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44747964999

    1 喝湯適合在餐前喝,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飯前先喝幾口湯,有利於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飯前喝湯可使胃裡的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降低食慾。餐後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

    2 餐前的湯怎麼喝也很有講究。老火湯、煲湯若是餐前喝,最好要在煲的湯上下足功夫,儘量使煲出來的湯少油,少鹽,因為一般的老火湯很多人不會去掉油脂,更是熬上漫長的半天或者吊上一天的長時間,油鹽嘌呤含量很高,多喝反而不利健康。最好選擇口味清淡的蔬菜湯,不僅爽口,還不會增加過多的熱量。經常感到胃脹、燒心、反酸的人通常消化不好、胃酸分泌較少,不宜餐前喝湯,因為這樣容易沖淡胃液,更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3 在家喝湯比到飯店喝更健康,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患者,要喝湯儘量在家喝,在外就餐儘量別喝湯。餐館做湯除了加入鹽外,還要加入等量的雞精、味精。雞精的鈉含量大概相當於普通鹽的一半,而味精含鈉量大概相當於鹽的六分之一。所以,那些鮮美異常的湯鈉含量非常高,對健康不利。

  • 2 # 無限極

    這個問題,康康有經驗哦。

    夏天喝湯可以開胃養顏,滋潤健脾。但是,採用錯誤的煲湯方式,不僅會使湯中沒有有營養,還可能對身體有害。

    一些人認為煲湯時間越長,受熱就越充分,能溶出更多的營養。康康已經迫不及待的要上線“打假”啦!

    食物中的營養,一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許多營養素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

    隨著煲湯時間的延長,湯中會增加一些成分,但它們可不是什麼營養成分哦,而是嘌呤和飽和脂肪酸。

    肉湯,在熬製過程中,隨著時間慢慢析出動物脂質,包括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

    菜湯,隨著熬湯時間的延長,蔬菜中的維生素C和部分維生素B族會遭到破壞,降低了蔬菜的營養價值;同時,鉀和可溶性草酸鹽也會溶解到湯中,增加腎臟的負擔以及結石的發生風險。

    康康想說:我們煲湯真的沒必要「三煲四燉」啦!經過好幾個小時燉煮的老火湯僅含有少量的蛋白質、糖分和礦物質,湯的營養只比白開水多一點點。

    怎麼煲湯和喝湯才能兼顧美味和健康呢?

    康康來支招:

    1.煲湯不超過兩小時,煲湯前肉類要焯水,一般為1-2分鐘,焯水時間太長,部分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會因此而損失。

    2.煲湯先開大火煮沸,然後用小火煲。

    3.“去油少鹽”,喝湯前直接把上面的浮油撇掉,鹽要少放,喝淡一點的湯。

    4.喝湯同時要吃肉,只喝湯並不能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同時還會增加嘌呤和油脂的攝入。

    5. 如有高尿酸血癥、痛風的人,要少喝湯或不喝湯,可選用番茄蛋花湯、青菜湯等清淡的菜湯類。

    6.使用藥材熬湯前應諮詢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7.喝湯的速度不宜過快,細嚼慢嚥會給食物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

    8.飯前喝湯,可增強飽腹感,還可更好地控制其他食物的攝入,如果選擇飯後飽腹狀態下喝湯,可能會造成營養過剩。

    如果大家能注意這幾點,就更容易喝出健康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100歲年齡段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