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繪本講師妖媽

    我家娃上的幼兒園,大班時開始學拼音,以及5以內的加減法,畢業時,生母和10以內的加減法教完了,但孩子們吸收和掌握的程度不一。

    佈置極少的書面作業,比如每個字母寫兩個,五道數學題,沒有硬性要求一定要交,只要求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寫寫劃劃。

    大班下學期時,很多家長特別焦慮,家長群裡抱怨老師教的太少,有的上了校外拼音識字班,新學期,有些適齡入小學的孩子,家長沒讓上,又去上了專門的幼小銜接班。

    我娃9月入小學時,6歲零2個月,不少家長、親戚都建議我再讓孩子上一年幼兒園,說是年齡太小,幼兒園也沒學啥,跟不上小學節奏,我沒聽,因為我覺得自己為孩子做的“幼升小”足夠她適應一年級:

    1、知識儲備滿足一年級上學期使用

    在娃五六個月大時,我家就展開了親子閱讀,幼兒園三年,精讀、泛讀的繪本總計超過500本,大班時開始共讀全文字童書小說,閱讀帶來的識字量、理解力、表達力的提升,遠遠高於同齡人。

    我曾拿一年級上的語文、數學書給孩子做測試,他能流利朗讀、掰手指頭計算出正確答案。

    我們當地小學一二年級時,都要求背誦《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幼兒園三年,這本書我和孩子一起背誦了全書。

    在知識儲備上,適應一年級絕對沒問題,事實證明,一年級他適應的很好,每天還有充足的時間玩耍。

    2、對小學充滿嚮往

    在大班期間,我常帶孩子去小學,透過圍欄看他的校園、看小學生放學、上體育課,上千人的小學校園和一兩百人的幼兒園相比,肯定氣勢宏偉,使他對新校園十分渴望。

    其次,我一直在為他入小學準備著各類物品,比如,許諾小學時給他買一個高低床,允許他按自己的意願佈置自己的房間,將帶他去文具店,由他親自挑選全套學 習用品……又特意接識了幾個上小學的大孩子,使他對小學異常向往。

    3、大班時儘量把學習融入玩樂中

    孩子能否較好的適應一年級,我覺得幼兒園大班特別關鍵。教育部門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弄的很多家長焦慮,擔心跟不上一年級;有些家長又盲目樂觀,認為”禁止小學化“,等同於”啥也不學“、”啥也不用學、不用管“。

    其實恰恰相反,幼兒園是強調“在玩樂中學習”的,私立園通常在大班時,都開始學拼音、及加減,只是進度緩慢、更講究“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

    在這一時期,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高質陪伴式學習,重視孩子對知識的吸引、作業的完成質量、學習樂趣的建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度解析刀片電池,說它是行業顛覆者,大家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