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崎峻戰史
-
2 # 使用者5068167100
有一種說法是,日軍戰列艦編隊過高的估計了美軍護航航母的裝甲厚度,普遍使用了大威力的穿甲彈,其結果是命中彈大多把美軍護航航母打了個對穿,但並未造成致命傷。我個人認為還跟日軍的僥倖心理和緊張程度有更直接的關係。萊特灣海戰,日軍本就是突襲為主,時刻擔心美軍主力航母編隊的空中打擊,雖然鬼使神差的衝進了美軍護航編隊附近,但是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下,作戰指揮和協調都出現了重大失誤,比如說大和號就因為躲避兩側魚雷襲擊出現了轉向失誤,導致艦體兩側都有美軍魚雷的“護航”,其他戰列艦也傻呵呵的陪著大和轉向,脫離戰場達十多分鐘。這一切都說明日軍編隊始終處於極度的緊張狀態,所以在無心戀戰的情況下命中精度當然就無從體現,更不要說還用錯了彈種。當然二戰中日軍的雷達及射控裝置始終沒有太大的革新也是一個原因。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薩馬島海戰大概是日本海軍最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場海戰了,看雙方的實力對比:慄田艦隊在經歷了錫布延海的磨難後仍保有4艘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的強大實力,不過其中有半數艦隻已經在空襲中受損;美軍護航航母編隊僅有6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和4艘護航驅逐艦,護航航母的最大航速不過20節,美軍艦隊中最大口徑的火炮不過127毫米艦炮,可以說從實力上日軍艦隊完全是碾壓式的。可是,海戰的最終戰果卻令人意想不到,日軍僅擊沉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和1艘護航驅逐艦,己方卻被擊沉3艘重巡洋艦,另有多艘戰艦受損。這是為什麼呢?這個要結合日軍艦隊的臨戰指揮和戰場的具體情況來分析。
薩馬島海戰是“大和”號戰列艦服役生涯中唯一一次對美軍艦隊發揮主炮威力。
慄田艦隊在10月25日抵達薩馬島外海之前,可謂一路艱辛,飽受美軍艦載機和潛艇的折磨,艦隊上下都十分憋屈,求戰心切,因此當發現美軍艦隊後自然有些興奮過度,而且最初日軍誤判美軍艦隊為快速航母編隊,要知道埃塞克斯級航母的航速能達到33節,慄田手下的戰列艦可跑不了那麼快,他擔心美軍憑藉航速優勢逃遁,於是不待重整戰鬥隊形,全隊以航行序列直接轉入攻擊,結果隨後的戰鬥基本上是各自為戰,毫無章法,打成了一場亂戰。而且,為了儘快縮短射擊距離,提高命中率,所有艦艇都全速開進。加上日軍的首要目標是航母,對於美軍護航艦艇起初並不重視,這就為美軍驅逐艦群實施近距離反擊創造了機會。
反映“甘比亞灣”號護航航母在遭到日軍猛烈炮擊後被迫棄艦的畫作,這艘倒黴的航母是日本海軍在晝間炮戰中取得的最大戰果。
其次,在薩馬戰場上除了美軍航母和驅逐艦外,其實還有另一支力量左右了勝負太平,那就是美軍艦載機,雖然美軍是護航航母,但艦載機還是有的,而且除了遭到攻擊的“塔菲3”編隊外,附近海域還有“塔菲1”和“塔菲2”編隊,這3個護航航母編隊在薩馬海戰期間出動了約400架艦載機!比當年日軍空襲珍珠港還多,這些艦載機向日軍艦隊輪番空襲,與美軍驅逐艦的反擊一起極大干擾了日艦的射擊,日軍的大部分損失是艦載機造成的。
這幅畫作展現了薩馬海戰中,美軍“雷蒙德”號護航驅逐艦正向遠處的日軍大型戰艦猛烈開火,同時釋放煙幕,注意畫面背景中染成粉紅色的水柱,這是日軍為了區分彈著而在炮彈中裝填染色劑的緣故。
說到日軍艦隊在薩馬島的炮擊命中率,縱觀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為數不多的晝間炮戰戰例,這次居然是最高的!有資料顯示,慄田艦隊的戰列艦主炮總共發射炮彈549發,命中10發,命中率為1.82%;重巡洋艦發射203毫米炮彈1606發,命中45發,命中率為2.8%;輕巡洋艦發射150毫米炮彈384發,命中17發,命中率為4.43%;戰列艦副炮發射炮彈453發,命中12發,命中率為2.65%。作為對比,在1942年2月的泗水海戰中,“那智”、“羽黑”兩艦總共發射203毫米炮彈1573發,僅有4發命中,命中率僅為0.25%;“那珂”、“神通”兩艦總共發射140毫米炮彈221發,全部失的,命中率為0;日軍驅逐艦總共發射127毫米炮彈515發,命中15發,命中率為2.91%。在1943年3月科曼多爾海戰中,日軍重巡洋艦共發射203毫米炮彈1611發,命中6發,命中率為0.37%;輕巡洋艦發射140毫米炮彈231發,命中1發,命中率為0.43%;驅逐艦發射127毫米炮彈19發,無一命中。薩馬島海戰中日艦射擊命中率的提高很大程度是因為在中近距離上展開攻擊,而且不少命中恰恰是來自對美軍驅逐艦的攔阻射擊。另外,還需要說明的,雖然日軍大口徑艦炮威力大,但射速慢,轉向慢,在近戰中反而不如美軍驅逐艦的127毫米速射炮來得靈活,所以美軍驅逐艦在遭到毀滅打擊前,完全有能力對目標造成相當的傷害。此外,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日軍艦隊在攻擊時使用彈種不當,多用穿甲彈,結果對於裝甲單薄的護航航母和驅逐艦反而形成過度擊穿,不能造成足夠的傷害,不過關於這種說法,筆者尚未找到確實的資料佐證,所以還請朋友們自行參考一下。
這兩幅照片是薩馬海戰中美軍護航航母遭到日軍炮擊的現場照片,左圖是遭到日軍近失彈襲擊的“聖洛”號護航航母,右圖是受到日軍交叉射擊的“甘比亞灣”號護航航母。“甘比亞灣”號最終遭炮擊沉沒,“聖洛”號雖然從日軍炮火下倖存,但在數小時後被日軍特攻機擊沉。
總而言之,指揮混亂、美軍驅逐艦的勇猛反擊和美軍艦載機的攻擊,共同導致了日軍艦隊在薩馬海戰中的尷尬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