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目aa

    學過一點書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字學晉唐、印學秦漢,這是書篆文化循規蹈矩的路。中國書篆歷史也是歷史的一個分支,而歷史的記錄者都是各個朝代的掌權人,多年以來人們循著這條繼往之路跋涉,看著路旁熟悉的景色一代代培養審美,我覺得大家都在同一條老路上行走,體現不出藝術的進步和不同。

    蘭亭、聖教都是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學百家而自成,學過經典可以學一些不同型別風格作品。個人推薦文徵明。

  • 2 # 顧隴桃園廣

    感謝邀答!孤陋寡聞,還真不知道《聖教序》。如果把聖教序視為蘭亭序之上是不是有點過了,其實,書法的臨帖往往注重於基礎,是基本功的一種強化訓練。有了基本功,能否出道,關鍵是否感悟出自己的風格、特色。王羲之之所以成位書聖,不就是他夫人的提醒:你有自己的體!

  • 3 # 淺芳幽笛人

    王珣、陸柬之、趙孟頫、楊凝式、杜牧、趙構的行書,任選其中一家來學都行。主要多學真跡原帖,選印刷清晰的,因《聖教序》是集字刻帖,光學它學不出筆畫、墨色細節和章法佈局。

  • 4 # 一笑貫長天

    學了《聖教序》以後?學怎樣了?

    不能說領會了《聖教序》,即使你能領悟《聖教序》三分,恐怕這個世界你已經沒有對手了!

    《聖教序》沒有以後了,或許,你領悟了《聖教序》,然後再去精研《蘭亭序》,《蘭亭序》真的能給與呢最高的書法藝術!

    《聖教序》是一生臨摹的法帖,臨摹《聖教序》時,你還可以同時臨摹其他的法帖,那僅僅是輔助而已,也就是輔助《聖教序》的理解,至於說替代?沒有意義了!

  • 5 # 張勁逸

    《聖教序》是行書的基礎 ,也是集大成者。古今許多大家, 如王鐸 臨習了一輩子聖教序,即使到了功成名就的晚年, 還是堅持一日臨王羲之書法,特別是《聖教序》,一日應付上門求索字畫的人。

    在學《聖教序》的同時, 可以兼臨《蘭亭序》 。可以對沖或克服聖教序由於碑刻導致的硬直筆畫,增強行書的靈動性。

    當聖教序有一定功底。 最好是能夠背臨的時候 ,就應該儘快學習二王的手札 。從而提升行書和行草的書寫體驗,特別如《姨母帖》《二謝帖》《喪亂帖》《快雪時晴帖》都是歷代書法家必修之路。

    然後就可以進入王羲之草書《十七帖》,智永或懷素的《千字文》。還有孫過庭《書譜》臨習。以上基本是傳統行草書法的主要作品和主流門徑。

    有了多年以上碑帖的基礎。 就可以根據個人偏好, 進入個性化臨寫 。如宋四大家"蘇黃米蔡" 的風格學習 。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特別是蘇軾的字看似平實、樸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他淵厚的學問一樣。 他長於行書、楷書, 筆法肉豐骨勁;有的欣賞黃庭堅縱橫拗崛;特別是近年來,參展,評選活動,人們的投稿作品多選擇米芾風格的俊邁豪放,還有他獨樹一幟的八面出鋒的姿意昂揚。

    另外,也可以從顏真卿的行草書《祭侄稿》《爭座位帖》入手,學習高古蒼勁的篆籀筆法

    或者獨闢蹊徑,進行章草的學習。如《月儀帖》《急就章》《平復帖》《出師頌》等名章。章草介於隸書和草書之間,學習章草,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書法作品古澀敦厚的氣象。劉熙載《書概》稱“章草”為“解散隸體,簡略書之,此猶未離乎隸也。所謂“章則勁骨天縱,草則變化無方。此語雖簡約,卻把章草的形質和神態描繪得分外準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搭配紅色的大衣?