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說網路小說作者賺錢,卻只能羨慕的當吃瓜群眾。 那麼,有多少人願意學網路小說寫作呢? 從大綱、細綱,整本書各章節的創作都講的那種。
6
回覆列表
  • 1 # 雲端忘仙

    世間百業,各司其職。

    有多少人願意學,我著實不知。

    我寫小說很累,有時會很煩躁,但有時也會念頭通達,酣暢淋漓。

    個人建議去關注下各位大神,會有詳細的寫作教學。

  • 2 # 雲山千疊

    想的人多,因為很多人都有夢想,特別是文學夢、作家夢。寫的人也多,因為渠道多,門檻低,只要會寫字,有故事,就可以寫。但寫得好,能堅持的並不多,畢竟,寫小說的目的,絕大多數還是為了收入,沒收入誰百萬千萬的寫?所以如果沒人看,撲街了,自然就激情不再,知難而退者,多矣!

  • 3 # 一默如雷

    言歸正傳,我們來談談網路文學。我再次重申,我對網路文學研究的論域界定是從網路職業化寫作模式出現開始的,這一點我在讀網路文學,能提高文學修養嗎?這個問題中進行過陳述,如果不嫌煩悶的話,可以去看看無妨。

    關於網路文學對傳統寫作的影響,首先在於它對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如果說,我們僅以作家為文學經濟主體來看待文學這個市場現象的話,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網路文學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學界中最大的經濟現象之一。按照年作家富豪榜的排序,在當年,中國作家版稅排行中,江南、莫言和鄭淵潔分別以萬、萬和萬奪得三甲,而在相距不遠,有另一張同為吳懷堯創始的叫做網路作家富豪榜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和骷髏精靈三位作家的版稅則分別高達萬、萬和萬。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路文學,尤其是職業化寫作的網路文學作家的市場獲利已經高到了一個堪與最優秀的傳統作家並肩的地步。雖然我們認為,錢多不一定就佔有足夠的話語權和地位,但是同樣作為經濟現象,當年西班牙在南美髮現的那4萬億兩白銀不恰恰就是洋人們之所以能在中國有話語權的重要因素之一麼?

    其次,是幻想文學的真正興起。幻想文學,和莫言所代表的“幻想現實主義”(hallucinatoryrealism)以及馬爾克斯所代表的“魔幻現實主義”(MagicalRealism)有著本質區別。縱觀傳統文學的最高獎項——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中,可能最貼近幻想這個詞彙的兩種書寫主義就是前面我分述的二者了,但不要忘記,他們都是“現實主義”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都是符合唯物史觀的。然而,我所說的這個幻想文學則恰恰相反,它所表達的文字主體是“唯心”的理想、夢想、幻想甚至是空想世界,而這個文學表現方向在傳統文學中只能佔據邊緣的地位。試想,一如《銀河系漫遊指南》、《太空漫遊四部曲》以及《魔戒》這樣的不朽之作,在傳統文學的視野裡何曾佔據過核心位置?但是反觀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叫做作家富豪榜的榜單裡的第一位的名字——江南,這個作家可是地地道道地寫幻想文學出身的人,而他的版稅居然以萬的距離遠高於中國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版稅收入,而另一方面,雖然江南的《九州》不是在職業化寫作和訂閱獲利平臺模式下的作品,但其也曾經是一種網路文學現象。面對著這個現象,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幻想文學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再次,是讀者介入現象的產生。在這個問題裡,我們要談論的讀者,不僅僅是選擇者,更多的是“參與創作者”。年,荀利波這位似乎是民俗學家(我也不好界定)的學者發表過一篇叫做《網路文學創作中的讀者介入型別分析》的文章,裡面詳述了關於網路文學的一些讀者介入的現象。通俗地說,這個現象就是讀者參與到網路文學的創作中來。由於網路兼具實時性,互動性和自媒體的基本屬性,且網路文學依賴讀者獲利,因此,在網路文學的創作過程中,讀者的意見會被放大,給予作者更多的意見和指導,甚至他們中的一些觀點,會直接影響到作者的創作思路。除此以外,以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網路小說《慶餘年》為例,這部小說的一些評論甚至被作者收輯為“評論集”,成為作品在網路平臺上的一個主體部分。這個現象在傳統文學和文藝學界是不可想象的。我們甚至可以試想,就算脂硯齋評《紅樓夢》評得再好,他在文學意義上的影響範疇是否已經介入到了作者創作的地步呢?由於沒有證據,我們只能存疑。但網路文學則不然,每一次影響都是可被記錄的。甚至有些作者(我讀過一篇相關的文章,但是記不起來了,請原諒我。)自己也承認,他的作品是由讀者和自己一同完成的。

    再再次,是評論自由化的問題。談到自媒體時代,我們首先要談到的是自由化評論,這種評論在很大程度上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兩個屬性。這兩個屬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網路這一平臺上的文學評論並不像傳統文藝學界(文學批評界)那樣呆板和具有功利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某些人在推薦某些網路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去看看這本書的訂閱量和點選率如何,這本書下面的評論又如何。但是反觀傳統文學作品,發行量和實際閱讀量本身就不是同一屬性的東西,而我們能看見的書評又實在少之又少。這就造成了網路文學評論與創作相關資訊的高度集中和更為簡便的獲得途徑。從這一點上說,網路文學評論具有先天優勢。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網路“炒作”現象的存在。但那可能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後,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種影響,至少,從文藝批評的角度出發,我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中曾經做過這樣的敘述:

    “如果我們一味地淺嘗輒止,而不科學分析網路文學作為一種通俗文學的積極發展態勢(我們知道,這種積極的發展態勢對網路文學主體而言是體現了文學性的進步的),不科學分析讀者群體的變化對這種進步所產生的積極作用,甚至武斷地用幾部反例就直接為一種文學品類下定論。那麼,我們忽視的將不僅僅是當代關乎文學本體最龐大的經濟現象,更將得到這樣一種結果:那就是大眾評論與文藝學界的相互撕裂。

    可以預見,這樣的撕裂決不只會停留在相敬如賓,涇渭分明的狀態之下。畢竟,我們實在見過太多的知識分子之間的劍拔弩張。”(引自讀網路文學,能提高文學修養嗎?)

    淺言之,我們現在需要做的,首先是正視這些現象和其巨大的影響力的存在,否則,其餘的一切都不過是空談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遙控打窩船遙控失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