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26458628992

    1、木鼓舞

    木鼓舞,貴州省臺江縣、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木鼓舞是流傳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擊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間舞蹈。其鼓型多以擷取自然生長的樹木軀幹,鑿空內部成型。

    一般木鼓舞為族群全體參與的大型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為族群的象徵,以敲木鼓、跳木鼓為核心的祭祀活動充滿著強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鮮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徵。

    2、古瓢舞

    這種舞蹈叫做“給哈舞”,也稱古瓢舞,古瓢之家鄉 送隴村。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乾脆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一根音柱兩根弦,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鳴箱內。

    古瓢琴的弦用牛皮絲做成,弓絲用棕絲做成,為了增加摩擦力故在旁邊加一些松油,古老古色古香,又因為諧苗音,所以叫古瓢。“給哈舞”是苗族同胞們一種古老的漁獵生活真實遺留下來的舞蹈形式,有古瓢琴伴唱,當地苗族同胞逢年過節和勞作之餘都要盛裝起舞。

    3、蘆笙舞

    蘆笙舞,貴州省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蘆笙舞,又名“踩蘆笙”、“踩歌堂”等,因用蘆笙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佈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壯、瑤等民族聚居區。

    是南方少數民族最喜愛、分佈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從已出土的西漢銅蘆笙樂舞俑分析,蘆笙舞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蘆笙舞大多在年節、集會、慶賀等喜慶時刻表演,主要有自娛、競技、禮儀三種類型。

    4、賜魚舞

    賜魚舞是在“拾官人”活動中所跳的一種原始漁獵舞蹈。裝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夾著醃魚的木棍衝著看熱鬧的某一人跳著武術性的原始舞蹈。

    這人就必須走進場來與原始人同舞,雙方舞到腳步、頭姿、手勢相合時,“原始人”夾的醃魚正好落到對方口中為止。這時“原始人”又去夾魚賜與另外的人。若雙方步調不一致,一場賜魚舞要很久才能結束,因此。很多侗寨絕大多數青年男子都會跳這種武術性的舞蹈。

    5、獅子舞

    中國《獅子舞》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

    形態可掬、溫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暱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淑芳為何離開易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