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晨熙
-
2 # 中國夢192886835
我看就是變相的傳銷,我老婆就幹這,什麼事也不理,謀劃著春秋大夢,打著治病救人的幌子,欺騙魚肉百姓,什麼恆久生物電,都受了公司技術培訓的精神洗腦,他的上線還估吹治好一個病10萬還排號,能掙100萬,幾百萬的,我說讓她每年掙十萬就行,剩下的分給你們公司,公司倒閉了,你們什麼也不是,破壞家庭的禍首,一個女人整天在網上跟這個哪個不管男的女的閒聊爛扯,公司開會時,只能分享公司的好,不能說負能量,這是什麼公司啊,這是在山東聊城的發展的恆久什麼公司,也關於生物電的,在濟南培訓學習,洗腦技術超級厲害,來一個人,萬不能直接買裝置,傳銷的變種。
-
3 # 李志勇LZY
個人基研科續發現,世人真的有一天,能夠揭示出全部,宇然日月地球場間,公認正確的:天氣、地水、物性、人情、事業、存在、運動、變化、規律、歸宿的正確標準規則。
並能儘快使用真實有效的:氣功;水療;性道;情理;邏維;傳遞;助動;互益;構通;順暢統一做法共新。
自然較差環境出現的:身弱;體虛;患疾;得病;易亡的情況可能難止。
個認發現的,古時天人合一理,今日全新相符後,也包生物電磁等,存在認符用妥當,可以馬上患易去;反之也會立刻病重,請參考,謝啦。
-
4 # 冰雪RONGHUA
實話實說我不知道,我沒接觸過這樣的東西,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治病的功能。
不過現在保健的很多,也有養生的。具體怎樣我也不清楚。
要不就去醫院問問醫生,醫生也許也懂這個呢。
-
5 # 健康就好55146810052
生物電床墊是害人和騙人的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包括我自己也被騙了近2千元,什麼治百病,讓我睡了幾天差點要了命,現在咳嗽還沒有好,。
今天有一位網友問我,說他這次過年在老家,遇到親戚去保健會所進行“生物電療法”,就是保健人員腳踩電極,用帶電的手給人按摩,還給我看了看一些機構的宣傳介紹,問我這是不是偽科學,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1.如何評價生物電療法?
首先,"生物電"這個詞在醫學上很少獨立使用,更別說對“生物電療法”的準確定義了,一般在電生理學範疇這個詞的用法是:“XXX(器官、組織、細胞)的生物電活動(電位和極性變化)”,這種活動這是生命正常生理活動的表現,由於有其自然的節律,因此除非明確收益大於風險,否則不應當貿然干涉(心肺復甦時電除顫算是一種收益大於風險的干預)。
其次,如果一個人說他的產品有治療疾病的效果,就應當由他來拿出證據,而不僅僅是他說什麼你就相信。就一般的電刺激療法來說,比較常見的有鎮痛、改善區域性血迴圈、促進炎症的消散、軟化瘢痕、鬆解粘連組織以及興奮神經肌肉組織的作用。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相關裝置都需要有相應的技術審查,而且明確嚴格的臨床適應症和作用範圍。類似於給你電一下,就聲稱能夠包治百病,尤其是各種慢性病的說法都不足為信,常常也是因為療效短期之內看不到,才可以隨意的忽悠,還有一些則是短時間內的鎮痛,能夠緩解疼痛當然很好,但並不等於能夠治癒疾病,二者之間的區別要分清。
2.改善酸性體質是偽科學嗎?
我注意到宣傳材料中還說:經過電流作用“體液由酸性恢復弱鹼性(pH=3.35-7.45)”,其實人體的血液本身就是弱鹼性的,正是7.35到7.45之間,並不是因為體液酸性才會得病,而是因為你得了病出現了代謝性酸中毒血液才會呈現酸性,而且不同體液的自然狀態的酸鹼度也是不同的,比如胃液就是酸性的、十二指腸環境則是鹼性的,因此所謂的透過這些療法可以改善體液酸鹼度,鹼性體質就健康,毫無疑問是偽科學。
3.會有什麼風險?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似乎這是一家河北的生物技術公司推廣的產品,那家公司屬於直銷企業,也常常進行一些特殊膳食類食品的宣傳和銷售。由於採取的是直銷模式,消費者所接觸的保健技術人員事實上往往沒有專業背景,為了其商業利益,很有可能會過度宣傳,而這種宣傳難以被監管。產品本身沒有效果不算什麼,可怕的是有些老年人可能因為迷信保健效果,從而延誤了正規的治療。
其他風險主要來自於儀器,比如可能存在漏電的風險,造成心臟和腦部的損傷,另外往往這些產品會宣稱它是基於中醫的經絡理論,宣傳所謂“通則不痛“的說法,因此為了證明你的經絡不通,會把電流量提高,加重刺激,這有可能導致面板炎症甚至是燒傷。(鄧必駿. 功能性電刺激引起的燒傷(2例報告)[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1988(3).)
4.你可以做什麼?
我奶奶也曾經買過類似電刺激的儀器(大約二十年前了,不止一臺,我也體驗過,上小學的我都會找“足三里”),主要是因為這種儀器正好可以滿足經絡學說的需要。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人實在太懶了,總不願意自己好好運動、堅持鍛鍊,就喜歡躺在那裡接受被動的各種“按摩”、“刺激”,而且還總以為刺激越大越好。
我的經驗是趁著過年,家裡的年輕人不妨好好跟家裡的老人進行溝通,瞭解她們的健康狀態,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比如幫助理性就醫、提醒日常的生活方式要注意的事項,也可以試著讓老年人養成其他的興趣愛好。
瞭解一下家人有沒有吃什麼保健食品,或者類似的保健方法,年輕人可以進行一下這些產品的稽核,比如在食藥監局網站查查是不是正規產品,批准的功能宣稱是什麼?是否和銷售人員說的一致?上網查一查有沒有曝光過醜聞?有沒有被嚴懲過?所宣傳的產品或者成分有沒有被專家科普過?效果有多大?把這些知識與老年人溝通。
老年人迷信各種保健品或者所謂的保健方法、浪費大量錢財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社會性問題,改變老年人的思維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替代方案是你也可以替老人購置更可靠、價效比更高的保健品,甚至是你也誇張一下所提供的營養品功效,或許能夠起到安慰劑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