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大一個福

    無意義的對比!首先是沒發生過,第二是隻針對單種作戰方式的對比只能雙方都是輸家!兩虎相鬥,兩敗俱傷,中國有句古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傻事,除非萬不得已,有才智的將領都不會這麼幹!如亞歷山大和項羽之流才願乾的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就隨著滅亡。強悍的項羽卻被劉邦滅了。第三戰爭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如果馬其頓方陣對抗戰國長戈方陣有可能的話,這就不是戰爭,是比賽!戰爭方式很多,方陣對抗只是其中一種!最後,可能馬其頓軍團還沒進入戰場就已經死了一半了,剩下一半也只能在那裡大罵對手不講規則,畢竟(孫子兵法)不是充話費送的,是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用鮮血寫就的!

  • 2 # 沒事叨兩句

    馬其頓方陣,自公元前333年的伊蘇斯之戰和公元前332年的高加米拉會戰以來,威名傳遍了古代地中海區域,馬其頓的敵人提起馬其頓方陣就會感到顫慄,因為亞歷山大大帝使得方陣變成了一種傳奇:他是不可戰勝的。

    馬其頓方陣主要有一下幾個兵種,他們的職責如下:

    長矛兵數量最多,攜帶馬其頓長矛(長13~14英尺約7.2米,雙手操作,後期的超過18英尺。長矛末端有配重利於平衡,兼做長矛折斷時之備用武器。),直徑2英尺的圓盾。 方陣中士兵們手中的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一旦最前排計程車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計程車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而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負責抵擋敵人的正面衝鋒。

    輕裝步兵矛的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可以遮住跪著計程車兵的全身),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善於近身他們主要的任務是防禦方陣側後或跟隨騎兵一起進攻。

    騎兵是由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負責對敵人衝鋒,衝鋒時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衝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後,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裡不再拔出,然後,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鬥。等到戰鬥勝利結束後,再去找回那些長矛。

    輔助兵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負責加大對敵人的殺傷戰果。

    秦朝的方陣,是秦國集權管控和強力軍事制度的集中體現,方陣中弩、步、車、騎的規則分佈。根據地形地勢,敵我方力量優勢對比,方陣的統帥擺陣布兵,時而嚴陣以待,時而機動靈活地調整著陣法的變換,以最有效的方式調集著內部組織資源。

    秦兵方陣兵種有長矛步兵、弩兵,車兵、戟(jǐ )和鈹(pī )步兵和騎兵。

    根據兵馬俑發掘,發現秦軍有一種長達7米的長矛,作戰時士兵手持7米長矛,將它端平,靠它很長的優勢刺傷敵兵。

    兵馬俑發掘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達10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的時候,就透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還有大型的攻城弩,射程更是達到1500米。

    兵馬俑發掘秦兵的兵車在衝陣時加裝防護和固定長柄戰戈,在衝擊密集陣型的步兵十分可怕。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戟(jǐ )和鈹(pī )。戟的長度在2.8m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與長矛手不同,持戟計程車兵可以單兵格鬥,對於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人才華是最關鍵的。鈹很像插在長杆上的短劍,長度界於戟和長矛之間,約在3.5m左右,持鈹計程車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衝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秦朝的騎兵部隊是可以跟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相媲美的強力存在。

    綜上所述,秦軍方陣在武器精良程度和兵種配合上,比馬其頓方陣要完美。首先剛開始的秦國弩兵就會使馬其頓方陣的長矛兵死傷慘重,配合戰車兵的衝陣,配備戟(jǐ )和鈹(pī )的步兵更是收割人命的利器。騎兵對戰經歷過跟匈奴血戰考驗的秦國騎兵也不會落下風。

  • 3 # 先讓三招

    馬其頓方陣有以2點優缺點,1馬其頓長矛最短也有二米,最長6到7米,冷兵器大規模交戰,最大的傷亡來之彼此之間,敵人的,自己人的踐踏。這有利於減少傷,古話說的好一寸長一寸強,整齊蜜集的陣型只要給馬其頓方陣,展開陣型,穩住陣腳,在往前平推。優點最大化儲存己方力量的,同時讓對方損失最大化。

    成千上萬組成的陣型,看似混亂,實則指揮官統一指揮,戰鬥意志,戰鬥意圖,和土兵素質執行力的呈現,這就意為這馬其頓方陣,長予太長加蜜集陣行,行動力太慢,對地形的要和配合要求苛刻,一但地形不平整,容易被分割包圍,陣形衝散必然會被潰敗。側面是最大死穴受不了春秋時期戰車幾輪衝擊。

    長戈方陣,春秋時期長戈最早是和戰車,弓手御者長戈一種混合兵種,戈弱點很明顯,用法單,本身形制有沒有予簡易。春秋戰國流行車戰,長戈適合戰車使用,但騎兵流行後,騎兵戰法靈活,功能多而強大,以弓箭,環刀,騎兵槍兵為主,長戈隨戰車一起被淘汰掉了。

  • 4 # 快樂的吸血鬼7

    為什麼總認為方陣兵厲害?那麼密集,而且只適合開闊平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那麼呆板,跟崇尚戰爭藝術的古人根本沒法比。孫子兵法十三篇,字字珠璣,充滿詭道,揚長避短。劫糧,偷營,放火,埋伏。很可能都不會和方陣兵拉開陣勢,就把他打敗了。退一步說,即使拉開陣勢,我們也善用地形,山地丘陵,兩山夾一溝,不信他能擺開。還有夜襲突襲,措手不及。再退一步,即使擺開,用火攻,硝石硫磺,菜油柴草,放到瓦罐裡,一排排扔進方陣,不信他們方陣還站的住。方陣是一種被淘汰的戰術,不管是馬其頓的還是長戈方陣。

  • 5 # 火器工坊

    看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足以說明題主對古典時期的陣型很不瞭解,首先馬其頓方陣並不是單手吃長矛,一個士兵的長矛要7米長,你一個手就是典韋許褚的力氣也是提不住的。所謂馬其頓方陣中的小圓盾,是用套環套在左臂上。長矛的使用是雙手提矛,尾端抵在地上增強矛陣的抗性。士兵在站前行軍時,長矛是分裝的,只有作戰時才會拼接成一根。

    關於馬其頓方陣的運作,是由統一的鼓點和號聲指揮,方陣縱深多達16列,當然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相應減少。前8列士兵猶如一堵長矛形成的牆壁,其衝擊力足以抵禦波斯重灌騎兵的兇猛衝鋒。多個方陣排在一起,就組成了中軍大陣。

    方陣後排計程車兵會配備一些輕武器,包括短劍、匕首,但主要的武器依然是長達7米的長矛。通常64名甲兵組成一個排,4096人組成一個初級方陣。初級方陣跟現代的一個師相同,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團,約32,000人。

    輔助部隊方面,馬其頓方陣中會摻雜有持盾兵(主要持多律長槍、西福斯短刀和阿斯庇斯圓盾)當然也包括一部分重灌步兵、輕盾步兵、弓箭手、標槍手和投石手、最著名的是亞歷山大大帝倚重的阿格瑞安部隊,這些人來自色雷斯山區,行動敏捷且作戰技巧高超。他們不著盔甲,甚至經常不帶頭盔,全身輕裝只攜帶一捆標槍和短劍作戰,是亞歷山大機動戰的核心之一。

    方陣的側面由夥伴騎兵掩護,他們騎著馬其頓最好的良馬,並使用最好的武器作戰。在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每一個夥友騎兵手執著緒斯同騎槍,身穿青銅護胸甲,頭戴波奧蒂亞式頭盔,但是他們沒有攜帶盾牌。在近身戰鬥或是騎槍折斷時,他們會使用科庇斯彎刀作戰。在座騎上,當時尚未發明出真正的馬鞍,他們會在騎乘處安放大塊的皮毯坐墊,且很可能在馬的前胸或是頭部有部分鎧甲保護,免受長槍、投射武器直接傷害。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夥伴騎兵以其高機動性從兩翼包繞到波斯的中軍大陣,直接衝到了波斯皇帝的帳前,逼走了大亞流士三世,從而贏得了戰役的勝利。

    然後再說春秋時期的方陣,春秋的方陣很多,偏偏就沒有題主所謂的長戈方陣,原因是長戈的使用方法為啄、割、撩,動作要求揮動武器,因此是不可能組成密集方陣的。事實上真正的春秋大陣也是長矛方陣,根據兵馬俑裡的兵器出土以及《六韜·武韜》的記錄,春秋戰國時期的長矛也得有6米長,是為夷矛。組成方陣時,長矛在前,組成矛牆,就像馬其頓方陣一樣。矛手之間左右距離半米,前後一米,前排倒下後排補上。長矛方陣橫排12排,縱列40列,這是一個長矛小方陣。小方陣後緊跟輔兵方陣,輔兵主要武器是短戈,士兵持大盾和短戈,掩護前方的長矛陣(半米的空隙就是讓短戈兵衝進去的)。在戰國初期,魏國以魏武卒最為精銳,指的就是這種短戈持盾兵。在春秋時期,長戈多用於車戰,而不是步兵。

    在戰國中後期,武器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變動,長戟和長鈹的運用使得方陣變得更加多元化。在長矛方陣中,會插入幾排鈹兵,鈹就是劍和長矛的結合,長度在3.7米左右,適合劈砍和穿刺,夾雜在矛陣中的鈹兵,可以中距離抵禦突刺過來的敵人士兵。而輔兵方陣,也改由長戟和長戈兵對半,不過這裡的長戈的長度已經大大縮水,也就是2.5米長,目的是解決掉突入到矛陣前的敵兵。

    在方陣的側翼,多是戰車掩護,和歐洲、西亞的戰車不同,中國的戰車車輪輻條有28根,這就使得車子賓士起來更加穩定,戰車根據大小分有四馬戰車和兩馬戰車,車上至少配備三人,一人御車、一人持弩、一人持長戈(戰國改長戟),其威力之大是西方戰車不能匹敵的。戰國時,車陣居中,側翼改為騎兵,這點在兵馬俑的編排中即可發現。

    在戰陣的前方,由三至五大排弓弩手組成,在敵人靠近前,負責遠端輸出。方陣後方在戰國時還有遊騎兵掩護。

    所以這麼比較的話,雙方各有各的優勢,中國的多樣性更強,馬其頓的矛兵更強,所以也只能是真刀真槍的幹一次,才有可能知道最終結果。不過考慮到華人多,所以中國佔優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利·波特》系列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