大規模的作戰,其目的就是控制自古以來兵家必爭的中原。
可以看出,有四次戰役是以來自陝西的明軍主力為主的。
項城之役:1641年9月,陝西總督傅宗龍率兵4萬出潼關,保定總督楊文嶽率兵2萬與之會師河南新蔡。李自成佯裝自項城向汝寧撤退,卻暗地射伏。追趕的明軍遭到伏擊後開始潰散,楊文嶽逃走,傅宗龍率殘兵6000退守項城,李自成率兵隨後攻克項城,俘殺傅宗龍。此戰明軍喪師6萬,“關中精銳,盡沒於項城”。
朱仙鎮之役:1642年5月,李自成包圍開封,崇禎急調擁兵10萬的左良玉援救開封。13日明軍趕至朱仙鎮,李自成率軍迎戰。李自成在明軍四周挖掘深溝,環繞百里,欲斷明軍退路,並在其上修築炮臺,發炮轟擊明軍,明軍大亂。15日,明軍各部突圍,左良玉逃至襄陽,從此“不敢復與爭鋒”。此戰後,明朝再也不能湊集援救中原的軍隊,也放棄了援救開封的打算。史載“十八萬人馬,一齊潰散,而中原之事,遂不可復問。”
柿園之役:1642年9月,孫傳庭接任敗死的陝西總督汪喬年的官位,於月底率軍出潼關,十月初到達南陽。兩軍接戰伊始,李自成又佯裝兵敗,並沿途丟棄輜重。明軍見狀競相爭奪,軍陣大亂。時明軍缺糧,不得已退到郟縣採青柿充飢。此時李自成派軍繞道明軍側背,自己親率主力迎擊明軍,前後夾擊之下,明軍大敗,被俘“將校七八十,步騎數千,火炮無算”。隨後,李自成又包圍了項城,擒殺保定總督楊文嶽,徹底消滅了保定援兵。戰後,孫傳庭敗回陝西,扼守潼關不出,並強行徵發壯丁與糧秣重新訓練了十萬新軍。郟縣戰後,孫傳庭重新審視局勢,他認為河南連年受災,農民軍糧秣必然會在數月後短缺。若扼守潼關,待其飢困無計時便發兵掩殺,可一戰滅之。此時,孫傳庭新組建的十萬新軍,在明朝大臣眼中是明朝最後的家當。對於孫傳庭堅守關中,明廷大臣多有贊同。
張鳳翔:孫傳庭所有,皆天下之精兵良將,皇上有次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兵部尚書馮元飆:堅壁潼關,專辦李自成;左良玉堅壁襄陽,專辦張獻忠。.....鳳皖兵扼淮、保定兵扼河,俟剋期會師,而不可浪戰。須賊飢困,無所掠突.....戒孫督以勿速戰輕戰,宜厚集兵力,多貯糧芻。
程源:臣愚以為賊必不渡河,但恐秦兵新敗,賊必乘虛而攻,使傳庭而憑關固守也,俟賊頓師城下,指盡能索,師老力疲,而後以取之,猶可為也。若以新敗之眾,開關延敵,萬一寇闖關而入,三秦一去,賊得端力渡河,天下事有不忍言者。
但是,崇禎則主張迅速出兵剿滅李自成。早先,孫傳庭在關中連續徵兵徵餉早已引起當地士紳和百姓的不滿,更有謠言說孫傳庭玩寇自重。迫於輿論壓力與皇帝逼迫,孫傳庭只好調集主力出關。1643年6月,孫傳庭兵出潼關,李自成採取佯敗戰術,拉長明軍糧道,一直將明軍從三門峽吸引到了汝州。時值大雨,明軍運糧車於泥濘中僅能日行三十里,李自成又派軍截斷了明軍糧道,明軍飢困交加,孫軍遂亂。李自成率軍猛攻,汝州一戰,明軍大敗,李自成率部窮追400裡,將明軍殘部趕到了洛陽孟津,孫傳庭慌忙渡河逃往北岸。隨後,李自成乘明軍無力防守,一舉攻破潼關,突進關中。孫傳庭率殘部於渭河抵抗,戰死。
李自成攻佔西安後,隨即派遣軍隊分三路出擊,先後攻佔延安、榆林、綏德、寧夏、慶陽、蘭州、河西走廊甘州之地,河湟谷地西寧之地,完全擁有了秦漢統一前的戰略態勢。
明朝自建國以來,為了防範北方,設定了九邊重鎮,陝西有三:延綏、寧夏、甘肅。延綏又包括四個屬地:慶陽、延安、綏德、榆林。松錦戰役中,明軍調集了九邊精銳參戰,但其中還是大同、宣府、薊鎮調發的最多。延綏、寧夏、甘肅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軍隊,所以明軍才能在項城、襄城、郟縣、汝州四戰中,陸續調發邊鎮精銳參戰。所以,李自成佔領陝西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滅明朝殘餘的邊鎮精銳。李自成攻滅明朝三邊後,雖然此時山西還在明軍把握之中,但是明朝已經沒有了可以與農民軍野戰的部隊。自此,李自成開始按照類似秦漢的步驟發動滅明之戰:先佔山西居高臨下,然後攻佔一望無垠的華北平原。
回覆列表
直接說我的答案,當然是松錦大戰對明朝的打擊最大,如果洪承疇沒有在松錦慘敗,就不會有後來李自成的重新興起,也就不會有孫傳庭的敗亡了。
先說說洪承疇的松錦之敗。崇禎十一年秋天,清軍從牆子嶺進入明境,兵分三路南下,兵部侍郎盧象升戰死。
此前,洪承疇和曹變蛟在陝西潼關的南原大敗李自成,李自成只帶了十八個人逃入商洛山中,關中的農民軍基本被肅清。
於是,崇禎皇帝徵調洪承疇、孫傳庭、左光先、曹變蛟、馬科等人率領甘陝援軍奔赴北京。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
崇禎十三年開始,清軍包圍錦州,兵部催戰,崇禎十四年七月洪承疇親自率領六萬大軍抵近松山,最終與清軍在松山、錦州一帶形成決戰態勢。
明軍集合八位總兵官和十三萬大軍,其中步兵九萬,騎兵四萬。清軍更是傾盡全國之力,外加北韓、蒙古援軍。
激戰之後,明軍死亡五萬餘人,吳三桂等少數人逃回寧遠。洪承疇和一萬多殘兵進入松山城,被清軍圍困。
崇禎十五年二月,松山城陷落,洪承疇被俘投降,遼東巡撫丘民仰、總兵官曹變蛟、王廷臣等將官和殘存的幾千將士全部被清軍殺害。
三月,祖大壽率領錦州城中的明軍將士出降,清軍進入錦州城。杏山、塔山也相繼失守。至此,錦州四城全部陷落,松錦決戰以明軍的徹底失敗結束。
松錦大戰的失敗具有戰略意義,洪承疇統帥的八鎮十餘萬明軍是明軍在山海關外的最後的主力,也是明軍中最有戰鬥力的核心部分,至此全軍覆沒,明清之間勝負已分。
再說說孫傳庭之敗。孫傳庭擔任陝西巡撫時,戰功顯赫,只是因為與大學士楊嗣昌關係太差,一直受到排擠,甚至入獄三年。
當洪承疇被圍困在松山時,崇禎十五年正月,孫傳庭出獄,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同年九月的“柿園之役”中,孫傳庭先勝後敗,在陰雨連綿中多日作戰,官兵的後勤保障大受影響,沒有軍糧,士兵們又冷又餓,只好採食柿園子裡的青柿子充飢。也因此,這次戰役被稱為“柿園之役”。
最終孫傳庭大敗,死亡士兵數千人,將官七十八員,孫傳庭逃入潼關。
一年之後的南陽大戰中,孫傳庭又遇到連雨天,大雨七天不止,道路泥濘,後方糧草運輸困難。孫傳庭只好退兵迎糧,李自成率軍追殺。在南陽,兩軍決戰。苦戰之後,官軍潰敗,狂奔四百里,四萬多人死難。農民軍乘勝攻破潼關。孫傳庭死於陣中,屍首無存,時年五十一歲。
此後李自成進入陝西,攻破西安,由山西一路殺向北京,所以《明史·孫傳庭列傳》中說:“傳庭死而明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