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叟雜談

    的確,雍正皇帝的即位,一直是人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

    雍正皇帝的父親康熙皇帝從十二歲開始,一口氣生了三十多個兒子。都說多子多福,而對於康熙皇帝來說,多子簡直就是災難。

    根據宗法制,嫡長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滿清在入關之前,並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皇太極、福臨都不是嫡長子。入關之初,滿清也不是很在意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康熙皇帝就是以老三的排行而即位。但是,到了康熙皇帝的時候,滿清入關已經數十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原地區的文化。其中就包括了嫡長子繼承製。根據嫡長子繼承製,胤礽作為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在兩歲的時候就被康熙皇帝立為太子。康熙皇帝對這個兒子也非常器重,非常重視對太子的培養。在太子成年以後,也經常把很重要的任務交給太子。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太子即位接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太子登基。比如康熙皇帝其他的兒子們,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同樣都是父親的兒子,憑什麼就你登基?於是康熙皇帝其他的兒子或明或暗地和太子展開了爭鬥。太子胤礽就成了大家的靶子。給大家當靶子的滋味並不好受。如果他能接班了,這樣的磨難就結束了。問題是,他父親身體很好。他苦等了三十多年,一直沒有機會。假如沒有兄弟們的逼迫,他或許可以繼續耐心地等下去。但是在兄弟們的逼迫下,他未免有些著急了。於是,太子衝動之下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他試圖逼宮,逼迫康熙皇帝退位。康熙皇帝在震怒之下,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後來雖說曾經再度立了太子,畢竟嫌隙已生,終難彌合。胤礽也再度被廢。

    太子被廢黜之後,其他的兒子們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先是皇長子因為表現過於突出,他甚至採取了一些巫術的手段,結果被別人告發而被康熙皇帝圈禁起來。皇八子胤禩有著八賢王的美譽,也有很高的期望,結果被康熙皇帝認為是結黨而失去了競爭力。接下來比較有競爭力的就是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

    皇四子胤禛一直暗藏不露。皇十四子胤禵則是比較高調。他們兄弟是一母同胞。康熙皇帝對他們二人都比較欣賞,也開始有意培養他們。康熙皇帝經常派胤禛去從事一些政務,而胤禵則是被康熙皇帝派到了前線去歷練。最終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突然去世。接著又有了康熙皇帝的遺詔,宣佈皇四子胤禛深肖朕躬,人品貴重,由他來即位。

    這就有些突然了。一些人對皇四子胤禛的即位合法性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康熙皇帝去世後,突然冒出來個遺詔?為什麼此前康熙皇帝並沒有明確暗示胤禛即位?是不是胤禛奪取了本來屬於皇十四子的帝位?一二百年來,人們一直聚訟紛紛,迄今為止並無定論。我個人以為,雍正皇帝即位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首先,康熙皇帝在晚年曾經多次派胤禛去祭天。而祭天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去的,在帝制的時代裡,祭天是皇帝的特權。康熙晚年,由於年事已高,不再自己去,而是派胤禛前往替自己祭天,其實已經是在宣佈自己將來要讓胤禛接班。

    其次,就胤禛的能力而言,也是比較卓越的。從後來他即位後的表現看,確實是一個非常勤勉的皇帝,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清朝的許多重要的制度,都是由他制定的。比如密摺制度、軍機處等等。

    再次,假如康熙皇帝讓十四子接班的話,怎麼可能不把他留在身邊呢?康熙明知自己身體不好,假如要以十四子為接班人,肯定會下令讓他回京的。事實上,康熙皇帝到死也沒有下令讓十四子回京。

    綜上所述,我以為雖然有種種傳言,雍正皇帝還應該是合法地繼承了康熙的帝位。

  • 2 # 大頭PIG

    我這麼回答。一,不管康雍朝發生什麼,毋庸置疑,雍正是一個好皇帝,如果他再長壽一點,脾氣不那麼急躁,會把康熙盛世發揚光大,二,因為雍正手上改革觸動了太多官僚集團,而官僚集團的下一代並不是官僚,很多人是文人,養尊處優的文化人,文化人要詆譭一個朝代一個帝王是很可怕的,三,從改革來說,雍正敢向皇親貴族開刀,敢搞官員收入改革,敢面對積弊不逃避,我就認為他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四,再噴他的人,其他的不說,去看看他留下多少文字吧,一天平均2萬字。我不說別的,這2萬字是思考後寫出來的,現在的社會,就是叫你每天抄2萬字也沒幾個人做的下來。這個有清宮檔案做依據。所以我說,雍正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 3 # 天涯孤客Jimmy

    謝邀。縱觀網友回覆,萃合幾近完美。在下僅作題外之答。雍正極勤政,不避艱險舉革弊政,是個有作為有擔當的帝王,舉凡五千年曆史,踞帝王之位者眾,然而鮮有胤禛之勤政者,以其中壽一生,殫精竭慮躬政,實在稱得上是位好帝王。可惜,政敵與積閒文人詆譭無數,兼且民間好事者潑油添醋,既損公義又毀良君,誠為可嘆! 君子活在賢良間,讓我們共掬心香,為滿清一北韓見的好帝王致上一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有冬的詩句飛花令5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