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解碼
-
2 # 茶壺哥2
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是您是個做財務帳的人員,先讓您親手寫一串數字,那怕是最簡單的1到10,就能看出您是不是內行或是財務工作精不精?一眼就能決定您的財務水平有多高!
另外如果您個文職人員,或是幹人事部的高管,首先從您的衣著,外表,舉止,談吐等…方面也能觀察得出來。這是根據:心裡學和現代科技發展的一定理論從而得出的結果。
同仁們說呢?或是您們有更好的回答?
祝各位,健康平安,幸福美滿!!
-
3 # 大鵬4308188
人的習慣表現一般出自兩個方面: 一是出自他的本能反映。二是出自他的習以為常。前者是性格的自然顯現。後者是他已把這類事情當作了自己應有責任的自覺反應。
而人對事物的不習慣表現一般也出自兩個方面: 一是感到意外而不知所措。二是感到自己出手有違心願,甚至於反感。
也正是人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不同的心理反應,所以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表現也是很正常的事。那麼,我們如何來區別一個人對這一事物的表現是出於自覺自願還是出於掩飾呢?
唯一的觀察點就是看這個在處理這一事物過程中他當時的眼神。是專注的還是遊離的: 凡是專注而胸有成竹,熟練而有條不紊的,說明他習慣了這麼做,而且能把這個事物處理好。凡是目光遊離而東顧西盼,神色不安而而不知所措的,說明他不習慣也不情願這麼做。
-
4 # 鵜鶘心理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以上的重複逐漸成為習慣,然而90天的不斷重複會讓人形成穩定的習慣。同理,一個想法,每天在腦中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因此如果一個觀念果被自己或者別人驗證了21次以上,就已經變成了內在信念。聯絡到本題中一件事物上很難看出習慣與不習慣的表現,需綜合各個方面來觀察判讀。 因此我們要從習慣的形成三個階段入手,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時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習慣的保持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斷的重複第一階段的努力,此階段的特徵是:習慣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仍然會有反覆。因此,你還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保持。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其實這就是習慣。習慣性保持穩定期”。一旦跨入此階段,一個人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學習騎車和游泳,進入穩定期後就成了終身技能。但是這裡的每個階段的特徵表述較抽象,人們對特徵的標準不一,因此很難有一個指標性的標準進行判別。
另外還有一種不同的觀點供題主參考。發表在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Phillippa Lally 和來自倫敦大學的同事召集了96個對養成新習慣感興趣的人,比如午飯吃一些水果或者每天跑15分鐘 Lally et al. (2009)。研究者檢查了不同的習慣,很多參與者顯示出了練習與養成習慣,平均達到最大慣性需要 66 天。但是熟悉一項技能需要10000個小時雖然平均是 66 天,但不同的習慣形成時間有很大差異,從 18 天到 254 天。比如每天喝一杯水很容易養成習慣,而每天早飯前做 50 個仰臥起坐則需要更多努力,因此習慣的養成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頻次。
回覆列表
從人的各方面都可以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由看者對人性的了知程度,智慧深淺而定。
所謂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只要人有行為動作 表現,都會反映內在的狀況,包括對事物的習慣與否。一個眼神,或一個坐姿,或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個情緒等等就把整個狀況出賣。
習慣了某事,一般會變成慣性,駕輕就熟,自然就那樣進行了。不習慣的,會有不自然的相應情況,與之相對應。
但習慣,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喜歡的,會一直進行,向那方向行進;不喜歡的,或者就擱置了,不情願而不得不去做的,也看各人的心態。有的會極度的不情願,被動地應付,或者在語言、態度、情緒等方面都會表露出來,很容易看到。
善於調整的會轉,把它當成一種挑戰,當成一個學習機會,從而成長自己。有誰天生會習慣某事呢!縱然有所謂的天才,生來習慣某事某物,很是拿手,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累生修習從種性中帶過來的。
比如在眾目睽睽之下演講,不習慣的,上臺來,手都不知放在哪,緊張的會出汗,不知說什麼好時,甚至滿臉憋得通紅,語無倫次,窘迫異常。
有人就習慣大場面,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口若懸河,一定會伴隨著很多的肢體動作,露臉閃光,不會刻板一塊。古的遠的不說,象上過央視百家講壇的演講家易中天、紀連海、于丹、錢文忠等,就各具特色,各有自己的印記,有的誇張,有的含蓄;有的和緩,有的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