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太陽2696

    職場新人和到一個新單位的人是一樣的。都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站穩腳跟,在試用期內開啟局面。儘早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不顧周圍環境的具體情況,急於表現出自己的優點和見解。下車伊始,急於求成。往往事與願違,冒冒失失成為笑柄。給自己難堪。

    新職工應該學高山流水。有勢而不壓人,順勢而為。不要學嚴寒,來勢洶洶,去也匆匆。

  • 2 # 逐月空間

    職場新人大都還是受歡迎的。因為,職場新人年紀輕、文化高、有熱情、有幹勁、愛鑽研、觀念新,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職場上的新生力量,是職場上的新鮮血液,是職場上承前啟後的中堅骨幹,也是一個公司未來的希望所在。當然,也有一些職場新人入職後,不太受歡迎、不太受待見,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一、職場新人適應新的環境較慢

    有的職場新員工應聘入職後,工作了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還不適應公司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導致與公司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給人感覺有點另類。

    有的新人對公司的考勤規定不適應,經常遲到早退,或工作時間溜號,工作期間自由散漫,不習慣被約束、被管理,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的新人對公司內部的各類活動不願意參與,甚至還有些不同的看法,與其他員工不合群,交往少,致使其他員工對其不瞭解,甚至產生誤解。等等。

    二、職場新人工作的主動性較差

    有的職場新人雖然有文憑、有專業、基礎好,但是,工作後,滿足於現狀,工作中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有的工作主動性差,不知道主動參與工作、承擔工作、考慮工作,叫一下動一下,推一步走一步;除了按部就班的完成本職工作外,對相關的工作不熱心,對公司的整體工作不願主動的去了解;工作中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不願意正常的加班,更不想多幹;對一些髒活累活和有困難的工作,不是主動去做,而是退避三舍。等等。工作的主動性差,眼高手低,老員工肯定就不會喜歡的。

    三、職場新人為人處事不夠周到

    有的職場新人初入社會,缺少社會知識,不懂得與同事的相處之道,為人處事較差。比如:見到領導和同事時,目中無人,不打招呼;與同事交流溝通時,沒有基本的禮節禮貌,說話直來直去;領導或同事交辦的事情,幹得怎麼樣、幹完沒有,沒有迴音,沒有反饋;對於同事需要幫忙的時候,不主動,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同事給其提供了幫助時,不感謝,覺得理所應當。等等。久而久之,領導不喜歡,同事不歡迎。

    四、職場新人對老員工不太尊重

    有的職場新人認為,老員工年齡大、文化低,從心底裡瞧不上;有的覺得與老員工有代溝,沒有共同語言,說不到一塊去,不知道怎樣與老員工打交道;有的覺得老員工早晚要被淘汰走人,沒有必要跟他們搞好關係;有的認為老員工能力弱、反應慢,工作上沒辦法配合;有的與老員工交往時,不懂禮貌,不用尊稱,讓老員工感覺到新人修養差。等等。因為老員工得不到新人的尊重,新人自然而然也就不受歡迎了。

    職場新人要想入職後受到領導和其他同事的歡迎,就要放低姿態,與同事打成一片;就要與同事和諧相處,尊重老員工;就要主動工作吃得苦,給其他同事一個好印象;就要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與同事融洽相處。只要新人自覺主動做好了,在單位裡還是很受歡迎的。

  • 3 # 窩在家裡的貓一隻

    我們單位這幾年新進的員工基本都是博士畢業了,這些新來的同事大多數還是不錯的,但有一些很快就被大家所厭惡,進而邊緣化。

    前幾年隔壁辦公室新進一個博士小劉,小劉來了以後很快就表現的比較另類,老聽他們辦公室的人吐槽他,因為沒有接觸過,不好評價,後來一件事讓我對他歎為觀止。我們單位每年都會給員工發生日蛋糕券,小劉一直沒有去領,工會的同事有天就專門把蛋糕票給小劉送到他辦公室了,當時小劉在忙,因為還需要他簽字,他就很生氣,譴責給他送蛋糕票的同事耽誤他時間了。

    後來有一次,我去找另一位同事,剛好小劉拉著這位同事讓她幫忙介紹物件,我就很八卦地站那裡聽了聽。小劉的擇偶標準是:女孩事業心要強,不能太粘人,不要老讓他陪著逛街什麼的做這些無聊的事,完了又說,要不是家裡催的緊,他才不想找呢。接著他又吐槽了他們辦公室的小張,小張和他同一年來的,馬上要結婚了,因為小張請小劉當伴郎,小劉不樂意。據小劉說當伴郎不僅要出紅包,還要坐車到小張老家,費用自理,而且他還表示自己和小張並沒有那麼熟,為啥非要找他做伴郎?我和同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我們單位還有一個博士小蘇,很能幹,來單位這幾年工作很積極,性格也不錯,在這幾年新進的同事中算是佼佼者了,我們都對他印象挺好的,但是他今年做的一件事讓我們重新整理了對他的認識。我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做專案,專案成員之間有交叉。打個比方,好幾個專案裡都有我的名字,但是隻有我的名字在排第一的專案由我負責,如果是排第二,也要做一些工作,排在後邊的僅僅是掛名而已。小蘇在一個專案裡排第三,那個專案成員只有三個人,排第一的是他們辦公室的老郭,第二的是小孫,負責的是老郭,小孫打下手,小蘇只是掛名,沒有做任何工作。但是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今年上半年小蘇拿這個專案申報了一個獎勵,這個獎勵是我們單位內部的,含金量不高,當時申報的人很少。小蘇申報的時候沒有告訴老郭,小孫事先知不知道不太清楚。申報的時候,小蘇排第一,小孫第二,還有三個不是該專案成員的三個同事,沒有老郭的名字。公示出來後,老郭看到了,很生氣,老郭不是那種能吃虧的人,小蘇這個行為確實越界了,不知道他後來怎麼安撫老郭的,這個事沒有鬧起來,但是也讓我們這些老同志提高了警惕。

    這些職場新人的表現讓我們這些原本打算混吃等死的老人感到了危機,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媳矛盾是不是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