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谷香情感

    不去養老院還能去哪?

    我朋友今年去上海看兒子,一年多沒見,帶了很多兒子愛吃的東西。上海的房子還是她省吃儉用,在兒子大學畢業前買的兩室一廳。現在退休了,想著多住一些時候,給兒子好做做飯照顧一下他。結果兒子見到她並沒體現出多高興,他以為男孩子不善於表達感情,也沒在意。房子很亂,吃了個外賣就準備給兒子收拾房子,結果兒子警告她什麼也別動,自己的東西怕她放亂,又抱怨她不提前告知自己,好給她開個酒店住。她氣的說,你又沒女朋友,兩個臥室,怎麼我就不能住?,隨後又罵了幾句兒子。兒子也不在理她,第二天上班走連鑰匙都沒給她留下,她想出門轉一轉都出不去,給兒子打電話,兒子卻說自己忘了。晚上回來很晚,也不問自己媽怎麼吃的飯,帶回一份外賣就不管了,鑰匙也沒給,讓她趕快回家,自己很忙不需要照顧,別給他添麻煩。朋友氣的直罵養了一個白眼狼,當天就坐飛機跑回來了。她本打算以後靠兒子養老,等老伴退休了一起在上海附近在買套小戶房,兒子以後成了家替他們帶孩子,現在終於死心了,攢錢自己養老吧,在不炫耀去兒子哪裡養老了。

    有時候做兒女的傷老人的心不是很在意的,但老人不得不開始學會獨立了,真不敢指望誰能養老了。

  • 2 # 愛生活的蘭子

    去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錢多就去好一點的養老院,錢少就去條件差一點的養老院,能自理的本人到是建議去個養老公寓,總比一個人在家好多了。不做飯有食堂,還有一些同齡人,生活不會太寂寞了。

  • 3 # 款款深情93661566

    我想七零後將來老了,應該有好幾種活法。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70後的老人現在也即將步入五,六十歲,也應該考慮退休後的生活了,他們比我們這一代四零五零的老年人幸福多了。我覺得他們將來可以去養老院,可以在家由社群養老,可以報團聚幾個同齡好友一起去老年公寓養老。可以旅居養老只要有經濟,身體許可。還可以聚幾個好友去農村租個大院養老,等等。現在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富足了,可以有各種養老方式。只要你們經濟許可,身體健康,都可以去按照你們心中的養老方式。過你們想過的老年生活。

  • 4 # 丹梔半夏在深圳

    必須養老院,不二選擇!

    原因一:我們的娃是獨生子女,再找個獨生子女,孩子們腦袋上面的老人太多,他們照顧不過來。我們七老八十,加上親家,最少總共有四位老人,讓小夫妻照顧,他們基本什麼都不用幹,基本就家和醫院兩條線了,那個時候他們的子女也到了生孩子的年紀,怎麼辦?上有爹媽們,下有孫子們,掰八瓣也不夠使的呀,我們再不自覺的一點去養老院,那就是謀殺我們的孩子,於心何忍

    原因二:國家的養老機構越來越多,管理監督機制也越來越健全,之前發生的虐待事件,以後估計不會有,所以,進養老院大機率不會捱揍

    原因三: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愛心與正能量的傳播,養老院會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經常會有各種有趣的活動開展,有年輕人來陪我們玩,少年聊發老年狂,老了老了,有激情四射的晚年生活也許一樣可期哦

    原因四:我們可以選擇老夥伴們入住同一家機構,這樣老了我們又在一起了,想想就快樂。

    所以,諸多需求,住養老院就是我們七O後養老最好的選擇,大家覺得呢?

  • 5 # 翼靈遛遛

    鍛鍊身體,爭取和老伴自己在家過到壽終正寢。實在動不了讓孩子把自己送去養老院,肯定不能麻煩子女伺候,他們偶爾來看看就好。希望到時候能推出安樂死,自己選擇什麼時候離開,低質量地苟延殘喘我不想要。

  • 6 # 濟南大本營

    別指望去兒女家養老,因為獨生子這一代人,從小對他們太照顧太周到了,他們自己也沒有那種考慮其他事情的感受,心中只有自己,有人說,他們是自私的一代,隨著社會發展,他們的思想也發生變化,生活理念和方式和父母一代有很多代溝,在他們的思維中很少把對父母的關愛放在心上,他們認為父母對他們的好和關心是理所應當,而且還覺得給的不夠。

    認清現實,調整心態,照顧好自己,關心好老伴,把錢守住,做好心理準備,在變了的路途上,過的開心愉快,想怎麼樣,就怎麼活。顧及別人,獲得不了回報,何不想開,為自己而活。世上的路不僅有一條,條條通向彼岸,一切會屬於自己的。加油哦

  • 7 # 柳葉481

    我也一個兒子,現有兩套房,兒子結婚了就分家各住一套。如果是身體健康,能自理,就先與老伴居家養老,如果是病了自理不了,兒子又沒有能力與時間照顧,到時再考慮去養老院。

  • 8 # 蒲公英86036119

    現在好好存錢,在身體好能自理的時候居家養老,可以請個保姆或鐘點工幫忙做家務。身體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去養老院。希望那時候國家能出臺政策允許安樂死

  • 9 # 家良472

    必須去養老院呀,獨生子女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我們,我們也不能衣老賣老說兒女不孝是不,只有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養老院了。

  • 10 # 花悅詩風姐姐

    必須的要去啊!

    一是儘量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吧。70後的孩子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將來結婚面臨雙方至少4個老人,當我們老的不能動的時候,孩子們估計就和我們現在一樣,上有老下有小,兩頭都是花錢的主。工作要忙,家庭要顧,經濟和精力上都很吃緊。能動的時候自己照顧自己,不能動就去養老院吧。

    二是現在獨生子女自我中心已經習慣了。父母可以毫無保留的付出,但是孩子卻不一定能夠感恩回饋。不是說孩子不孝順,而是我們這一代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孩子壓根就沒想到該怎麼回報父母。他想不到,也做不到,也就是說不要把養老這件事完全指望孩子,他們不啃老就萬幸了。

    所以,保養好身體,心情愉悅,多賺錢才是正道。老輩說的過河錢就是這個意思。

  • 11 # 曉章雜談

    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最大的已經50歲了,最小的也41歲了。養老話題也成了這一代人聚會時經常聊的一個內容。作為70年代人,我覺得等我們老了總得住一段時間養老院,等你生活無法自理的時候,養老院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人的衰老是一個過程,可能我們在70歲甚至80歲的時候身體還不錯,生活完全能夠自理,這樣自然不必去住養老院。可是身體狀況不由意志控制,當人生病了,甚至行動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不住養老院能行嗎?孩子如果在身邊、老伴身體還好的情況下,也許可以在家養老,但短期可以,長期就不行了,因為老伴兒也老了,沒有精力照顧一個不能行動的人,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也不可能長期伺候老人。如果孩子在外地工作生活,那就更別指望他們伺候你了。如果很不幸,老兩口身體都不好或者只剩下一個人,養老院度過晚年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許多人提起養老院就有些害怕,其實大可不必。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養老院的條件也越來越好,功能越來越完善,醫養類養老院可以滿足老年人的吃住以及基本醫療,比在家會好很多,起碼老人突發疾病或猝死會有人及時發現,及時送醫,不至於出現老人死在家裡幾天沒人知道的事。當然,不同層次的養老院及互助式養老,旅居式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實,想要晚年生活質量高一些,與在家養老或去養老院關係不是很大,而是與你的身體素質、經濟條件有著直接的關係。身體狀況好,行動自由,晚年生活質量自然要高。經濟條件好,就可以住高檔次的養老院,居住、飲食、服務等各方面都會很好。今天早晨看了一個新聞,一位39歲的單身IT工作人員,因生病無人照顧,選擇在養老院康復。他說來了這裡,過著早6晚9的生活,而且吃得很多,自己都胖了,偶爾還和老年人們一起追追劇(房間有電視,但不願意自己看,和老年人一起看電視熱鬧),言語中透著滿意。所以說,去養老院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不能客觀看待這件事的心態。

  • 12 # 焰火燒

    從眾多回答中,我發現了一個生財之道。

    大多數網友的回答都是:老了去養老院。咱們中國馬上進入老齡化社會,不久的將來,養老院一定是熱鬧非凡、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作為一個資深小財迷,我在認真思考,是不是開一間龐大的養老院,除了掙錢還能順帶給自己養老呢?

    親們,你們等我哦。

  • 13 # 美姐姐愛生活

    現在有關如何養老的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以後的獨生子女老了,要不要去養老院,這還真不好說,70後以後要想老了過的安心,養老的事趁年輕都得做打算,一是要好好的工作,多掙錢攢錢,把養老金多存,二是把自己的身體調養好,儘量少生病,三是教育子女關愛老人,有責任心和擔當,這樣70後到老了才能安度晚年。

  • 14 # 如東小張

    老一輩人都說養兒防老,確實是,70後這一代基本上都生了一個孩子!

    我們不能和過去一樣把養老和孩子掛鉤,雖然說不能什麼都向國外學,是與時俱進的理念並不與中國傳統觀念相背而馳,更談不上崇洋媚外。

    我先給一個明確的結論,我的觀念是,養兒防老不如自己養老,所以去養老院估計會成為一種趨勢。

    你包括現在很多年輕人越來越多恐婚,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敢要孩子,其根本原因還是現在生活壓力太大,上有70歲老母,下有三歲剛會走路的孩子,70後不容易。80、90後更不容易,大部分買房買車,一邊養孩子,一邊還貸款,還有高額的人情往來。

    養孩子的成本特別高,不像90年代社會貧窮,攀比就少,衣服只要不破就行,哪有現在這麼多事兒,更別提報什麼學習班兒了,以前大部分人都是靠種田為生,費也不貴,基本上滿足了自給自足。現在孩子上個幼兒園的學費比以前大學還要貴,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

    以前人壽命短,現在人呢?平均壽命越來越長,70後的父母,本該是該安享晚年的年紀,他們還要幫忙帶孫子,養他們的老人,我不是特別能掙錢的人,我將來會盡力照顧我的父母,給我的子女做一個表率!

    告訴她,我沒有太大的能力,我只能供你到大學畢業,以後的路你要自己走!嗯,因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將來我的孩子不養我的老,那就是我活該,我會自己去養老院。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非常願意付出,並不意味著付出就要有所回報,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談條件的。

  • 15 # 如意吉祥

    謝謝邀請,60至70年代人,響應國家號召,每家生一個孩子,口號是國家為你養老,大多數獨生子生,雙方家庭是四位老人,再加上現在開放生二胎,他她又有自己的工作,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為父母養老的!這兩代人都快要近入老年人了,自己準備存些錢,抱團養老,或者是去療養院養老,是最明智的選擇!

  • 16 # 金李良言

    養兒不防老,孩子看一段時間可以,時間長了不行,久病床前無孝子,工作不能丟,丟了工作養家餬口成問題,沒錢能看病嗎?孝心與工作舉兼顧。如此,病了住院,花錢找個護工,身體還行,在家養老,不能自理,去養老院吧。高高興興過餘生,平平淡淡離開,就不錯了。人不都是,出生時喜氣洋洋,離開時,悽悽慘慘慼戚。

  • 17 # 夏日蓮兒

    我就是70後,以前從不會考慮養老問題,但是隨著身體各項機能的逐步下降,也不得不為今後的養老考慮了。

    人老了很無奈。

    80多歲的婆婆,年輕時那也是村裡的風雲人物,用老公的話說:我媽是沒有文化,但凡她識文斷字的,怎麼也能當個村婦女主任。

    可是年輕時再風光,如今80多歲了,她也開始自覺不自覺地看孩子的臉色了。

    看她有時不必要的討好,我會勸她,“你不用擔心以後,再怎樣你有5個孩子呢,總有管你的,難過的是我們這代人。”

    正如題主所說,7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可70後本人,普遍家裡有兩三個孩子,從小物質匱乏,上學時考大學難,好不容易考上了,畢業時國家又不包分配了,結婚時指望不上父母,很多70後結婚都是租房子。

    日子好了給自己買房子,可還沒還完房貸就要為兒女買房,等給孩子買完房,攢了半輩子的錢,又一朝回到解放前。

    兒女多為獨生子女,想養兒防老,在70後人的身上不現實了。

    試想一對小夫妻,以後可能要面對4個或者更多的老人,先不說兒女是否孝順,就是想想,養老光指望兒女也不太可能。

    養老院可能是多數人的去處。

    我去剪髮的那家店的老闆娘,她是73年的,兒子大學畢業2年,她為兒子準備好了房子,說起以後的養老,大家都是一樣的想法,自己攢好養老錢,以後去養老院,不給兒女添負擔,只要兒女能經常到養老院來看望,就滿足了。

    當然以後養老的方式還是多樣的。

    有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或者家裡的親人姊妹,一起抱團養老,能一起結夥去養老院也比單獨去要好很多。

    大家一起互相照應著,身體好的多跑跑腿,互相關照著,有什麼事情大家一起幫著把把關,遇到事情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爭取,想來這樣在養老院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為以後養老早做準備。

    不過作為70後,現在就要未雨綢繆,給自己攢些養老錢,多交幾個知心的朋友,和兄弟姐妹和平友好相處,多積攢些親情和友情。

    還有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要過度透支身體,老了錢多固然好,但是沒有好身體 ,即使錢再多,日子也不好過。

    有個好身體,才有生活質量。

    有個好身體,不管去不去養老院,日子都能從容很多。

    如果你也是70後,那麼現在就開始為以後的老年日子多打算吧!

    —END—

  • 18 # 搬磚大叔的打油詩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代人是最可憐的一代人。不是去不去養老院的問題,問題比去養老院似乎更麻煩。聽我以事說事。

    上個月,我單位一名上班7年今年30歲的助理工程師小汪辭職並應聘到杭州地鐵公司去發展。辦理手續過程中,他的父親,一名典型的70後今年剛50歲的縣城中學老師給我打了電話,為了雙保險,這位父親還找到我以前的老領導也給我打了電話。兩個電話的意思一樣,都是讓我想方設法千方百計把小汪辭職的事情攔住,或者直接攪黃。

    這個父親的話讓我備感沉重和壓抑。他說,我們夫妻倆就這麼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什麼都順著他,我們給他在省城買了房子,也裝修好了,就等他找上物件,我們就安心了。他現在省城的工作安穩,收入不錯,卻突然要去杭州發展,那邊的工資和這邊一樣甚至還低點,但房價高了許多,生活成本也大了許多,又舉目無親的,我們真是難過的不知道要怎麼辦了。這個父親最後的一句話非常傷感,絕望。當我問到他下一步怎麼辦時,他說,這輩子指望兒子養老送終,恐怕沒有希望了,我們夫妻倆知道可能最終擋不住他,知子莫若父,這孩子性格比較孤僻,溝通能力弱些,應該不會有大的發展前景,如果他走了,今後我們夫妻倆只有砸鍋賣鐵,能幫他多少幫他多少算了,等我們老了幫不動了,也就只有悄悄自我了結拉倒了……

    最終我沒有如這位老師的願,沒有完成老領導交給的任務。因為小汪是成年人,而且離職的意願和態度特別堅決,特別強烈。我擔心強行攔住他,他會做出過激的反應來。真到那時候,單位和家庭雙方都難以承受。

    獨生子女如此,那麼生養的兒女多了是不是情況會好些呢?

    今年元旦剛過,我的同事老林90歲的父親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臥床不起,神志不清,白天昏睡的時間多,晚上幾乎整夜鬧騰。要說有什麼大病,確實也沒什麼大病,就是老了,各種器官進入了衰竭狀態。老林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按說人多力量大,兄弟姐三人輪流伺候老爺子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結果是把大家累壞了。老林的姐姐退休了,整個白天是她在伺候老爺子,八九個小時下來,60多歲的老大姐累的是腰痠腿疼,頭暈目眩。本來她身體也不好,這一來,老父親沒吃藥她到吃起藥來。老林的弟弟年齡稍微小一點,今年55歲,工作相對輕閒,身體也比較壯實,晚上給老爺子翻身,攙他入廁,陪他說話,給他擦洗等等,還能咬牙堅持湊合。59歲的老林身體相對單薄,伺候老爺子一晚上,第二天還要上班,幾天下來,便兩眼通紅,面色無華,挺不住了。他整天唉聲嘆氣,到後來漸生埋怨、感慨良多也是自然而然。兩個月後,老爺子走了。料理完後事,老林緩了一週多才慢慢將身體調養過來。談起照顧老爺子的兩個月,老林直搖頭,說,人老了高壽也不見得是個好事,走也走不脫,活也活不正常,可把兒女折騰壞了,這要是獨生子女,根本應付不來。

    古語說的好,久病床前無孝子。確實是有道理的,不是子女不孝順,有時候孝順需要很大的成本,身體和能力的成本,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事。

    那麼問題的關鍵點來了,70後這一代人,年紀大的過50歲了,逐步將面臨養老,而作為他們兒女的獨生子女們要麼還在上學要麼剛上班剛成家,他們能承受起陪伴父母給父母養老送終的重任嗎?

    我認為答案不容樂觀。為什麼呢?我們也不用看官方數字,以本單位同事和身邊親戚朋友為例,最近幾年,70後這幫人的獨生子女們陸陸續續參加了高考,不管一二三本還是高職,百分之七十以上(這個比例比較保守,應該要超過這個)都選擇報考一線城市的學校,去不了一線城市,想方沒法也要往發達地區跑。還是以單位同事及身邊的70後為例,他們中大多數在外地上學的獨生子女們都選擇了"身在他鄉為異客",根本沒有回來陪伴父母的打算。其中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高不成低不就,寧可在一線城市打工瞎混每月伸手向父母甚至向爺爺要錢繳房租耍明友,也不願回到父母身邊來。而70後的父母親們呢,比較茫然,無可奈何,又無能為力改變什麼。有極少數變賣家產魂不守舍地跟獨生子女"混"去了,大多數則提心吊膽過起了"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那種牽心掛扯遠遊不歸兒女的日子。在這種親子關係的特定現狀下,70後的父母們應該明白,他們的獨生子女們自顧尚且不暇,能拿什麼來贍養和孝敬他們呢?可以肯定地說,70後這一代人的養老,絕對是老大難問題。特別在許多不發達城市、欠發達城市,養老機制是否健全,是否能跟得上需要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們不用找數字,也不用聽數字。就以我們身邊的老人而言,大家會發現,幾乎很少很少有哪個老人在養老院生活。即便你偶爾聽到個把老人在養老院生活,似乎生活的也不是太美妙。同理,以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人而言,你幾乎找不到,也聽不到哪個人在養老院做護理工作。也就是說養老院這個實體及其良好地運作、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認同,對有些地方、有些地區似乎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事情。

    養老,這個沉重的話題,究竟怎麼破局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 19 # 杜銖寶

    要不要去養老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願意去養老院且有經濟條件的可以去養老院養老。如果沒有經濟能力想去養老院也是空想。最好的養老方式還是居家養老,特別是現在政府對社群養老服務機構的建立及選單式的養老服務這一項工作是十分重視的,有些地方做得出色有特色,可以複製推廣,社會的個人護理隊伍也在不斷擴大,老了不論是否獨生子女,不論子女是否在身邊,都不用愁沒人照顧,且生活過得比養老院更自由自在,更有體面尊嚴,服務更為貼心實在,心情更為愉悅,比養老院會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老了,選擇何種養老方式,須從各人的實際出發,只要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老年生活可以活出自我,可以活得開開心心。

  • 20 # 巖歌山語

    70後這一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這是不爭的事實。

    尤其是城市裡,響應黨的計劃生育政策,優生優育,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而農村特殊情況下還可安排二胎,顯然獨生子女的比例要比城市少了許多。

    這一代獨生子女都享受到了九年義務教育,整體文化素質高,有不少人受到高等教育,謀到了各自稱心如意的工作;有的雖然沒考進大學,但遇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揚長避短,仍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

    他們這一代肩頭擔子不輕,尤其在贍養多位老人上最為明顯,好在國家後來計劃生育政策有所放寬,允許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二胎。這樣一來,他們的子女就不是一孩化了,其獨生子女明顯就少了(除非個人不願生二胎)。

    70後獨生子女老了,在養老條件上要比上一輩優越,要採取哪種養老方式?完全可以按各自的具體實際、愛好、便利而定,並不侷限於某一種方式,可以進養老院養老,可以抱團取暖養老,可以居家夫妻相互依賴養老,也可以由兒女養老送終。當然,說不定到那時還將會產生更好的養老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基金回撤?如何看待基金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