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088966251875
-
2 # 使用者8817694511088
一、言必信,行必果
孔老夫子的性情本很溫和,但這句話卻擲地有聲。所謂千金一諾,就是這樣。
二、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是孟子的話,形容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年荊軻易水蕭蕭,前去刺殺秦王,大概就是這個心情。古代不少俠士、先賢都有這種氣概,比如文天祥,比如於謙,比如包拯。他們撐起了中華的脊樑。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是《周易》中的話。君子要有所追求,所謂活到老,奮鬥到老。此話展示了華人的積極性。古來無數仁人志士,像岳飛韓世忠,像方孝孺,像張居正,像曾國藩,都有自己的堅持和追求。他們為後人樹立了事業或道德的典範。
四、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太史公司馬遷因為為李陵說了幾句好話,遭漢武帝處以腐刑。不過,司馬遷的理想是寫一本偉大的作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因此,他堅持寫完了《史記》。這果然是一本很牛的書,至今沒有哪本歷史書超過《史記》。
五、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是霍去病的話。霍去病死的時候還很年輕,但他的一生卻是光彩的一生。在與匈奴作戰中,霍去病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也展示了自己的擔當精神。
大我與小我之間,關鍵時刻你怎樣選擇?
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朝陳湯的話。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當時匈奴屢次侵犯漢朝國境,這句話讓匈奴知道了漢朝不好惹。
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宋朝張載的話。張載年少時也喜歡談兵,大概和辛棄疾差不多,都想報效國家。不過,張載最後卻是以學問立身。
這句話每每讀來都讓人血脈賁張,油然而生一種豪情。
千百年而下,依然激勵著今人。
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范仲淹的話。范仲淹此人學問才情道德都堪稱楷模。范仲淹為後世樹立了一個典範。他這話其實類似於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只不過境界更高,更有哲理。
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死並不可怕。苟且活著未必有意義。文天祥的人格照亮了中國,千百年之後,依然散發著光芒。文天祥雖然慷慨就義,其生命卻萬古長存。
十、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岳飛名言。岳飛的壯志就是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他死得冤枉,如果碰到一個好皇帝,實現理想的話就完美了。
-
3 # 使用者3644960909546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男子漢大丈夫當如此,頂天立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就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
回覆列表
1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孟子
出自《孟子》裡的一句話,意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孟子這句話,大有孔子所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子何?”的味道。其底蘊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當然,要說狂妄,偉大的人物從內心來說總是那麼一點點的。
2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
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屈原對自我形象的肯定,顯然是當之無愧的。唐代的李白,也曾這樣評價他:“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3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史記》
選自《史記·陳涉世家》,司馬遷記載的陳勝起事時說的話。陳勝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時間)在大澤鄉號召起義時說的,意思是有權有勢的高貴的人,難道生來就比別人高貴嗎?王侯將相的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我們應該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敢於起義。表現了陳勝不甘心自己的命運,對命運不公平的不滿和對抗。
4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
漢武帝很喜歡這個霍去病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為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用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5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
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是表明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功績 。陳湯少年時喜歡讀書,作文思路開闊,但因家庭貧困,有時靠乞討度日,所以陳湯不為鄉里看重。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
6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對劉備說的話。就是說,在曹操的眼裡,當時能夠成為天下英雄的人物裡,只有曹操自己和劉備而已,其他的人能力都不及。曹操的這番話充分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高瞻遠矚。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
這兩句詩,是李白出之於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李白在這裡所表示的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於這樣想、敢於這樣說的人並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8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華人。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試想想,“我自橫刀,肝膽崑崙”,這所表達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壯!而這,不恰是詩人那時的真實心理寫照嗎?
9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透過這首詞,人們不難發現,那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是扭轉乾坤的氣魄和洞悉時空的慧眼:中國革命註定是一場極其艱難曲折、驚心動魄的鬥爭,但人民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成功。 這裡,透出了詩人的強烈自信。
10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