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df221
-
2 # 皇家橡樹1972
戰列艦“違章建築”最多的當屬日本戰列艦,比如說:圖片上的“伊勢號”還有“長門”、“金剛”…將艦橋加高到這種程度也是為了觀察的需要。
一戰期間的戰列艦根本沒有雷達,要想遠距離發現敵人並且首先開炮就需要使用大型的光學觀察裝備,也就是所說的光學測距儀,為了可以觀察到更遠的地方敵艦編隊,就需要將這種長達10米的光學觀察器材佈置在桅杆的最頂部,這樣才能看到海平面以下升起的敵艦煙囪冒出的濃煙。
“伊勢號”最頂部橙色箭頭所指的就是光學測距儀,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通常來說戰列艦是編隊的核心,它的主炮都是350毫米以上的巨炮,射程都在30~45公里左右,由於那個年代製造能力不足,炮管的加工工藝偏差很大炮彈打出去30公里之後就很難擊中2000噸級驅逐艦大小的目標了,而雙方艦隊挨的太近不但主炮發揮不出來射程優勢,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所以,戰列艦進行海戰時要“距離產生美”,既要發揮出主炮的射程優勢,還要儘量的首輪打擊就能命中敵艦,這需要桅杆最上面的測距儀測量和運算的非常準確才行…否則等敵艦編隊靠近了勝負很難預料。
我軍58式一米光學測距儀,在高炮部隊現在還在用,雖說老是老了一點,但它快速測量的準確性與高炮群的火控雷達相當,並且在雷達受干擾的情況下,它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而戰列艦上的光學測距儀的長度在10米(圖片上的是2.5米),“大和號”戰列艦上的甚至是15米級別的,這樣才能比較準確的發現目標和對主炮進行校射。
“大和號”桅杆最頂部的15米主測距儀,邊上還有幾個1~2米不等的對空測距儀。
雖然說“站得高,看得遠”,但這勢必要增加桅杆的高度,弄的艦橋上面雜亂無章!甚至會導致重心不穩。
改造後的“伊勢號”載機戰列艦,圖片當中它正在菲律賓海域受到美軍轟炸機的圍攻。
如果有一枚500磅航彈命中了艦橋,整個桅杆都會坍塌,那麼它也就失去了戰鬥力,因為觀瞄裝置被全部摧毀了!它成了瞎子。
總之在二戰中期之前,特別是1920~1930年代建造的舊式戰列艦,沒有雷達只能將光學測距儀放置在桅杆的最高處,為了發揮出主炮的最遠射程也只好如此,二戰中後期雖然裝備了雷達,但是效能不高,只能是擔負警戒任務,不具備自動火控功能,仍需要大型光學測距儀。
-
3 # 每頓控制在2元
有得必有失,二戰時代,飛機效能不強,航母也是初現崢嶸,你不能用現代的眼光去揣測那時代的事。
一炮轟塌了自然就完蛋了。
你這是用結果來辯駁設計的不合理嗎?可能你不願意接受,這些武器,艦船設計師,沒有那個的思維,頭腦比你差的,軍用裝置對成本不敏感,如果是這麼設計,只因為那是某一年代的最優解。
在哪個時代如果沒有雷達,只能目測瞄準的話,誰的建築物高一些,就能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這個心理優勢還是有的。就好比你一旦當兵,你自然會對你的手中的武器信心滿滿。ak能打的過航母嗎?但是這並不妨礙步兵列裝步槍。對於單兵來說,步槍,就是最好的夥伴了
回覆列表
日美系尤其是日系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的艦橋越建越大的最重要原因絕不是為了看著好看、威武!而且是隨著戰列艦交戰距離的拉遠所產生的指揮難度加大而造成的!從風帆戰列艦時代到鐵甲戰列艦時代由於交戰距離近(幾乎是近在咫尺)基本不設立專用司令指揮塔,駕駛舵輪也在首層甲板,沒有任何防護!艦隊指揮人員也是站在甲板上露天指揮(納爾遜就這這樣被法國擊中狙殺的),這一切都是交戰距離近造成的,離遠了火炮打不到!隨著火炮技術的進步(射程越拉越遠,射速越來越快)艦隊指揮人員再站在甲板露天指揮那就是找死了!所以1880年以後建造的軍艦逐步設立集指揮駕駛一體的司令塔,戰列艦司令塔裝甲厚度和主裝甲帶同厚!時間在發展技術又進步,艦艇交戰距離又拉遠了!一戰後380艦炮已經開始超視距炮戰了,原來5米左右的司令塔高度以不足以指揮交戰,而且大小也容不下逐步升級為作戰指揮中心功能,所以只能繼續加大直至日向的高樓艦橋出現!!這裡正式回答本問這麼高打塌了咋辦?就以艦橋最高的日向扶桑為例,它們的艦橋建在356mm厚度的司令塔上,背靠著戰列艦最堅固的三角桅杆,想在交戰距離內把它艦橋打塌……不容易,最多打散,那還得中近距離對射或遠距離狙轟!但這時最重要的目標那是炮塔!而不是艦橋,想象中先把敵艦司令塔轟爆使其無法指揮而敗敵的思維只存在……中,一炮打爆彈藥庫那才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