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塗鴉吐泡泡

    這個問題與戰役目的、運輸能力有很大關係。

    從戰爭的目的來看。是為了掠奪周邊的財富和震懾對手。這些城市擁有巨量的財富,一旦打下收益十分明顯,首先可以解決軍隊的錢糧需求。

    城池象徵永固的防禦體系,這些城池在建立時,選址是非常重要的。大都是古代的兵家必爭之地,咽喉之地,四面臨淵,或者有幾面是峭壁,易守難攻之地。軍隊可以藉助城池達到最大程度上的修正,減少最大的傷亡,得到最及時有效的補給。如果不打,繞過去,當然可以,城池裡的軍事力量並沒有被消滅,他可以在你和另一個城池對峙,或者戰敗退兵的時候攻擊你。腹背受敵,絕無勝算並且會對後面軍隊的補給造成威脅。如果佔領了,無異於為後勤補給打通了道路。

    古人是睿智的,許多時候很多城池是非攻陷不可的,而不能繞道而過

  • 2 # 山野論史

    久攻不下換一座城池攻打的事歷史上也經常出現,但結果往往很糟糕,不能完成原有的戰略意圖。古代修築城池是很有講究的,主要參考就是地理位置,一般都是處在比較重要的戰略要地,如果地方入侵,必須多的這些城池才能繼續深入,如果打不下來就繞道過去,後續會出現很多麻煩,前面遇到頑強抵抗無法順利回縮,弄不好還會被切斷後路,陷入危機之中,即便被繞過去的城池構不成和韋德威脅,單足可以切斷和後方大本營的聯絡。糧草軍需的轉運也會遇到很大的麻煩,所以戰略意圖不是打一下就走的話,不會採取繞過堅城的策略,遼國與大宋簽訂澶淵之盟,主要就是考慮自己是孤軍深入,後邊的很多大宋城池並沒有攻下,遼國軍隊不敢與宋軍長時間戀戰,最後只能談和退兵。

    類似的情況在明代也出現過,因為宣府守將羅亨信的頑強抵抗,瓦剌攻不進宣府,最後拿被俘的英宗做人質逼迫羅亨信開城門,七十三歲的羅亨信誓死堅守宣府,不為所動,也先只好繞過宣府直逼北京,在北京,于謙組織軍民開展保衛戰,宣府成了牽制也先兵力、配合北京軍民守城的唯一的一座漠北邊城。《皇明通紀》雲:“幸羅亨信忠義誓死以守,不獨一城蒙福,而京師實賴之。世謂亨信有安社稷之功,信矣。”後來,宣府建功臣廟,立亨信塑像於廟內,供後人瞻仰。亨信的事蹟被後人傳誦。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與前邊所舉差不多,戰略要地的攻取,是下一步軍事行動的保障,當年諸葛亮否定魏延的兵出斜谷也由此方面的考慮,一步一步堅實的向前推進,得到的土地才有保障,後續的軍事推進才可能獲得有力的支援,大軍前進才不會有後顧之憂。繞過堅城攻打下一城,那才是給自己製造麻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贊達拉戰爭使者重新整理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