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瞭解下:
物體的三種形態:固相、液相、汽相。
三相轉換的熱過程:
如何實現持續的蒸發製冷?
如何實現低溫環境蒸發-高溫環境下冷凝?
氣體的壓縮與膨脹: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P(壓強)V(體積)= R(氣體常數)T(絕對溫度)
氣體壓縮:體積 壓強 熱量 溫度↑ 用氣桶打氣
氣體膨脹:體積 壓強 熱量 溫度↓ 噴霧器噴出
製冷迴圈汽、液相變的熱過程:
一、蒸發器:蒸發、吸熱、等溫、定壓;
二、壓縮機:壓縮、升溫、絕熱、升壓;
三、冷凝器:冷凝、放熱、等溫、定壓;
四、膨脹閥:膨脹、降溫、絕熱、降壓。
選一種壓力、溫度接近常規易於沸騰的工質-製冷劑:
製冷劑:
氨、氟利昂:R22 ,即二氟-氯甲烷,CHCLF2
飽和點:1KG、-40℃;5KG、0℃ 。19KG、50℃。
對臭氧層有一定破壞,限制使用到2020年替代品 R410A、R407C 等;
它們都是無色,無味、無毒、無腐蝕性、不燃燒的氣體。同時它們又很容易液化,所以是一種很好的致冷劑。
製冷機的作用:
在自然狀態下熱量只能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正如水向低處流)
而空調的要求是要把低溫環境的熱量搬到高溫環境去;(正如要水向高處流)
製冷系統的效率:
製冷係數-製冷機組的效率指標也稱能效比; 製冷量與總的輸入電功率的比值;
其含意是每消耗一個單位的電能(或熱能)所產生的冷量;標牌上一般可以看到,用於空調大約在3左右。
空氣調節的功能:
調節室內溫度;調節室內溼度;調節室內空氣潔淨度、新鮮度;
控制大空間房屋內的空氣流向、流速;不要把製冷和空氣調節混為一談。
通風:空調;消防 排煙、組織氣流。
空調系統供冷方式:
冷媒不同:
VAV:變風量系統,組合機組、風道送風;
VRV:製冷劑系統,風冷模組、家用機組;
VWV:冷水系統,風機盤管。
空調執行中應觀注的狀態:
壓縮機:出口壓力(1300~1900kp)、溫度(60~90℃);
蒸發器:出口壓力(300~600kp)、溫度(5~10℃);
冷凝器:出口壓力(1100~1600kp)、溫度(50℃上下);
冷凍水泵:進出口壓力、溫度 10~15 ℃ ;
冷卻水泵:進出口壓力、溫度 50~60 ℃ ;
每臺轉動裝置的聲音、振動、潤滑油(50℃ )等;
真空度(吸收式):不同的機組及天氣狀況,引數會不同,應根據說明書和執行經驗確定。
各點引數的確定:
以溫度需求定壓力值;
製冷側溫度的確定順序:空調房間溫度(26℃)→送風溫度(15-20℃ )→冷水溫度(10-15℃)→蒸發溫度(5-10℃)。
冷凝側溫度的確定順序:室外大氣溫度(45℃ )→冷卻水溫(50℃~ 60 ℃ )→壓縮機出口溫度(60℃~90℃ )。
根據蒸發溫度與壓縮機出口溫度確定壓縮比(4:13)。
機械裝置維護保養的基本原則:
輸入輸出看引數:壓力、溫度、流量、電壓、電流、電量等;
密封涵墊無洩漏;法蘭、盤根、填料涵;
運動部件保潤滑;油位窗、加油週期、潤滑泵、軸承等;
固定部件不鬆動;地腳、壓蓋、支座等。
重點部位:
轉動機械(壓縮機、水泵):聲音、振動、潤滑、地腳、儀表、電壓、電流等;
水質:指標化驗、加藥、水處理裝置;
冷卻塔:觀察風扇、布水是否均勻、水質(特別應注意及時清理藻類、殺菌);洩漏;
空調、新風機組:進出水溫、壓力;風機聲音、震動;新風閥門開度;出風溫度;定期清掃過濾網;
風機盤管、出風口:定期清掃。
除錯:
1、壓縮機、迴圈泵、冷卻塔、空調機組的工作引數,應儘量接近說明書的額定值;
2、並聯執行的裝置,流量分配應匹配、均衡;
3、儘可能使裝置執行在高效率(額定)區間;
4、除錯正常、穩定後的引數,應記錄在案,作為巡視檢查時的參照值。
空調執行工作流程:
首先,我們瞭解下:
物體的三種形態:固相、液相、汽相。
三相轉換的熱過程:
如何實現持續的蒸發製冷?
如何實現低溫環境蒸發-高溫環境下冷凝?
氣體的壓縮與膨脹: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P(壓強)V(體積)= R(氣體常數)T(絕對溫度)
氣體壓縮:體積 壓強 熱量 溫度↑ 用氣桶打氣
氣體膨脹:體積 壓強 熱量 溫度↓ 噴霧器噴出
製冷迴圈汽、液相變的熱過程:
一、蒸發器:蒸發、吸熱、等溫、定壓;
二、壓縮機:壓縮、升溫、絕熱、升壓;
三、冷凝器:冷凝、放熱、等溫、定壓;
四、膨脹閥:膨脹、降溫、絕熱、降壓。
選一種壓力、溫度接近常規易於沸騰的工質-製冷劑:
製冷劑:
氨、氟利昂:R22 ,即二氟-氯甲烷,CHCLF2
飽和點:1KG、-40℃;5KG、0℃ 。19KG、50℃。
對臭氧層有一定破壞,限制使用到2020年替代品 R410A、R407C 等;
它們都是無色,無味、無毒、無腐蝕性、不燃燒的氣體。同時它們又很容易液化,所以是一種很好的致冷劑。
製冷機的作用:
在自然狀態下熱量只能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正如水向低處流)
而空調的要求是要把低溫環境的熱量搬到高溫環境去;(正如要水向高處流)
製冷系統的效率:
製冷係數-製冷機組的效率指標也稱能效比; 製冷量與總的輸入電功率的比值;
其含意是每消耗一個單位的電能(或熱能)所產生的冷量;標牌上一般可以看到,用於空調大約在3左右。
空氣調節的功能:
調節室內溫度;調節室內溼度;調節室內空氣潔淨度、新鮮度;
控制大空間房屋內的空氣流向、流速;不要把製冷和空氣調節混為一談。
通風:空調;消防 排煙、組織氣流。
空調系統供冷方式:
冷媒不同:
VAV:變風量系統,組合機組、風道送風;
VRV:製冷劑系統,風冷模組、家用機組;
VWV:冷水系統,風機盤管。
空調執行中應觀注的狀態:
壓縮機:出口壓力(1300~1900kp)、溫度(60~90℃);
蒸發器:出口壓力(300~600kp)、溫度(5~10℃);
冷凝器:出口壓力(1100~1600kp)、溫度(50℃上下);
冷凍水泵:進出口壓力、溫度 10~15 ℃ ;
冷卻水泵:進出口壓力、溫度 50~60 ℃ ;
每臺轉動裝置的聲音、振動、潤滑油(50℃ )等;
真空度(吸收式):不同的機組及天氣狀況,引數會不同,應根據說明書和執行經驗確定。
各點引數的確定:
以溫度需求定壓力值;
製冷側溫度的確定順序:空調房間溫度(26℃)→送風溫度(15-20℃ )→冷水溫度(10-15℃)→蒸發溫度(5-10℃)。
冷凝側溫度的確定順序:室外大氣溫度(45℃ )→冷卻水溫(50℃~ 60 ℃ )→壓縮機出口溫度(60℃~90℃ )。
根據蒸發溫度與壓縮機出口溫度確定壓縮比(4:13)。
機械裝置維護保養的基本原則:
輸入輸出看引數:壓力、溫度、流量、電壓、電流、電量等;
密封涵墊無洩漏;法蘭、盤根、填料涵;
運動部件保潤滑;油位窗、加油週期、潤滑泵、軸承等;
固定部件不鬆動;地腳、壓蓋、支座等。
重點部位:
轉動機械(壓縮機、水泵):聲音、振動、潤滑、地腳、儀表、電壓、電流等;
水質:指標化驗、加藥、水處理裝置;
冷卻塔:觀察風扇、布水是否均勻、水質(特別應注意及時清理藻類、殺菌);洩漏;
空調、新風機組:進出水溫、壓力;風機聲音、震動;新風閥門開度;出風溫度;定期清掃過濾網;
風機盤管、出風口:定期清掃。
除錯:
1、壓縮機、迴圈泵、冷卻塔、空調機組的工作引數,應儘量接近說明書的額定值;
2、並聯執行的裝置,流量分配應匹配、均衡;
3、儘可能使裝置執行在高效率(額定)區間;
4、除錯正常、穩定後的引數,應記錄在案,作為巡視檢查時的參照值。
空調執行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